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北京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在低年级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此前学生虽然已经初步认识过圆,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比较困难的。为了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本课例中我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诱人的问题情境,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画一画、折一折和说一说的过程中亲身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让他们在感受成功愉悦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对点、线、面、立体等方面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直线型平面图形的特点有了较好的掌握。
能力基础:学生已有了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讨论、猜测等活动探究知识,动手操作和抽象、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基础:养成了在交流和合作中获得新知识的习惯。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通过体验圆与人类生活的不解之缘,感受圆的美、生活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相关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根据教材的安排和学生的认识特征,我始终贯彻“激趣导学,以学促思”,恰当巧妙的运用媒体手段,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并经历学习的获取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七、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用大圆规、直尺、自制的《圆的认识》课件。
(2)学生准备:自带剪刀、白纸、直尺、画圆的工具等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教师出示课件,显示各种美丽的图案)
师:同学们,这些图案美吗?请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很美!这些图案都是由圆形组成的。
师:对!这么美的图案你们能画出来吗?
生:不能。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有关圆的知识,相信大家不但能够学会圆的许多知识,还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画出很多美丽的图案。
2、联系生活,揭示新课。
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这样的圆形吗?
生1:自行车汽车的轮子是圆的;
生2:篮球乒乓球是圆的;
生3:硬币是圆的……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注意引导。
二、自主探索,初步体验。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画一画。
师:你能画出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吗?
生:(齐答)能。
师:同学们真有自信,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可以利用学具袋中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工具,也可以自己想办法去画圆,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1)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工画圆。(师巡视、收集信息。)
(2)学生汇报,集中反馈。 教师将各种方法进行概括分类,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如下: ①利用硬币或其它圆形轮廓描圆; ②利用图钉和线画圆; ③用圆规画圆; ④用圆形物体用力在纸上压印圆; ⑤线一头系上重物旋转形成圆…… 师:这么多的方法都能画出圆,那么这些方法有什么缺点吗?
(3)学生讨论、交流说出各种画法的缺陷。 ①利用圆形轮廓描和印圆,方便但圆的大小固定。 ②线画圆,比较麻烦但可以画很小的圆也可以画很大的圆。 ③旋转形成圆不能留下痕迹。 ④圆规画圆,方便且一定大小的圆都能画 师:那你认为这么多方法中用什么画圆最科学最方便? 生回答:用圆规画圆最方便。
2、引导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
(1)、请同学们用圆规自已尝试画一个圆。(学生动手画圆,师巡回辅导)(2)老师在电子白板上示范性画圆,然后并借助电子白板的回放功能,使学生明确:画圆的时候要先确定位置,点上一点,把圆规的针尖戳在点上,用手捏住圆规的头,将圆规略微倾斜一点,旋转一周,一个圆就画好了。
(3)让同学们再次动手一起画圆。
师:请同桌再互相比较一下你们刚才画的圆大小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我们圆规的两脚开口大小不一样。
生:圆规的两脚开得越大,所画的圆也就越大,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能决定圆的大小。(师板书:半径能决定圆的大小)
三、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自学圆的各部分名称:
师:其实,圆和其它图形一样也有它各部分的名称,像这些能决定圆的位置和大小的部分我们称它们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认真的去看书,等一会儿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能力怎样。(学生看书自学,师巡回指导。)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学生反馈圆心、半径、直径(让学生上台画、板书) 师出示课件,那让我们来判断下面各条线段是不是圆的直径或半径。
2、自主探索,折一折
师:看来大家掌握得确实不错,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这样的圆形纸片,请你找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并把它画出来。 (学生按要求动手操作:折一折,找一找,画一画,是巡回辅导。)
师:同学们真棒,你还能从刚才折的小圆片中发现什么知识吗?
生1:留下一条折痕;
生2:折痕刚好通过圆心;
生3:折痕将圆平均分成了两半;
生4:各条折痕的交点刚好在圆心上;
生5:通过圆心可以折无数条直径和无数条半径;
生6:直径是半径的2倍;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d=2r r=d÷2
九、板书设计
在同一个圆 半径--- --相等、无数条---- ---决定圆的大小 或等圆中 直径-----相等、无数条------通过圆心 d=2r r=d/2 圆心-------------------- 决定圆的位置
十、作业设计
填空题
1、、在同一个圆或相等的圆中,所有的半径长度都( );所有的直径长度都( )。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2、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那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 )厘米。3、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 ),用字母( )表示。4、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用字母( )表示。5、( )决定圆的大小;( )决定圆的位置。6、在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 )厘米。
十一、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圆的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折、量、比等方法,认识半径、直径分别有无数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通过测量和比较,让学生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关系。合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自主探索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思考问题,掌握知识。认识圆的特征,探索求证圆的特征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