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穷人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穷人 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9 20:3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穷 人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的能力。4.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5.在阅读中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
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情境导入1851年参军,不久开始
创作小说《童年》。
1863年起用六年时间
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
后来又写成《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等著名作品。熄困难溅起( jiàn )( xī )( kùn )湿淋淋糟糕唉( āi )( lín )( zāo )嘛喃喃倒霉( méi )( ma )( nán )后脑勺嘿皱眉( zhòu )( sháo )( hēi )掀( xiān )汹涌澎湃(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释义: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
澎湃:波浪互相撞击。
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忐忑不安释义:
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喃喃释义:
不停地小声地说话声。糟( zāo )糟糕嘈( cáo )水槽槽( cáo )嘈杂初步感知初读要求1.读准每一个字,
生字随时查字典弄清字音;2.读好每一个词,
新词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3.读通每一句话,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梳理结构第一部分
(第1—2自然段) 第二部分
(第3—11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出海归来。是事情的经过,讲桑娜出门去探望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她已经死去,就抱回了两个遗孤。是事情的结果,讲渔夫出海归来,
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抚养,夫妻的想法不谋而合。 第三部分
(第12—27自然段)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
生活贫穷的桑娜和渔夫夫妻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事。梳理结构初识人物五个孩子桑娜渔夫(桑娜的丈夫)理解题意作者是怎样表现穷人的“穷”与“善”的呢?1.通过侧面描写表现穷人的“穷”,让我们感受到穷人的“穷”。2.通过心理描写写出桑娜和丈夫的心理活动,通过写桑娜直接把孩子抱回家的举动和最后夫妻两人的不谋而合:都要把孩子抱回家。在“穷”的背景下反衬出他们的“善”。朗读赏析找出表现穷人“穷”
和渔夫桑娜“善”的句段,认真读一读,想想作者是怎样表现的。运用
环境描写、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等方法表现
“穷”和“善”。朗读赏析渔家的小屋“温暖而舒适”,这样的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间接表现桑娜的勤劳和体贴。
环境描写的句子如:“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为下文渔夫打渔的艰难、桑娜的担心作了铺垫,更好反映出渔夫和桑娜是穷人。朗读赏析桑娜的内心为什么会这么矛盾不安?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
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朗读赏析这段话通过细致的神态和语言描写,
表现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总结写法作者就是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穷人的悲惨生活,通过对人物的行动、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课堂小结穷 人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