3.现代诗二首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现代诗二首 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9 13:3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人教·四年级(上册)
3
现代诗二首
1.认识本课“巢、苇、罗、眠、霸、占”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中的诗意和童趣。
3.培养诗歌欣赏能力,想象诗歌中的景物和画面。
学习目标
cháo

wěi

luó

mián



zhàn

我会认
我会读
归巢 倦了 驮着 斜阳 芦苇 一瞬
红颜
剪秋罗 霸占 滴溜溜 偷渡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现代诗形式自由开放,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现代诗
刘大白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
描写的景物有:归巢的鸟儿、斜阳、清江、芦苇。
想一想,作者在《秋晚的江上》这诗中重点描绘了哪些景物?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字词句赏析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赏析:一个“驮”字,突出鸟倦的程度,也是对景致的进一步渲染。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赏析:鸟翻双翅,抖落斜阳,这种夸张的描写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赏析:通过“妆”和“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秋晚的江上》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诗。归鸟低飞,残阳斜照,浅滩芦苇,微风嬉水,诗中展现了一派秋晚江上的景色。
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后改名志摩,生于浙江海宁,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散文《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等。作为新月派的一个主要诗人,徐志摩为新诗的发展进行过种种试验和探索,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剪秋萝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60cm,全株密生细毛。叶对生,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略包茎,基部叶有短柄,边缘有密齿。原产我国及日本。园林中多用于花坛、花境配置,是岩石园中优良的植物材料,也适宜盆栽。
剪秋萝
作者笔下的花牛是一头怎样的花牛?你眼中的花牛又是怎样的?
充满童趣的花牛,胖胖的、慵懒的、可爱的、活泼的花牛。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赏析:花牛“做梦”,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花牛在草地上做的趣事;太阳“偷渡”青峰,同样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好画面。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词句赏析
《花牛歌》写花牛在草地里都做了些什么,它在草地里坐,在草地里眠,在草地里走,还在草地里做梦……短短几行诗写出了作者对花牛深深的喜爱,也使得诗歌充满了浓浓的童趣。
刘大白、徐志摩诗句集锦。
●江南春早,江南花好,卖花声里春眠觉。
——刘大白
●假如我是一颗荧火,能有微光照着自己,也不怕被风吹灭了。
——刘大白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徐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