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 魔幻的颜色》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 魔幻的颜色》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8-29 20:4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级

学科
美术
教师姓名
章节名称
《魔幻的颜色》
课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目的在于感受色彩的美,通过认识多种颜色,感受三原色,体会色彩产生的丰富变化。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趣味性很强,旨在引发学生表现的兴趣,同时感受造型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特别是色彩丰富莫测的变化效果,以趣味较浓的内容开始。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辨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学会运用色彩调配进行绘画表现。
知识与技能
通过颜色互相流动、相融的游戏,引导学生发现色彩的调配规律。
过程与方法
尝试运用搅拌、流淌、吹等方法发现色彩规律,并能够通过想象将偶然得到的绘画效果进行合理添加,使之成为一幅完整的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颜色的丰富多彩,通过观察色彩的有趣变化,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创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解决措施
学会用三原色调配三间色,并用原色和间色对生活中的事物有创造性的进行表现。
动手过程中注意两种颜色的比例要适当。
教学难点

解决措施
怎样运用三原色调配三间色的方法调配富于变化的色彩,怎样创造性的表现生活中的色彩世界。?
多尝试,仔细观察,大家一起来动手并且讨论。
教学设计思路
突出学生的自我感悟、尝试、发现与创造,可以采用“魔术导入——动手尝试——探究方法——欣赏创意——联想创造”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
教师出示三个玻璃皿中装的红、黄、蓝三原色的墨水,为大家表演“变色魔术”——运用滴管将三原色在玻璃上混合,请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观察玻璃上的变化。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色彩的变化。
导入课题——魔幻的颜色。
二、动手尝试,发现规律
1.同学们和颜色来做游戏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带来的工具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试着从以下几个试验中选以—到两个进行实验:
将红黄蓝三色水粉颜料分别挤到调色盘里,用小棒两两充分地搅拌,看看一共能出现多少种色彩的变化。
A组: 将红、黄、蓝三色的玻璃纸,两两重叠在一起,迎着光线看看有什么变化,再试着将三张玻璃纸叠在一起看看。
B组: 将红、黄、蓝三色的彩色墨水滴在水中,待水中的颜色自由混合后,将生宣纸覆到水面上,小心地揭开,看看宣纸上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2.小组汇报:
(1)请各小组派代表说说自己组通过实验有哪些发现?
(2)通过实验谈一谈红、黄、蓝三色混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的规律?
三、探究方法
1.猜一猜:欣赏《构成第10号》
你能猜出画家是怎样让这些丰富多彩的颜色流动到一起的吗?
这位美国的画家别出心裁,他不是用画笔在画板上作画,而是将画布放在地板上,用滴洒颜料的方法作画。
2.想一想:
你能想到什么有趣的作画方法,让色彩流动起来,组成美丽的画面?
3.试一试:
老师向大家介绍三种让色彩相融的有趣方法:
(1)滴——用笔分别将调好的颜色随意地滴在纸上
(2)吹——滴上颜色后用嘴或吸管将颜色向不同的方向吹
(3)流——滴上颜色后将纸向同一方向倾斜
四、作业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一试,看看会产生什么有趣的画面效果。
注意:蘸取不同的颜色要用不同的笔
颜色不宜调得太干,可以适当增加水分。
注意笔的清洁和环境整洁。
2.根据自己用滴、吹、流等方法创作的画面,进行有趣的联想、添画。也可以和同学交换作品互相添画。
A组:自己动手,分别试一试:红+黄=?
红+蓝=?
蓝+黄=?
B组:动手创作,再将三种颜色分别调和得出颜色的同时,可以自由创作,画出一副作品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五、评价作品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我介绍或者互相评价。
1.同学们,你们想看看小美的作品吗?(欣赏)
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吗?
(吹了之后再添画的)
2.小美还吹了很多作品,想让我们帮助她变成更加有趣的画面。
看,这幅可以添画成什么?
转一转,你还能想到添画成什么?
3.欣赏其他同学有趣的添画作品
六、素质拓展、联想添画
1.展示名家作品:添画使内容更丰富,画面变化的更有趣。
2.拓展:欣赏美国画家波洛克用滴流的方式创作的特色作品以及中国画家利用喷水、撒盐、实物压印等方式创作的精美作品。
其实创意作画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善于探索、尝试就能创造出更精彩更神奇的作品!
七、小结
美丽的色彩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带着一双美丽的眼睛,你就会发现许多美好的实物。而这些美丽的色彩就是由我们今天学习的颜色组成,颜色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大胆的运用我们学过的色彩知识将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