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 馒头发霉了》 青岛版(六年制)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 馒头发霉了》 青岛版(六年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29 22:0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馒头发霉了》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能根据问题进行假设,并能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2、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利用显微镜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2、能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
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三、教学难点
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水果、放大镜、显微镜、抹布、切片、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观察发霉的物体,谁能将你看到的情况给大家描述一下?(目的是让学生说出什么物体发霉,物体发霉的样子,和环境,为进一步认识霉奠定基础。)
新课讲解:
1、通过多媒体出示霉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见过没有?
2、交流: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品?
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生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先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一下所见到的霉形状。再用显微镜观看物品上的霉,用文字和画在活动记录纸上描述显微镜下霉的形状和特征。(做好巡视和辅导)
3、学生汇报、小结: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4、讨论霉菌有生命吗?怎样证明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5、讨论: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探究馒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其他物体发霉的条件和馒头发霉一样吗?
6、讨论:你认为除了表中列出的实验条件外,还有哪些组合方式。请补写在表格的下方。
课堂小结:霉是什么?它有生命吗?物体发霉的条件有哪些?
作业:每小组选择一个组合条件做物体发霉的实验。写好实验报告。
一、复习
1、霉是不是就会在食品上发生?在其他物品上会发生吗?
2、霉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3、交流,根据实验说明霉发生的条件和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有关。
二、根据发霉的条件说明应该怎样防止发霉
1、隔绝空气。
2、保持干燥。
3、高温灭杀。
4、低温保存。
三、教师辅导学生学习霉的功过。
1、可以用霉制造食品。
2、制作药品。
3、霉菌会使物品损坏。
4、霉变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
四、学习科学家发明青霉素的故事。
五、小结:应该怎样防止有害的霉发生?应该创造什么条件让有益的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