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三黑和土地苏金伞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诗歌质朴的语言特色。2.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
体会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之情。情境导入诗的写作对象,本诗的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咸( xián )耙( pá )荞麦( qiáo )蝈蝈儿( guō )蹚坏了( tāng )闺女( guī )初步感知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感。
2.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景物画面。初步感知第一部分(1至3节)第二部分(4至8节)有了土地,欢喜异常。三黑翻地耙地。今夕对比。 第三部分(9至12节)第四部分(13、14节)第五部分(第15节)今后打算。喜悦心情。朗读赏析这几节深切地表达了农民
爱土地爱庄稼的心情。朗读赏析三黑现在工作的认真,是从前没有过的。
因为现在他是土地的主人。
从前翻地耙地,比较起来是马虎的,
因为从前是给地主种地。朗读赏析在这几个小节里,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是比喻句,
突出表现了三黑耙的地又光又顺。2.“简直是一张软床”也是一个比喻句,
说明三黑把地耙得松软,更适合庄稼的生长.3.“叫麦籽儿睡上”“麦籽儿躺上去挺舒服”等句子是拟人句,
写麦籽儿在地上睡得舒服,更能突出三黑的地耙得好。朗读赏析旧社会,农民生活穷困,他们的孩子从小就要劳动,
而且穷苦人家的孩子在地主眼里是毫无地位的。朗读赏析朗读赏析诗歌的中心,写翻身的人儿心里甜,
旨在体现社会主义土地制度的优越性,
表现人们有了土地后的喜悦心情。拓展归纳三黑是一个勤劳、憨厚、
纯朴的农民形象,
这是中国农民形象的代表。拓展归纳《三黑和土地》这首诗在语言上朴实自然、清新隽永,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为了表情达意,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课堂小结三黑和土地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