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数学必修二教学资料,补习资料4.3.空间直角坐标系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A版数学必修二教学资料,补习资料4.3.空间直角坐标系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29 22:27:46

文档简介


[基础巩固](2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点M(0,3,0)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在(  )
A.x轴上 B.y轴上
C.z轴上 D.xOz平面上
解析:因为点M(0,3,0)的横坐标、竖坐标均为0,纵坐标不为0,所以点M在y轴上.
答案:B
2.点P(1,4,-3)与点Q(3,-2,5)的中点坐标是(  )
A.(4,2,2) B.(2,-1,2)
C.(2,1,1) D.(4,-1,2)
解析:设点P与点Q的中点坐标为(x,y,z),则x==2,y==1,z==1.
答案:C
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1,,),过P作平面yOz的垂线PQ,则垂足Q的坐标为(  )
A.(0,,0) B.(0,,)
C.(1,0,) D.(1,,0)
解析:根据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知,yOz平面上点Q的x坐标为0,y坐标、z坐标与点P的y坐标,z坐标分别相等,∴Q(0,,).
答案:B
4.已知M(4,3,-1),记M到x轴的距离为a,M到y轴的距离为b,M到z轴的距离为c,则(  )
A.a>b>c B.c>b>a
C.c>a>b D.b>c>a
解析:借助长方体来思考,a、b、c分别是三条面对角线的长度.
∴a=,b=,c=5.
答案:B
5.已知A点坐标为(1,1,1),B(3,3,3),点P在x轴上,且|PA|=|PB|,则P点坐标为(  )
A.(0,0,6) B.(6,0,1)
C.(6,0,0) D.(0,6,0)
解析:设P(x,0,0),|PA|=,|PB|=,由|PA|=|PB|,得x=6.
答案:C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6.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A1(a,0,c),C(0,b,0),则点B1的坐标为________.
解析:由题中图可知,点B1的横坐标和竖坐标与点A1的横坐标和竖坐标相同,点B1的纵坐标与点C的纵坐标相同,所以点B1的坐标为(a,b,c).
答案:(a,b,c)
7.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4,-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
解析: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互为相反数,故点(4,-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4,1,-2).
答案:(-4,1,-2)
8.点P(-1,2,0)与点Q(2,-1,0)的距离为________.
解析:∵P(-1,2,0),Q(2,-1,0),
∴|PQ|==3.
答案:3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9.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AC|=|AA1|=4,M为BC1的中点,N为A1B1的中点,求|MN|.
解析:如右图,以A为原点,射线AB,AC,AA1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B(4,0,0),C1(0,4,4),A1(0,0,4),B1(4,0,4),因为M为BC1的中点,N为A1B1的中点,所以由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中点坐标公式得M(,,),N(,,),即M(2,2,2),N(2,0,4).
所以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MN|==2.
10.已知点P(2,3,-1),求:
(1)点P关于各坐标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
(2)点P关于各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3)点P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解析:(1)设点P关于xOy坐标平面的对称点为P′,则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与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相同,点P′的竖坐标与点P的竖坐标互为相反数.
所以点P关于xOy坐标平面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2,3,1).同理,点P关于yOz,xOz坐标平面的对称点的坐标分别为(-2,3,-1),(2,-3,-1).
(2)设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Q,则点Q的横坐标与点P的横坐标相同,点Q的纵坐标、竖坐标与点P的纵坐标、竖坐标互为相反数.
所以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Q的坐标为(2,-3,1).
同理,点P关于y轴,z轴的对称点的坐标分别为(-2,3,1),(-2,-3,-1).
(3)点P(2,3,-1)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3,1).
[能力提升](20分钟,40分)
1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M的坐标是(4,7,6),则点M关于y轴对称的点在xOz平面上的射影的坐标为(  )
A.(4,0,6)    B.(-4,7,-6)
C.(-4,0,-6) D.(-4,7,0)
解析:点M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M′(-4,7,-6),点M′在xOz平面上的射影的坐标为(-4,0,-6).
答案:C
12.已知点P到线段AB中点的距离为3,其中A(3,5,-7),B(-2,4,3),则z=________.
解析:由中点坐标公式,得线段AB中点的坐标为.又点P到线段AB中点的距离为3,所以
=3,
解得z=0或z=-4.
答案:0或-4
13.如图,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的对称中心在坐标原点,交于同一顶点的三个面分别平行于三个坐标平面,顶点A(-2,-3,-1),求其他七个顶点的坐标.
解析:由题意,得点B与点A关于xOz平面对称,
故点B的坐标为(-2,3,-1);
点D与点A关于yOz平面对称,故点D的坐标为(2,-3,-1);
点C与点A关于z轴对称,故点C的坐标为(2,3,-1);
由于点A1,B1,C1,D1分别与点A,B,C,D关于xOy平面对称,
故点A1,B1,C1,D1的坐标分别为A1(-2,-3,1),B1(-2,3,1),C1(2,3,1),D1(2,-3,1).
14.已知点M(3,2,1),N(1,0,5),求:
(1)线段MN的长度;
(2)到M,N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P(x,y,z)的坐标满足的条件.
解析:(1)根据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MN|==2,
所以线段MN的长度为2.
(2)因为点P(x,y,z)到M,N两点的距离相等,所以=,
化简得x+y-2z+3=0,
因此,到M,N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P(x,y,z)的坐标满足的条件是x+y-2z+3=0.
课件33张PPT。4.3 空间直角坐标系
4.3.1 空间直角坐标系
4.3.2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知识导图
学法指导
1.结合长方体、正棱锥等常见几何体,把握建系的方法,并能写出空间中的点在坐标系中的坐标.
2.类比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熟记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3.体会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解决问题的步骤.
高考导航
1.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应用很少单独命题,一般是在解答题中应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方法求解,分值为2~3分.
2.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计算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或确定点的坐标,是常考知识点,常与后面将要学习的立体几何等知识相结合,分值为4~6分.
知识点一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及坐标表示
1.空间直角坐标系
(1)空间直角坐标系及相关概念
①空间直角坐标系:从空间某一定点O引三条两两垂直,且有相同单位长度的数轴:x轴、y轴、z轴,这样就建立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②相关概念:点O叫作坐标原点,x轴、y轴、z轴叫作坐标轴,通过每两个坐标轴的平面叫作坐标平面,分别称为xOy平面、yOz平面、zOx平面.
(2)右手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让右手拇指指向x轴的正方向,食指指向y轴的正方向,如果中指指向z轴的正方向,则称这个坐标系为右手直角坐标系.
2.空间一点的坐标
空间一点M的坐标可以用有序实数组(x,y,z)来表示,有序实数组(x,y,z)叫作点M在此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记作M(x,y,z),其中x叫作点M的横坐标,y叫作点M的纵坐标,z叫作点M的竖坐标.
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画法
(1)x轴与y轴成135 °(或45 °),x轴与z轴成135 °(或45 °).
(2)y轴垂直于z轴,y轴和z轴的单位长相等,x轴上的单位长则等于y轴单位长的.
知识点二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空间中任意一点P(x,y,z)与原点之间的距离|OP|=;
2.空间中任意两点P1(x1,y1,z1),P2(x2,y2,z2)之间的距离
|P1P2|=.
1.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以类比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只是增加了对应的竖坐标的运算.
2.空间中点坐标公式:设A(x1,y1,z1),B(x2,y2,z2),则AB中点P(,,).
[小试身手]
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在x轴上的点的坐标一定是(0,b,c)的形式.(  )
(2)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在xOz平面内的点的坐标一定是(a,0,c)的形式.(  )
(3)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1,,2)关于yOz平面的对称点为(-1,,2).(  )
答案:(1)× (2)√ (3)√
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各点中位于yOz平面内的是(  )
A.(3,2,1)  B.(2,0,0)
C.(5,0,2) D.(0,-1,-3)
解析:位于yOz平面内的点,其x坐标为0,其余坐标任意,故(0,-1,-3)在yOz平面内.
答案:D
3.点(2,0,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  )
A.y轴上 B.xOy平面上
C.zOx平面上 D.第一象限内
解析:点(2,0,3)的纵坐标为0,所以该点在zOx平面上.
答案:C
4.若已知点A(1,1,1),B(-3,-3,-3),则线段AB的长为(  )
A.4 B.2
C.4 D.3
解析:|AB|==4.
答案:A
类型一 空间中点的坐标的确定
例1 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D|=3,|AB|=5,|AA1|=4,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此长方体各顶点的坐标.
【解析】 如图,以DA所在直线为x轴,以DC所在直线为y轴,以DD1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因为长方体的棱长|AD|=|BC|=3,
|DC|=|AB|=5,|DD1|=|AA1|=4,
显然D(0,0,0),A在x轴上,所以A(3,0,0);
C在y轴上,所以C(0,5,0);D1在z轴上,所以D1(0,0,4);
B在xOy平面内,所以B(3,5,0);A1在xOz平面内,所以A1(3,0,4);C1在yOz平面内,所以C1(0,5,4).
由B1在xOy平面内的射影为B(3,5,0),所以B1的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5,
因为B1在z轴上的射影为D1(0,0,4),所以B1的竖坐标为4,所以B1(3,5,4).
(1)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2)利用线段长度结合符号写出各点坐标.要注意与坐标轴正向相反的坐标为负.
方法归纳
(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时,要考虑如何建系才能使点的坐标简单、便于计算,一般是要使尽量多的点落在坐标轴上.
(2)对于长方体或正方体,一般取相邻的三条棱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确定点的坐标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求某些与轴平行的线段的长度,即将坐标转化为与轴平行的线段长度,同时要注意坐标的符号,这也是求空间点的坐标的关键.
跟踪训练1 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AA1⊥底面ABC,所有的棱长都是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写出各点的坐标.
解析:
如图所示,取AC的中点O和A1C1的中点O1,连接BO,OO1,可得BO⊥AC,OO1⊥AC,OO1⊥BO,分别以OB,OC,OO1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三棱柱各棱长均为1,∴OA=OC=O1C1=O1A1=,OB=,
∵点A,B,C均在坐标轴上,∴A,B,C.
∵点A1,C1在yOz平面内,∴A1,C1.
∵点B1在xOy平面内的射影为点B,且BB1=1,
∴B1,∴各点的坐标分别为A,B,C,A1,B1,C1.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有关线段的长,再写出各点的坐标.
类型二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对称点
例2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2,1,4)关于x轴对称的点P1的坐标是________;关于xOy平面对称的点P2的坐标是________;关于点A(1,0,2)对称的点P3的坐标是________.
【解析】 点P关于x轴对称后,它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和竖坐标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所以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P1的坐标为(-2,-1,-4).
点P关于xOy平面对称后,它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均不变,竖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所以点P关于xOy平面的对称点P2的坐标为(-2,1,-4).
设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的坐标为P3(x,y,z),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解得故点P关于点A(1,0,2)对称的点P3的坐标为(4,-1,0).
【答案】 (-2,-1,-4) (-2,1,-4) (4,-1,0)
利用对称规律解决关于坐标轴、坐标平面的对称问题,利用中点坐标公式解决点关于点的对称问题.
方法归纳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P(x,y,z),则有:
①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P1(-x,-y,-z)
②点P关于横轴(x轴)的对称点是P2(x,-y,-z)
③点P关于纵轴(y轴)的对称点是P3(-x,y,-z)
④点P关于竖轴(z轴)的对称点是P4(-x,-y,z)
⑤点P关于xOy坐标平面的对称点是P5(x,y,-z)
⑥点P关于yOz坐标平面的对称点是P6(-x,y,z)
⑦点P关于xOz坐标平面的对称点是P7(x,-y,z).
跟踪训练2 已知M(2,1,3),求M关于原点对称的点M1,M关于xOy平面对称的点M2,M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M3,M4.
解析:由于点M与M1关于原点对称,所以M1(-2,-1,-3);点M与M2关于xOy平面对称,横坐标与纵坐标不变,竖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所以M2(2,1,-3);M与M3关于x轴对称,则M3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和竖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即M3(2,-1,-3),同理M4(-2,1,-3).
方法归纳
求对称点的坐标问题一般依据“关于谁对称谁不变,其余均改变”来解决.
如关于横轴(x轴)的对称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竖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关于xOy坐标平面的对称点,横坐标、纵坐标不变,竖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要特别注意:点关于点的对称要用中点坐标公式解决.
类型三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
例3 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B′C′D′的棱长为a,M为BD′的中点,点N在A′C′上,且|A′N|=3|NC′|,试求|MN|的长.
【解析】 由题意应先建立坐标系,以D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正方体棱长为a,所以B(a,a,0),A′(a,0,a),C′(0,a,a),D′(0,0,a).
由于M为BD′的中点,取A′C′的中点O′,
所以M,O′.
因为|A′N|=3|NC′|,所以N为A′C′的四等分点,
从而N为O′C′的中点,故N.
根据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
|MN|==a.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先确定相关点的坐标,然后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解.
方法归纳
求空间两点间的距离时,一般使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应用公式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确定两点的坐标.确定点的坐标的方法视具体题目而定,一般说来,要转化到平面中求解,有时也利用几何图形的特征,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确定.
跟踪训练3 求A(0,1,3),B(2,0,1)两点之间的距离.
解析:|AB|==3.
解答本题可直接利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基础巩固](2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点M(0,3,0)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在(  )
A.x轴上 B.y轴上
C.z轴上 D.xOz平面上
解析:因为点M(0,3,0)的横坐标、竖坐标均为0,纵坐标不为0,所以点M在y轴上.
答案:B
2.点P(1,4,-3)与点Q(3,-2,5)的中点坐标是(  )
A.(4,2,2) B.(2,-1,2)
C.(2,1,1) D.(4,-1,2)
解析:设点P与点Q的中点坐标为(x,y,z),则x==2,y==1,z==1.
答案:C
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1,,),过P作平面yOz的垂线PQ,则垂足Q的坐标为(  )
A.(0,,0) B.(0,,)
C.(1,0,) D.(1,,0)
解析:根据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知,yOz平面上点Q的x坐标为0,y坐标、z坐标与点P的y坐标,z坐标分别相等,∴Q(0,,).
答案:B
4.已知M(4,3,-1),记M到x轴的距离为a,M到y轴的距离为b,M到z轴的距离为c,则(  )
A.a>b>c B.c>b>a
C.c>a>b D.b>c>a
解析:借助长方体来思考,a、b、c分别是三条面对角线的长度.
∴a=,b=,c=5.
答案:B
5.已知A点坐标为(1,1,1),B(3,3,3),点P在x轴上,且|PA|=|PB|,则P点坐标为(  )
A.(0,0,6) B.(6,0,1)
C.(6,0,0) D.(0,6,0)
解析:设P(x,0,0),|PA|=,|PB|=,由|PA|=|PB|,得x=6.
答案:C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6.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A1(a,0,c),C(0,b,0),则点B1的坐标为________.
解析:由题中图可知,点B1的横坐标和竖坐标与点A1的横坐标和竖坐标相同,点B1的纵坐标与点C的纵坐标相同,所以点B1的坐标为(a,b,c).
答案:(a,b,c)
7.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4,-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
解析: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互为相反数,故点(4,-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4,1,-2).
答案:(-4,1,-2)
8.点P(-1,2,0)与点Q(2,-1,0)的距离为________.
解析:∵P(-1,2,0),Q(2,-1,0),
∴|PQ|==3.
答案:3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9.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AC|=|AA1|=4,M为BC1的中点,N为A1B1的中点,求|MN|.
解析:如右图,以A为原点,射线AB,AC,AA1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B(4,0,0),C1(0,4,4),A1(0,0,4),B1(4,0,4),因为M为BC1的中点,N为A1B1的中点,所以由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中点坐标公式得M(,,),N(,,),即M(2,2,2),N(2,0,4).
所以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MN|==2.
10.已知点P(2,3,-1),求:
(1)点P关于各坐标平面对称的点的坐标;
(2)点P关于各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3)点P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解析:(1)设点P关于xOy坐标平面的对称点为P′,则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与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相同,点P′的竖坐标与点P的竖坐标互为相反数.
所以点P关于xOy坐标平面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2,3,1).同理,点P关于yOz,xOz坐标平面的对称点的坐标分别为(-2,3,-1),(2,-3,-1).
(2)设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Q,则点Q的横坐标与点P的横坐标相同,点Q的纵坐标、竖坐标与点P的纵坐标、竖坐标互为相反数.
所以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Q的坐标为(2,-3,1).
同理,点P关于y轴,z轴的对称点的坐标分别为(-2,3,1),(-2,-3,-1).
(3)点P(2,3,-1)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2,-3,1).
[能力提升](20分钟,40分)
1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M的坐标是(4,7,6),则点M关于y轴对称的点在xOz平面上的射影的坐标为(  )
A.(4,0,6)    B.(-4,7,-6)
C.(-4,0,-6) D.(-4,7,0)
解析:点M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M′(-4,7,-6),点M′在xOz平面上的射影的坐标为(-4,0,-6).
答案:C
12.已知点P到线段AB中点的距离为3,其中A(3,5,-7),B(-2,4,3),则z=________.
解析:由中点坐标公式,得线段AB中点的坐标为.又点P到线段AB中点的距离为3,所以
=3,
解得z=0或z=-4.
答案:0或-4
13.如图,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的对称中心在坐标原点,交于同一顶点的三个面分别平行于三个坐标平面,顶点A(-2,-3,-1),求其他七个顶点的坐标.
解析:由题意,得点B与点A关于xOz平面对称,
故点B的坐标为(-2,3,-1);
点D与点A关于yOz平面对称,故点D的坐标为(2,-3,-1);
点C与点A关于z轴对称,故点C的坐标为(2,3,-1);
由于点A1,B1,C1,D1分别与点A,B,C,D关于xOy平面对称,
故点A1,B1,C1,D1的坐标分别为A1(-2,-3,1),B1(-2,3,1),C1(2,3,1),D1(2,-3,1).
14.已知点M(3,2,1),N(1,0,5),求:
(1)线段MN的长度;
(2)到M,N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P(x,y,z)的坐标满足的条件.
解析:(1)根据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MN|==2,
所以线段MN的长度为2.
(2)因为点P(x,y,z)到M,N两点的距离相等,所以=,
化简得x+y-2z+3=0,
因此,到M,N两点的距离相等的点P(x,y,z)的坐标满足的条件是x+y-2z+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