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认识圆”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上直线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开始,它与“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②探究并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③会用圆规画圆,通过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难点:深刻认识圆的特征,会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法、学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将采用多媒体课件为主要教学手段,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发现和掌握圆的特征。
教具、学具准备:认识圆的多媒体课件、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放映圆的视频,欣赏圆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初步感知圆。
2、教师:下面六个图形你能从中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吗?请说说你的依据是什么。
(二)、通过实践,认识圆。
1、请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先四人小组说,再让个别同学汇报)
提出:对于各种画圆的方法有什么想法?
2、教师指出画大小符合要求的圆,我们通常用画圆的专用工具──圆规.
分小组完成下面的作务,要求:
自学P58第一段
①画一画:尝试在纸上画一个圆,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画出重要的词句,认识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并在所画的圆上用相应的字母标示出来。
②在小组内展示所画的圆,相互介绍你画圆的方法。理解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
③讨论:想一想: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
比一比:用圆规画圆有什么优点?
3、展示反馈。(强调画圆的方法)
练习:用圆规画一个半径2cm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直径”。想想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5、猜、议——弄清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把刚才画的圆剪下来,沿着直径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会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猜测半径与直径的关系,通过填表、讨论、比较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小组内把相关数据填入表内,看我们能发现什么?
不同的圆
半径 r
直径d
我们小组的发现
××的圆
××的圆
××的圆
……
汇报发现,探究规律:
①、把圆沿任何一条直径对折,两边可以( ),说明圆是( )图形。
②、一个圆里的半径有( )条,直径有( )条。
③、同一圆(或等圆)内,所有的半径都( ),所有直径都( ),直径长度是半径的( ),半径长度是直径的( )。
④、( )决定圆的中心位置,( )决定圆的大小。
三、巩固练习
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画圆:画一个直径6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分别标出它们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我当小老师(判断)。
(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
(2)两端都在圆上的 线段叫做直径。( )
(3)直径等于半径的两倍。 ( )
(4)同一个圆内,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都相等。 ( )
(5)直径4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要大 些。( )
(6)圆心决定圆的大小;半径决定圆的位置。( )
(7)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直径。( )
四、研学拓展(小组讨论解决)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做成正方形、三角形坐上去会有什么感觉?
五、学生畅谈收获、【研学评价】
六、作业:找一找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事例,并思考这是应用了圆的那些特征。
自我评价: 我的研学目标达成得 ,我在学习态度方面的表现 ,我在自学能力方面的表现 ,我在合作能力方面的表现 ,我在学习效果方面的表现 ,以后要注意的是:
小组评价:本节课本小组的合作交流表现怎样? 优秀 良好 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