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教学资料,补习资料1.2.2 函数的表示法 6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教学资料,补习资料1.2.2 函数的表示法 6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29 21:46:45

文档简介


[基础巩固](25分钟,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已知f(x-1)=,则f(x)的解析式为(  )
A.f(x)= B.f(x)=
C.f(x)= D.f(x)=1+x
解析:令x-1=t,则x=t+1,∴f(t)==,
∴f(x)=.
答案:C
2.星期天,小明从家出发,出去散步,图中描述了他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m)与散步所用的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下面的描述符合小明散步情况的是(  )
A.从家出发,到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就回家了
B.从家出发,到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
C.从家出发,散了一会儿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了
D.从家出发,散了一会儿步,就找同学去了,18 min后才回家
解析:水平线段表明小明离家的距离始终是300米,然后离家距离达到500米,说明小明从家出发后,到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
答案:B
3.将函数y=2(x+1)2-3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
A.y=2(x+2)2-6 B.y=2x2-6
C.y=2x2 D.y=2(x+2)2
解析:根据函数图象的平移原则——“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可知平移后的图象对应的解析式为y=2[(x-1)+1]2-3+3=2x2.
答案:C
4.已知函数f(x)由下表给出,则f(f(3))等于(  )
x
1
2
3
4
f(x)
3
2
4
1
A.1 B.2
C.3 D.4
解析:∵f(3)=4,∴f(f(3))=f(4)=1.
答案:A
5.设函数f(x)=2x+3,g(x+2)=f(x),则g(x)的解析式是(  )
A.g(x)=2x+1 B.g(x)=2x-1
C.g(x)=2x-3 D.g(x)=2x+7
解析:因为g(x+2)=f(x)=2x+3,
所以令x+2=t,则x=t-2,g(t)=2(t-2)+3=2t-1.所以g(x)=2x-1.
答案:B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6.如图,函数f(x)的图象是折线段ABC,其中A,B,C的坐标分别为(0,4),(2,0),(6,4),则f[f(0)]=________.
解析:由图象可知f(0)=4,f(4)=2,f[f(0)]=2.
答案:2
7.已知x≠0,函数f(x)满足f=x2+,则f(x)=________.
解析:f=x2+=2+2,所以f(x)=x2+2.
答案:x2+2
8.已知函数f(2x+1)=3x+2,且f(a)=4,则a=________.
解析:因为f(2x+1)=(2x+1)+,所以f(a)=a+.又f(a)=4,所以a+=4,a=.
答案: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9.如图,函数f(x)的图象是曲线OAB,其中点O,A,B的坐标分别为(0,0),(1,2),(3,1),求f的值.
解析:由f(3)=1得=1,
故f=f(1)=2.
10.已知函数f(x)=x2+px+q且满足f(-1)=f(2)=0,求函数f(x)的解析式.
解析:因为f(-1)=f(2)=0,所以有
解得
故f(x)=x2-x-2.
[能力提升](20分钟,40分)
11.某学校要召开学生代表大会,规定根据班级人数每10人给一个代表名额,当班级人数除以10的余数大于6时,再增加一名代表名额.那么各班代表人数y与该班人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取整函数y=[x]([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可表示为(  )
A.y= B.y=
C.y= D.y=
解析:因为是大于6而非大于等于6,故要加3.
答案:B
12.若f(x)-f(-x)=2x(x∈R),则f(2)=________.
解析:∵f(x)-f(-x)=2x,
∴
得
相加得f(2)=4,f(2)=.
答案:
13.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写出其值域:
(1)y=,x∈[2,+∞);
(2)y=x2+2x,x∈[-2,2].
解析:(1)列表
x
2
3
4
5

y
1




当x∈[2,+∞)时,图象是反比例函数y=的一部分,观察图象可知其值域为(0,1].
(2)列表:
x
-2
-1
0
1
2
y
0
-1
0
3
8
画图象,图象是抛物线y=x2+2x在-2≤x≤2之间的部分.
由图可得函数的值域是[-1,8].
14.已知函数f(x)=(a,b为常数,且a≠0)满足f(2)=1,且f(x)=x有唯一解,求函数y=f(x)的解析式和f(f(-3))的值.
解析:因为f(2)=1,所以=1,
即2a+b=2,①
又因为f(x)=x有唯一解,即=x有唯一解,所以ax2+(b-1)x=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Δ=(b-1)2=0,即b=1.代入①得a=.
所以f(x)==.
所以f(f(-3))=f=f(6)==.
课件28张PPT。第1课时 函数的表示法
[基础巩固](25分钟,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若f:A→B能构成映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中的任一元素在B中必须有像且唯一;②A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在B中有相同的像;③B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在A中有相同的原像;④像的集合就是集合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根据映射的概念,A中的元素在B中有唯一的像与之对应,这样对应可以是多对一,也可以是一对一.B中的元素可以没有原像对应,故①②正确,选B.
答案:B
2.已知函数f(x)=且f(a)+f(1)=0,则a等于(  )
A.-3 B.-1
C.1 D.3
解析:当a>0时,f(a)+f(1)=2a+2=0?a=-1,与a>0矛盾;当a≤0时,f(a)+f(1)=a+1+2=0?a=-3,符合题意.
答案:A
3.函数y=x+的图象是(  )
解析:y=x+=
答案:D
4.下列各对应中,构成映射的是(  )
解析:选项A,C中集合A中的元素1,在集合B中有2个元素与之对应;选项B中集合A中的元素2在集合B中无元素与之对应,所以都不是映射,只有D项符合映射的定义.故选D.
答案:D
5.已知函数y=则使函数值为5的x的值是(  )
A.-2 B.2或-
C.2或-2 D.2或-2或-
解析:当x≤0时,x2+1=5,x=-2.当x>0时,-2x<0,不合题意.
答案:A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6.已知f(x)=则f(1)+f(-1)=________.
解析:因为1>0,所以f(1)=2×1=2;因为-1<0,所以f(-1)=(-1)2-2=-1.故f(1)+f(-1)=2+(-1)=1.
答案:1
7.已知函数f(x)在[-1,2]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x)的解析式为________.
解析:当x∈[-1,0]时,y=x+1;当x∈(0,2]时,y=-x,
故f(x)的解析式为
f(x)=
答案:f(x)=
8.设f:x→ax-1为从集合A到B的映射,若f(2)=3,则f(3)=________.
解析:由f(2)=3,可知2a-1=3,所以a=2,
所以f(3)=3a-1=3×2-1=5.
答案:5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9.已知函数f(x)=
(1)求f(f(f(-2)))的值;
(2)若f(a)=,求a.
解析:(1)∵-2<-1,∴f(-2)=2×(-2)+3=-1,
∴f(f(-2))=f(-1)=2,
∴f(f(f(-2)))=f(2)=1+=.
(2)当a>1时,f(a)=1+=,∴a=2>1;
当-1≤a≤1时,f(a)=a2+1=,∴a=±∈[-1,1];
当a<-1时,f(a)=2a+3=,∴a=->-1(舍去).
综上,a=2或a=±.
10.已知A={1,2,3,…,9},B=R,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f:x→.
(1)与A中元素1相对应的B中的元素是什么?
(2)与B中元素相对应的A中的元素是什么?
解析:(1)A中元素1,即x=1,代入对应关系得==,即与A中元素1相对应的B中的元素是.
(2)B中元素,即=,解得x=4,因此与B中元素相对应的A中的元素是4.
[能力提升](20分钟,40分)
11.a,b为实数,集合M=,N={a,0},f:x→2x表示把集合M中的元素x映射到集合N中为2x,则a+b=(  )
A.-2   B.0 C.2   D.±2
解析:由题意知M中元素只能对应0,1只能对应a,所以=0,a=2,所以b=0,a=2,因此a+b=2,故选C.
答案:C
12.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f:x→x2+1,若A={-2,-1,0,1,2},则B中至少有________个元素.
解析:根据映射的定义可得,x=±2→y=5,x=±1→y=2,x=0→y=1,所以A中元素在对应法则f作用下的集合为{1,2,5},故集合B中至少有3个元素.
答案:3
13.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f(x)=[x]([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
(2)f(x)=|x+2|.
解析:(1)f(x)=[x]=函数图象如图1所示.
图1           图2  
(2)f(x)=|x+2|=画出y=x+2的图象,取[-2,+∞]上的一段;画出y=-x-2的图象,取(-∞,-2)上的一段,如图2所示.
14.已知函数f(x)=
(1)求f,f(f(-1))的值;
(2)若f(a)>2,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1)因为函数
f(x)=
所以f=+5,
f(-1)=3×(-1)+5=2,
f(f(-1))=f(2)=-2×2+8=4.
(2)因为f(a)>2,
所以当a≤0时,f(a)=3a+5>2,
解得a>-1,所以-1当02,
解得a>-3,所以0当a>1时,f(a)=-2a+8>2,
解得a<3,所以1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1,3).
课件22张PPT。1.2.2 函数的表示法
课标要点
课标要点
学考要求
高考要求
1.函数的解析法表示
b
b
2.函数的图象法表示
b
c
3.函数的列表法表示
a
a
4.分段函数
b
b
,
知识导图
学法指导
1.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体现了“式”“表”“图”的不同形态,特别是“式”与“图”的结合,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学习过程中注意把它们相互结合,特别要注意加强“式”与“图”的相互转化,从不同的侧面认识函数的本质.
2.学习分段函数,要结合实例体会概念,还要注意书写规范.
第1课时 函数的表示法
,知识点 函数的表示法
三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优点
缺点



一是简明、全面地概括了变量间的关系;二是可以通过用解析式求出任意一个自变量所对应的函数值
不够形象、直观,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函数都可以用解析式表示



不通过计算就可以直接看出与自变量的值相对应的函数值
它只能表示自变量取较少的有限值的对应关系



直观形象地表示出函数的变化情况,有利于通过图象研究函数的某些性质
只能近似地求出自变量所对应的函数值,有时误差较大
[小试身手]
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任何一个函数都可以用解析法表示.(  )
(2)函数f(x)=2x+1不能用列表法表示.(  )
(3)函数的图象一定是定义区间上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  )
答案:(1)× (2)√ (3)×
2.购买某种饮料x听,所需钱数为y元,若每听2元,用解析法将y表示成x(x∈{1,2,3,4})的函数为(  )
A.y=2x       
B.y=2x(x∈R)
C.y=2x(x∈{1,2,3,…})
D.y=2x(x∈{1,2,3,4})
解析:题中已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x∈{1,2,3,4},故选D.
答案:D
3.已知函数f(2x+1)=6x+5,则f(x)的解析式是(  )
A.3x+2 B.3x+1
C.3x-1 D.3x+4
解析:方法一 令2x+1=t,则x=.
∴f(t)=6×+5=3t+2.
∴f(x)=3x+2.
方法二 ∵f(2x+1)=3(2x+1)+2.
∴f(x)=3x+2.
答案:A
4.已知函数f(x),g(x)分别由下表给出.
x
1
2
3
f(x)
2
1
1
  
x
1
2
3
g(x)
3
2
1
则f(g(1))的值为________.
当g(f(x))=2时,x=________.
解析:由于函数关系是用表格形式给出的,知g(1)=3,
∴f(g(1))=f(3)=1.由于g(2)=2,∴f(x)=2,∴x=1.
答案:1 1
类型一 函数的表示方法
例1 (1)某学生离家去学校,一开始跑步前进,跑累了再走余下的路程.下列图中纵轴表示离校的距离,横轴表示出发后的时间,则较符合该学生走法的是(  )
(2)已知函数f(x)按下表给出,满足f[f(x)]>f(3)的x的值为________.
x
1
2
3
f(x)
2
3
1
【解析】 (1)由题意可知,一开始速度较快,后来速度变慢,所以开始曲线比较陡峭,后来曲线比较平缓,又纵轴表示离校的距离,所以开始时距离最大,最后距离为0.
(2)由表格可知f(3)=1,故f[f(x)]>f(3)即为f[f(x)]>1.
∴f(x)=1或f(x)=2,∴x=3或1.
【答案】 (1)D (2)3或1
(1)由题意找到出发时间与离校距离的关系及变化规律.
(2)观察表格,先求出f(1)、f(2)、f(3),进而求出f(f(x))的值,再与f(3)比较.
方法归纳
理解函数的表示法应关注三点
(1)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均是函数的表示方法,无论用哪种方式表示函数,都必须满足函数的概念.
(2)判断所给图象、表格、解析式是否表示函数的关键在于是否满足函数的定义.
(3)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互相兼容或补充,许多函数是可以用三种方法表示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以解析法为主.
跟踪训练1 某商场新进了10台彩电,每台售价3 000元,试求售出台数x(x为正整数)与收款数y之间的函数关系,分别用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表示出来.
解析:(1)列表法:
x/台
1
2
3
4
5
6
7
8
9
10
y/元
3 000
6 000
9 000
12 000
15 000
18 000
21 000
24 000
27 000
30 000
(2)图象法:如图所示.
(3)解析法:y=3 000x,x∈{1,2,3,…,10}.
本题中函数的定义域是不连续的,作图时应注意函数图象是一些点,而不是直线.另外,函数的解析式应注明定义域.
类型二 求函数的解析式
例2 根据下列条件,求函数的解析式:
(1)已知f=,求f(x);
(2)f(x)是二次函数,且f(2)=-3,f(-2)=-7,f(0)=-3,求f(x).
【解析】 (1)设t=,则x=(t≠0),代入f=,
得f(t)==,故f(x)=(x≠0且x≠±1).
(2)设f(x)=ax2+bx+c(a≠0).
因为f(2)=-3,f(-2)=-7,f(0)=-3.
所以解得
所以f(x)=-x2+x-3.
(1)换元法:设=t,注意新元的范围.
(2)待定系数法:设二次函数的一般式f(x)=ax2+bx+c.
跟踪训练2 (1)已知f(x2+2)=x4+4x2,则f(x)的解析式为________;
(2)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f(f(x))=4x-1,则f(x)=________.
解析:(1)因为f(x2+2)=x4+4x2=(x2+2)2-4,
令t=x2+2(t≥2),则f(t)=t2-4(t≥2),所以f(x)=x2-4(x≥2).
(2)因为f(x)是一次函数,设f(x)=ax+b(a≠0),
则f(f(x))=f(ax+b)=a(ax+b)+b=a2x+ab+b.
又因为f(f(x))=4x-1,所以a2x+ab+b=4x-1.
所以解得或
所以f(x)=2x-或f(x)=-2x+1.
答案:(1)f(x)=x2-4(x≥2)
(2)2x-或-2x+1
(1)换元法:设x2+2=t.
(2)待定系数法:设f(x)=ax+b.
类型三 函数的图象
例3 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x+1(x∈Z);
(2)y=x2-2x(x∈[0,3)).
【解析】 (1)这个函数的图象由一些点组成,这些点都在直线y=x+1上,如图(1)所示.
(2)因为0≤x<3,所以这个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y=x2-2x介于0≤x<3之间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
(1)定义域x∈Z.
(2)二次函数的图象既要找到几个关键点,又要注意定义域x∈[0 ,3).
方法归纳
作函数图象的基本步骤
(1)列表:取自变量的若干个值,求出相应的函数值,并列表表示;
(2)描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表中相应的点;
(3)连线:用平滑的曲线将描出的点连接起来,得到函数图象.
跟踪训练3 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y=-x+1,x∈Z;
(2)y=2x2-4x-3,0≤x<3;
(3)y=|1-x|.
解析:(1)函数y=-x+1,x∈Z的图象是直线y=-x+1上所有横坐标为整数的点,如图(a)所示.
(2)由于0≤x<3,故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y=2x2-4x-3介于0≤x<3之间的部分,如图(b).
(3)因为y=|1-x|=故其图象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折线,如图(c).
先求对称轴及顶点,再注意x的取值(部分图象).
关键是根据x的取值去绝对值.

[基础巩固](25分钟,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已知f(x-1)=,则f(x)的解析式为(  )
A.f(x)= B.f(x)=
C.f(x)= D.f(x)=1+x
解析:令x-1=t,则x=t+1,∴f(t)==,
∴f(x)=.
答案:C
2.星期天,小明从家出发,出去散步,图中描述了他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m)与散步所用的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下面的描述符合小明散步情况的是(  )
A.从家出发,到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就回家了
B.从家出发,到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
C.从家出发,散了一会儿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了
D.从家出发,散了一会儿步,就找同学去了,18 min后才回家
解析:水平线段表明小明离家的距离始终是300米,然后离家距离达到500米,说明小明从家出发后,到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
答案:B
3.将函数y=2(x+1)2-3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
A.y=2(x+2)2-6 B.y=2x2-6
C.y=2x2 D.y=2(x+2)2
解析:根据函数图象的平移原则——“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可知平移后的图象对应的解析式为y=2[(x-1)+1]2-3+3=2x2.
答案:C
4.已知函数f(x)由下表给出,则f(f(3))等于(  )
x
1
2
3
4
f(x)
3
2
4
1
A.1 B.2
C.3 D.4
解析:∵f(3)=4,∴f(f(3))=f(4)=1.
答案:A
5.设函数f(x)=2x+3,g(x+2)=f(x),则g(x)的解析式是(  )
A.g(x)=2x+1 B.g(x)=2x-1
C.g(x)=2x-3 D.g(x)=2x+7
解析:因为g(x+2)=f(x)=2x+3,
所以令x+2=t,则x=t-2,g(t)=2(t-2)+3=2t-1.所以g(x)=2x-1.
答案:B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6.如图,函数f(x)的图象是折线段ABC,其中A,B,C的坐标分别为(0,4),(2,0),(6,4),则f[f(0)]=________.
解析:由图象可知f(0)=4,f(4)=2,f[f(0)]=2.
答案:2
7.已知x≠0,函数f(x)满足f=x2+,则f(x)=________.
解析:f=x2+=2+2,所以f(x)=x2+2.
答案:x2+2
8.已知函数f(2x+1)=3x+2,且f(a)=4,则a=________.
解析:因为f(2x+1)=(2x+1)+,所以f(a)=a+.又f(a)=4,所以a+=4,a=.
答案: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9.如图,函数f(x)的图象是曲线OAB,其中点O,A,B的坐标分别为(0,0),(1,2),(3,1),求f的值.
解析:由f(3)=1得=1,
故f=f(1)=2.
10.已知函数f(x)=x2+px+q且满足f(-1)=f(2)=0,求函数f(x)的解析式.
解析:因为f(-1)=f(2)=0,所以有
解得
故f(x)=x2-x-2.
[能力提升](20分钟,40分)
11.某学校要召开学生代表大会,规定根据班级人数每10人给一个代表名额,当班级人数除以10的余数大于6时,再增加一名代表名额.那么各班代表人数y与该班人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取整函数y=[x]([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可表示为(  )
A.y= B.y=
C.y= D.y=
解析:因为是大于6而非大于等于6,故要加3.
答案:B
12.若f(x)-f(-x)=2x(x∈R),则f(2)=________.
解析:∵f(x)-f(-x)=2x,
∴
得
相加得f(2)=4,f(2)=.
答案:
13.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写出其值域:
(1)y=,x∈[2,+∞);
(2)y=x2+2x,x∈[-2,2].
解析:(1)列表
x
2
3
4
5

y
1




当x∈[2,+∞)时,图象是反比例函数y=的一部分,观察图象可知其值域为(0,1].
(2)列表:
x
-2
-1
0
1
2
y
0
-1
0
3
8
画图象,图象是抛物线y=x2+2x在-2≤x≤2之间的部分.
由图可得函数的值域是[-1,8].
14.已知函数f(x)=(a,b为常数,且a≠0)满足f(2)=1,且f(x)=x有唯一解,求函数y=f(x)的解析式和f(f(-3))的值.
解析:因为f(2)=1,所以=1,
即2a+b=2,①
又因为f(x)=x有唯一解,即=x有唯一解,所以ax2+(b-1)x=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Δ=(b-1)2=0,即b=1.代入①得a=.
所以f(x)==.
所以f(f(-3))=f=f(6)==.
第2课时 分段函数与映射
知识点一 分段函数
在函数的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的不同取值区间,有着不同的对应关系,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
(1)分段函数虽然由几部分构成,但它仍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
(2)分段函数的“段”可以是等长的,也可以是不等长的.如y=其“段”是不等长的.
知识点二 映射
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映射由三要素组成,集合A,B以及A到B的对应关系,集合A,B可以是非空的数集,也可以是点集或其他集合.
[小试身手]
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映射中的两个非空集合并不一定是数集.(  )
(2)分段函数由几个函数构成.(  )
(3)函数f(x)=是分段函数.(  )
(4)若A=R,B={x|x>0},f:x→y=|x|,其对应是从A到B的映射.(  )
答案:(1)√ (2)× (3)√ (4)×
2.已知函数f(x)=则f(2)等于(  )
A.0   B.
C.1 D.2
解析:f(2)==1.
答案:C
3.若f(x)=且f(x)=1,则x=(  )
A.1 B.-1
C.±1 D.0
解析:当x≥0时,f(x)=1?x=1,当x<0时,f(x)=1?-x=1,即x=-1.
答案:C
4.若A为含三个元素的数集,B={-1,3,5},使得f:x→2x-1是从A到B的映射,则A等于(  )
A.{-1,2,3}   B.{-1,0,2}
C.{0,2,3} D.{0,1,2}
解析:由映射的概念,A中元素在关系x→2x-1下,成为-1,3,5,则A={0,2,3}.
答案:C
类型一 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例1 (1)设f(x)=则f=(  )
A.   B.   C.-   D.
(2)已知f(n)=则f(8)=________.
【解析】 (1)∵f=-2=-,∴f=f==,故选B.
(2)因为8<10,所以代入f(n)=f(f(n+5))中,即f(8)=f(f(13)).
因为13>10,所以代入f(n)=n-3中,得f(13)=10,
故f(8)=f(10)=10-3=7.
【答案】 (1)B (2)7
判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代入相应的解析式求解.
方法归纳
(1)分段函数求值,一定要注意所给自变量的值所在的范围,代入相应的解析式求得.
(2)像本题中含有多层“f”的问题,要按照“由里到外”的顺序,层层处理.
(3)已知函数值求相应的自变量值时,应在各段中分别求解.
跟踪训练1 已知f(x)=求f(-1),f(f(-1)),f(f(f(-1))).
解析:∵-1<0,∴f(-1)=0,
∴f(f(-1))=f(0)=π,
∴f(f(f(-1)))=f(π)=π+1.
根据不同的取值代入不同的解析式.
类型二 分段函数的图象及应用
例2 (1)如图为一分段函数的图象,则该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值域为________;
(2)已知函数f(x)=1+(-2①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该函数;
②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③写出该函数的值域.
【解析】 (1)由图象可知,第一段的定义域为[-1,0),值域为[0,1);
第二段的定义域为[0,2],值域为[-1,0].所以该分段函数的定义域为[-1,2],值域为[-1,1).
(2)①当0≤x≤2时,
f(x)=1+=1,
当-2∴f(x)=
②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
③由②知,f(x)在(-2,2]上的值域为[1,3).
【答案】 (1)[-1,2] [-1,1) (2)见解析
观察图象,求出定义域,值域.
去绝对值,分-2方法归纳
分段函数图象的画法
(1)对含有绝对值的函数,要作出其图象,首先应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将函数转化为分段函数,然后分段作出函数图象.
(2)作分段函数的图象时,分别作出各段的图象,在作每一段图象时,先不管定义域的限制,作出其图象,再保留定义域内的一段图象即可,作图时要特别注意接点处点的虚实,保证不重不漏.
跟踪训练2 函数y=的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
解析:因为y==所以函数的图象为选项A.
答案:A
方法一 去绝对值,化为分段函数,画出函数图象.
方法二 通过函数图象过的特殊点,如(1,1),(-1,1)进行检验.
类型三 映射的概念
例3 判断下列对应是不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1)A=N*,B=N*,对应关系f:x→|x-3|;
(2)A={平面内的圆},B={平面内的矩形},对应关系f:作圆的内接矩形;
(3)A={高一(1)班的男生},B=R,对应关系f:每个男生对应自己的身高;
(4)A={x|0≤x≤2},B={y|0≤y≤6},对应关系f:x→y=x.
【解析】 (1)A中元素3在对应关系f的作用下与3的差的绝对值为0,而0?B,故不是映射.
(2)因为一个圆有无数个内接矩形,即集合A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有无数个元素与之对应,故不是映射.
(3)对A中任何一个元素,按照对应关系f,在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符合映射定义,是映射.
(4)是映射,因为A中每一个元素在f:x→y=x作用下对应的元素构成的集合C={y|0≤y≤1}?B,符合映射定义.
依据映射的概念逐一判断.
方法归纳
判断一个对应是否为映射的两个关键点
(1)对于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B中是否有元素对应;
(2)B中的对应元素是否是唯一的.
[注意] “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对应都是映射.
跟踪训练3 (1)下列对应法则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的是(  )
A.A=R,B={y|y>0},f:x→y=|x|  B.A={x|x≥0},B={x|y>0},f:x→y=
C.A=N,B=N*,f:x→y=|x-1| D.A=R,B={y|y≥0},f:x→y=x2-2x+2
(2)给定映射f:(x,y)→(x+2y,2x-y),在映射f下(4,3)的原象为(  )
A.(2,1)   B.(4,3) C.(3,4)  D.(10,5)
解析:(1)A中当x=0时,y=0?B,同理B错.C中,当x=1时,y=0?B,故C不正确;由于x2-2x+2=(x-1)2+1≥1,故D正确.
(2)由题意知解得
∴映射f下(4,3)的原象为(2,1).
答案:(1)D (2)A
利用对应法则.
f(x,y)→(x+2y,2x-y)
[基础巩固](25分钟,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若f:A→B能构成映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中的任一元素在B中必须有像且唯一;②A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在B中有相同的像;③B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在A中有相同的原像;④像的集合就是集合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根据映射的概念,A中的元素在B中有唯一的像与之对应,这样对应可以是多对一,也可以是一对一.B中的元素可以没有原像对应,故①②正确,选B.
答案:B
2.已知函数f(x)=且f(a)+f(1)=0,则a等于(  )
A.-3 B.-1
C.1 D.3
解析:当a>0时,f(a)+f(1)=2a+2=0?a=-1,与a>0矛盾;当a≤0时,f(a)+f(1)=a+1+2=0?a=-3,符合题意.
答案:A
3.函数y=x+的图象是(  )
解析:y=x+=
答案:D
4.下列各对应中,构成映射的是(  )
解析:选项A,C中集合A中的元素1,在集合B中有2个元素与之对应;选项B中集合A中的元素2在集合B中无元素与之对应,所以都不是映射,只有D项符合映射的定义.故选D.
答案:D
5.已知函数y=则使函数值为5的x的值是(  )
A.-2 B.2或-
C.2或-2 D.2或-2或-
解析:当x≤0时,x2+1=5,x=-2.当x>0时,-2x<0,不合题意.
答案:A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6.已知f(x)=则f(1)+f(-1)=________.
解析:因为1>0,所以f(1)=2×1=2;因为-1<0,所以f(-1)=(-1)2-2=-1.故f(1)+f(-1)=2+(-1)=1.
答案:1
7.已知函数f(x)在[-1,2]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x)的解析式为________.
解析:当x∈[-1,0]时,y=x+1;当x∈(0,2]时,y=-x,
故f(x)的解析式为
f(x)=
答案:f(x)=
8.设f:x→ax-1为从集合A到B的映射,若f(2)=3,则f(3)=________.
解析:由f(2)=3,可知2a-1=3,所以a=2,
所以f(3)=3a-1=3×2-1=5.
答案:5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9.已知函数f(x)=
(1)求f(f(f(-2)))的值;
(2)若f(a)=,求a.
解析:(1)∵-2<-1,∴f(-2)=2×(-2)+3=-1,
∴f(f(-2))=f(-1)=2,
∴f(f(f(-2)))=f(2)=1+=.
(2)当a>1时,f(a)=1+=,∴a=2>1;
当-1≤a≤1时,f(a)=a2+1=,∴a=±∈[-1,1];
当a<-1时,f(a)=2a+3=,∴a=->-1(舍去).
综上,a=2或a=±.
10.已知A={1,2,3,…,9},B=R,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f:x→.
(1)与A中元素1相对应的B中的元素是什么?
(2)与B中元素相对应的A中的元素是什么?
解析:(1)A中元素1,即x=1,代入对应关系得==,即与A中元素1相对应的B中的元素是.
(2)B中元素,即=,解得x=4,因此与B中元素相对应的A中的元素是4.
[能力提升](20分钟,40分)
11.a,b为实数,集合M=,N={a,0},f:x→2x表示把集合M中的元素x映射到集合N中为2x,则a+b=(  )
A.-2   B.0 C.2   D.±2
解析:由题意知M中元素只能对应0,1只能对应a,所以=0,a=2,所以b=0,a=2,因此a+b=2,故选C.
答案:C
12.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f:x→x2+1,若A={-2,-1,0,1,2},则B中至少有________个元素.
解析:根据映射的定义可得,x=±2→y=5,x=±1→y=2,x=0→y=1,所以A中元素在对应法则f作用下的集合为{1,2,5},故集合B中至少有3个元素.
答案:3
13.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f(x)=[x]([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
(2)f(x)=|x+2|.
解析:(1)f(x)=[x]=函数图象如图1所示.
图1           图2  
(2)f(x)=|x+2|=画出y=x+2的图象,取[-2,+∞]上的一段;画出y=-x-2的图象,取(-∞,-2)上的一段,如图2所示.
14.已知函数f(x)=
(1)求f,f(f(-1))的值;
(2)若f(a)>2,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1)因为函数
f(x)=
所以f=+5,
f(-1)=3×(-1)+5=2,
f(f(-1))=f(2)=-2×2+8=4.
(2)因为f(a)>2,
所以当a≤0时,f(a)=3a+5>2,
解得a>-1,所以-1当02,
解得a>-3,所以0当a>1时,f(a)=-2a+8>2,
解得a<3,所以1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