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2课《 保护文物》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2课《 保护文物》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8-29 20:4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
《保护文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文物”是一个专有名词,并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文物。本课的首页结合欣赏作品给出了“文物”的定义,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文物的含义。课本中的后三页可以理解为“找一找”,关键词是“生活的地方”;“看一看”,关键词是“了解”;“做一做”,关键词是“喜爱”。本节课中认识文物要结合当地的文物资源来理解和学习,如:山西的平遥古城,大同云冈石窟,沁源太岳军区司令部。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设计·应用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绘制宣传小报。?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文物,指导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责任。?
教学难点:制作宣传小报。
教、学具准备:
教师:1、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手抄报的制作方法微课。
学生: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纸等各种制作手抄报的工具 材料。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复习回顾,欣赏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这些画么?对了,他们就是我们上节课画过的一些青铜器。那大家知道这些东西都被称为什么吗?(文物)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十二课《保护文物》
二、讲授新课:
1、自主学习(出示PPT:自学P26页内容,回答问题。)
2、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3、教师展示图片及文字资料并做讲解使学生更形象的理解什么是文物及文物的种类。
(1)什么是文物?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
(2)文物一般包括几类?⑴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群、遗址、纪念物等; ⑵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窟寺、石刻等; ⑶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⑷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 ⑸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3、引导学生谈欣赏文物之后的感受。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4、立足家乡文化,谈谈自己知道的家乡文物有哪些?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并出示相关图片做形象展示。
5、出示PPT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保护文物?”
6、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做总结:保护文物的基本原则:保持原样!
三、学生活动
1、教师出示PPT引导学生将收集来的各类文物图片剪贴整理,每人亲手制作一期以“保护文物”为主题的手抄报。
2、引导学生回顾课前的手抄报制作方法。
3、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四、展评作业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文物保护小报,大家相互赏评。
2、组织学生搞一次以“保护文物”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五、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与整洁。
六、课后拓展
学生回家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尽力寻找生活所在地的历史文物,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
七、课后小结
文物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可珍惜之处在于不可再生性,一旦毁坏则不可能复原。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它们是古代文明幸存的见证,妥善地保护它们是我们的责任。
八、板书设计
保护文物
概念 宣
文物 分类 保护 --------- -→手抄报
价值 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