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测试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1.地理课上,同学们讨论海陆变迁的问题,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A.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
B.亚欧大陆北部分布着亚寒带针叶林
C.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
D.喜马拉雅山岩石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2.全球的陆地分为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非洲
B.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印度洋
C.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D.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4.读“世界海陆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洋洲的面积最大
B.北冰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
C.亚欧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D.赤道穿过非洲中部
5.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白令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6.下列海峡既沟通了两大洋,又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关于世界陆地与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七分是陆地,三分是海洋
B.世界陆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C.四大洋的面积按从大到小排序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D.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大洋洲、非洲、欧洲
一艘大型油轮由于受到风浪的袭击,在下图中某大洋A点附近海域遭遇险情,而此时,接到求救信号的最近的一艘轮船正好位于这个海域的B点位置。据此回答8-9题。
8.遇险的轮船位于
A.南纬15°、西经25° B.北纬15°、西经25°
C.北纬15°、东经25° D.南纬15°、东经25°
9.接到求救信号的轮船位于
A.大西洋中 B.太平洋中 C.印度洋中 D.北冰洋中
10.世界最大的大陆是( )
A.非洲大陆 B.亚欧大陆 C.美洲大陆 D.南极大陆
11.现象中,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A.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B.巴西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
C.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龙”化石
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12.关于板块构造学说,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大致划分为七大板块
B.喜马拉雅山脉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
C.红海在不断缩小
D.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13.2017年9月8日,墨西哥沿岸近海(15.05°N,93.90°W)发生里氏8.2级地震。读图,关于这次地震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B.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C.位于亚欧板块的内部,地壳不稳定易发生地震
D.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14.下列山脉不位于六大板块交界处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阿巴拉契亚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15.下列关于沧海桑田变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地质时期这里曾经是海洋
B.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陆地可以变成海洋
C.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是因为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D.红海的形成是因为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16.我国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陆海岸线长,多半岛和岛屿
B.山脉纵横交错,走向各异
C.陆地几乎全部位于板块内部
D.东部和西南靠近板块交界地带
17.我地区处在世界环太平洋火山和地震带上,是地震频发地区。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世界的火山和地震多分布在( )
A.板块内部 B.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C.环大西洋沿岸 D.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处
18.读“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相似性图”,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图中显示的信息有( )
①大陆发现古海洋生物的化石
②相邻的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
③两块大陆发现相似动、植物化石
④两块大陆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据此,回答19-20题。
19.根据沈括的记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古代的海螺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B.太行山不久将从陆地变为海洋
C.太行山曾发生过火山喷发活动 D.太行山是从古老海洋演变来的
20.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活动 B.火山爆发
C.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升降 D.地球的公转运动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15分)列表对比亚洲和欧洲的差异。
大洲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最长河流 地形特征
亚洲 地跨寒、温、热三带
欧洲 亚欧大陆西部,面临大西洋 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
22.(15分)读水半球与陆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大洲:①是 洲,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大洋:A是 洋,此大洋形状略呈“S”形。
(2)七大洲中,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 (填数字序号)。
(3)④与⑤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没有 。
A.乌拉尔河 B.大高加索山脉
C.巴拿马运河 D.乌拉尔山脉
23.(15分)阅读下面材料,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生物的化石。
材料二: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1)海洋生物的化石出现在喜马拉雅山,你认为说明了什么问题 。
(2)台湾海峡海底为什么会有古代森林的遗迹 。
(3)由以上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世界海陆是在不断 的。
(4)根据你所学知识,请分析台湾海峡是怎样形成的 。
(5)请你再举一例说明海陆的变迁 。
24.(15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 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基础上形成的。科学多发现了一些事例,证明地球表面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中,不能作为例证的是 。
A.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南极洲发现大量的媒田
C.冲之岛涨潮淹没,退潮露出
D.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板块。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地壳最活跃的是 ,请解释原因。
(4)请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原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图中A处为地中海。现代测量表明,地中海在不断缩小。请解释原因。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解析】A、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是海洋变成陆地,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亚欧大陆北部分布着亚寒带针叶林,不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B符合题意。C、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说明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才抬升成为高山,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解析】世界海陆共分为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故选:A
3.【解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A错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B错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C正确。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D错误。
故选:C
4.【解析】大洋洲的面积最小,亚洲面积最大,A错误。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B错误。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欧洲是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为界,C错误。赤道穿过非洲中部,D正确。
故选:D
5.【解析】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德雷克海峡是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是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故选:B
6.【解析】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读图可知,①是直布罗陀海峡,是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和大西洋;②是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北冰洋;③是德雷克海峡,是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④是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不是洲界线。
故选:C
7.【解析】A、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故A不符合题意。B、世界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故B不符合题意。C、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其次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故C符合题意。D、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南美洲和大洋洲。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解析】由图中经纬线可知,经线是向西增大,说明是西经,纬度是向北增大,说明是北纬,所以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北纬15°、西经25°,故选B。
故选:B
9.【解析】由图可知,接到求救信号的船位于B点,该点的经度是西经15°,纬度大约为北纬7°,说明得到求救信号的船是位于大西洋中,故选A。
故选:A
10.【解析】亚洲与欧洲紧紧连在一起,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故选:B
11.【解析】A、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属于海陆变迁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巴西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分布,与海陆变迁无关,故B符合题意。C、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鱼龙”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才抬升成为高山,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解析】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A错误。喜马拉雅山脉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B错误。红海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处,在不断扩大,C错误。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D正确。
故选:D
13.【解析】读图可得,墨西哥近海沿岸位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故D正确。
故选:D
14.【解析】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安第斯山脉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阿尔卑斯山位于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交界处,阿巴拉契亚山脉不位于板块交界处。
故选:C
15.【解析】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地质时期这里曾经是海洋,故A叙述正确。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故B叙述正确。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是因为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故C叙述正确。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处,其面积扩大,故D叙述错误。
故选:D
16.【解析】由中国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中国东部和西南位于板块交界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地震。
故选:D
17.【解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故选:B
18.【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显示的信息有:②相邻的大陆(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③两块大陆发现相似动、植物化石,④两块大陆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这些都是大陆漂移假说的有力证据。
故选:D
19.【解析】根据沈括的记载,古代的海螺是生活在海洋当中,太行山此处是由于海平面上升形成的,是从古老的海洋中演变来的,故选D。故选:D
20.【解析】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比如台湾海峡发现森林遗迹、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等例子都能证明,故选C。故选:C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解析】亚洲从纬度位置看,地跨寒、温、热三带;从海陆位置看,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亚洲最长河流为长江;亚洲地形特征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欧洲从纬度位置看,地跨寒、温两带;从海陆位置看,位于亚欧大陆西部,面临大西洋;欧洲最长河流为伏尔加河;欧洲地形特征为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
故答案为:
大洲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最长河流 地形特征
亚洲 地跨寒、温、热三带 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长江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欧洲 地跨寒、温两带 亚欧大陆西部,面临大西洋 伏尔加河 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
22.【解析】(1)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大洲:①是大洋洲,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大洋:A是大西洋,此大洋形状略呈“S”形。
(2)七大洲中,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②南极洲,位于南极点附近。
(3)④亚洲与⑤欧洲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依据题意。故选:C。
故答案为:(1)大洋 大西 (2)② (3)C
23.【解析】(1)海洋生物的化石出现在喜马拉雅山,说明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脉在几千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2)因为台湾海峡以前曾是陆地,所以台湾海峡海底会有古代森林的遗迹。
(3)由以上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世界海陆是在不断变迁的。
(4)台湾海峡形成的原因是:台湾海峡以前台湾曾和大陆连在一起,后经地壳运动,地面下沉,陆地被海水淹没而成为台湾海峡,没有被淹没的部分便成为台湾岛。
(5)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这是一种陆地变海洋的现象。
故答案为:(1)说明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脉在几千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2)因为台湾海峡以前曾是陆 (3)变迁 (4)以前台湾曾和大陆连在一起,后经地壳运动,地面下沉,陆地被海水淹没而成为台湾海峡 (5)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24.【解析】(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基础上形成的。在青藏高原上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青藏高原曾经是海洋,属于海陆变迁,A不符合题意;南极洲发现煤田,说明南极大陆曾经位于温暖的地区,后来由于大陆漂移才到了这里、形成了煤,属于海陆变迁,B不符合题意;冲之岛涨潮淹没,退潮露出,这是潮汐现象,不属于海陆变迁,C符合题意;我国东部海域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海底曾经是陆地,属于海陆变迁,D不符合题意。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地壳最活跃的是丙,因为丙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
(4)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5)图中A处为地中海,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因此在不断缩小。
故答案为:(1)魏格纳 C (2)太平洋 (3)丙 丙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 (4)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5)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