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14课《给您提个醒儿》教案
教学目标:
学生了解提示卡的特点和用途。
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出有创意的提示卡。
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守纪的良好品质。
重点:
了解提示卡的特点,掌握制作提示卡的方法和步骤。
恰当地运用材料制作提示卡。
难点:巧妙地利用材料设计制作出新颖的提示卡。
教具:多媒体教室及白板,各种关于提示卡的视频和图片。
学具:美术工具和材料,收集的提示卡。
教法:讲解法、示范法、演示法。
(一)导入
1.谈话与出示相关的提示卡图片引入,如教师:同学们一到周末或放暑假、寒假时,最想去哪玩呢?(学生:商场、公园等)。今天老师将通过一些图片带上同学们看一看,玩一玩。但同学们在看和玩时,还要注意哪些呢?(例如: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提示卡,有“欢迎光临”“请勿打扰”“请勿大声喧哗”“请勿吸烟”……
教师问:在生活中,这些提示卡有怎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说出:有的指示方向,有的提示注意安全,有的规范我们的行为,这些总能给你提个醒儿(揭题板书)。
(二)新课。
1、教师再展出提示卡资料,让学生在小组内部交流。
设置问题(白板展示):
(1)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颜色鲜艳、造型独特,让人一看忘不了。)
(2)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不同的环境用不同内容的提示卡)
(3)它们有什么用途? (学生:让我们遵守提示卡的要求作事,不得违反。)
2、再次出示课件(提示卡),教师引导学生指出卡中有文字、图案、色彩等。
3、以一幅提示卡为例,进一步了解提示卡的构成有哪些?以及各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特点。
引导学生:再次开展小组交流,让学生把自己觉得独特的提示卡选出来,说说它们与众不同的地方,对自己有什么启发。比如下面:
1.版面:颜色上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
2.图案有什么作用?
3.根据各组说出的警示语,文字表达上的简洁,说一说怎样搭配图形,怎样选择颜色,怎样突出警示语。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解,使枯燥的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教师小结引出提示卡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
版面——颜色不应太复杂,但对比要强烈,突出警示语。
图案————要能体现警示语的内容,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警示语————要简洁、精练明确醒目。
(三)播放范作视频:在示范过程中,教师:
1、列出所需的制作材料。
2、强调基座的制作除了按照书上的制作方法进行,还可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让提示卡更稳固。如选择比较厚重的材料(泡沫板、厚纸壳等),增强提示卡的稳定性。
3、用色卡纸等材料通过剪、折进行造型制作。
4、警示语的书写。
(四)教师:同学们把你们课前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吧!动一动手制作出自己想表达的提示卡。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提示卡,教师走堂指导。提醒有用到小刀的同学们,一定要小心使用可别割到人啊!
(五)展示与讲评阶段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时,教师利用手机把学生作品拍照后,传到白板上进行展示。教师请有创意的学生说一说创作心得,教师给予肯定与补充。
(六)课堂小结。讲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同学们表现情况。
(七)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和材料,注意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