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上册 1.1认识地球面貌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数据中,地球平均半径是(??? )
A.?5.1亿千米???????????????????????????B.?6371千米???????????????????????????C.?4万千米???????????????????????????D.?8万千米
2.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A.?6357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
3.地球的形状是(??? )
A.?正球体 B.?两极略鼓,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21教育网
C.?无规则球体 D.?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1cnjy.com
4.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欧亚两洲的分界
5.下列纬线圈中长度最长的是( )
A.?15°N????????????????????????????????????B.?20°S????????????????????????????????????C.?25°N????????????????????????????????????D.?30°S
6.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
A.?赤道??????????????????????????????B.?地球公转轴??????????????????????????????C.?极点??????????????????????????????D.?经线和纬线
7.作为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应做成的形状为(??? )
A.??????????????B.??????????????C.??????????????D.?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B.?地球的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
C.?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D.?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长21千米21·cn·jy·com
9.有关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 B.?是一个规则的球体www.21-cn-jy.com
C.?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 D.?平均半径是6378千米2·1·c·n·j·y
10.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是(??? )
A.?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天圆地方C.?地球仪是地球的真实形状????????????????????????????????????D.?足球似的正球体【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填空题
11.请在地球仪相应位置的字框里填注:北极、南极、赤道、经线、纬线.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12.地球是一个 ________?球体.平均半径为 ________? ,赤道周长约________? ,表面积约 ________? . www-2-1-cnjy-com
13.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________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________万千米,表面积________亿平方千米。
14.把经纬度与对应的名称进行搭配.0°经线________????????A、回归线0°纬线________????????B、极圈南北纬23.5°________??C、本初子午线南北纬66.5°________?D、赤道南北纬90°________????E、极点 2-1-c-n-j-y
三、综合题
15.观察图示,问答问题:
(1)地球仪的“地轴”与桌面的夹角应为________。
(2)眼前地球仪上的半球范围大部分为________(东或西)半球。
(3)在此基础上,将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180°,眼前的半球范围中将会有:????? ?。
A.?90°W经线???????????????????????????B.?印度半岛???????????????????????????C.?90°E经线???????????????????????????D.?澳大利亚
16.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________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________半球。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A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21*cnjy*com
四、问答题
17.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B
解析: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故答案为:B。【点评】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是: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B
解析:
地球有多大,可以用三个数据来进行说明,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和地球赤道的周长4万千米.【来源:21cnj*y.co*m】
【解答】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经过科学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A.C.D.的数据不符合题意.故选:B.【出处:21教育名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数据来说明地球的大小.地球大小是用三个数据说明的,一定要记住这三个数据
3.D
解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D.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牢记即可.
4.B
解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故B正确.
5. A
解析: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越接近赤道的纬线就越长。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地球上最重要的纬线是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重要的经线是20°W和160°E——东西半球的分界线;0°和180°经线也是重要的经线。
6. B
解析:地球相对太阳位置发生改变,是地球在公转;地球相对地轴位置也在变化,是地球在自转,地球仪是表示地球自转和地球本身特点的工具,故B正确.故选:B。
7. A
解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且地轴是倾斜的,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8.D
解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现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9.A
解析: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选项A叙述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10.A
解析: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选择答案A。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形状,牢记即可。
二、填空题
11.经线;南极;北极;纬线;赤道.
解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地球仪上特殊的纬线有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北极点和南极点.依据题意.故答案为:左边自上到下为:经线;南极.右边自上到下为:北极;纬线;赤道.【点评】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12.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6371千米;4万千米;5.1亿平方千米
解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其大小一般用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和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等来表示.故答案为: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6371千米;4万千米;5.1亿平方千米.【点评】依据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解答.
13. 6371;4;5.1
解析: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和地球仪的重要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对该知识点做重点记忆。
14.C;D;A;B;E
解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0°纬线为本初子午赤道,南北纬32.5°为回归线,南北纬66.5°为极圈,南北纬90°为极点.【点评】本题考查重要的经纬线,理解解答即可.
三、综合题
15. (1)66.5°(2)东(3)A
解析:(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 (2)我们通常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主要包括亚洲、欧洲、非洲以及大洋洲等;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主要包括南美洲和北美洲。据图可知:眼前我们看到的地球仪上的半球显示了亚洲、大洋洲的主体,因此其范围大部分为东半球。 (3)在此基础上,将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180°,眼前的半球将会是西半球,则其范围中将会出现西半球。据选项可知:印度半岛、90°E经线、.澳大利亚位于东半球,而90°W经线位于西半球,故本题选A。
【点评】地球仪是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为了研究地球,在地球仪上有经纬网,以及假想的地轴。
16.东;北;22°E,18°N (文字表达也行);西南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经线度数向东越来越大,是东经,纬线度数向北越来越大,是北纬,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所以图中范围是东半球、北半球。 A点的经度是22°E,B点的纬度是18°N;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A在B的西南方向。故答案为:东;北;22°E,18°N (文字表达也行);西南【点评】据经纬网确定点的位置,首先要通过经纬度的分布规律,确定东西经、南北纬,然后再确定经过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都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160°E←180°←20°W;在经纬网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四、问答题
17.站得高,看的远;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船从远方驶来,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地球卫星照片。 21*cnjy*com
解析:生活中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站得高,看的远、船从远方驶来,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地球卫星照片都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故答案为:站得高,看的远;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船从远方驶来,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地球卫星照片。【点评】本题考查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牢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