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珍 珠 鸟教案+反思(2课时表格)

文档属性

名称 4珍 珠 鸟教案+反思(2课时表格)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30 11:0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珍 珠 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蔓、幽”等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文章细致生动的描写方法。
(4)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组织交流,并放手让学生质疑,确定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语言特色;最后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重点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3.情感与价值
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
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鸟叫声,同学们,听了鸟叫声,你们想说些什么吗?学生自主汇报感受,师相机评价。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另一种鸟。
2.课件出示珍珠鸟图及相关资料,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读课题。
3.介绍作者冯骥才。(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感受他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妙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屏幕出示学习要求:快速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扫除字词障碍。通过读课文,谈谈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打开语文课本,自由朗读,完成任务。
3.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新词,指名读(加深识记能力)。
4.生汇报读懂的内容,相机小结本文内容——本文通过记叙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逐步与“我”亲近的具体事例,说明了人与动物之间只要相互信赖,就会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精读理解,合作探究
1.大屏幕出示词语:探脑袋、站书架、啄书背、撞灯绳、落柜顶、俯下头、蹦来蹦去、扭身子。
(1)生汇报读上面的词语,思考:这些是描写谁的动作的词语?
(2)生汇报:雏儿。
(3)生汇报:这是一只怎样的雏儿?从课文哪里可以得知这是一只怎样的雏儿?理解描写小珍珠鸟外形的句子,体会小鸟的乖巧、可爱。
2.如果给这只珍珠鸟起个昵称,你会叫它什么?生自由汇报。
3.作者给珍珠鸟起的是什么名字?(小家伙。)
4.找出文中描写“我”照料与呵护珍珠鸟及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句子,小组讨论并体会。
5.全班交流体会。教师结合小鸟的变化随机重点指导朗读第7~10自然段,体会小鸟的可爱,然后再自由选择,练读,展示朗读。
6.同学们,你们从描写小鸟的这些变化的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生汇报,师点评。
7.出示第7自然段,生自由读,读出对它的喜爱。
8.在课文中寻找让你感受到珍珠鸟的可爱以及与作者的亲近的语段,用朗读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9.读着这些文字,虽然我们没有亲眼见到珍珠鸟,但也不禁喜欢上了它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融在了文字里。)
10.请再次浏览课文,找出作者对珍珠鸟的那一份爱,体会那是一种怎样的爱。(信赖、尊重、呵护,把它当作自己的孩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抓住重点,理解道理
1.同学分组朗读,说说珍珠鸟在“我”的照顾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胆小—渐渐胆大—亲近—完全相信
2.作者为什么安排小珍珠鸟啄大文豪名字这一情节?
小结:小珍珠鸟和大文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小鸟啄名字这一情节,展现出小珍珠鸟可爱俏皮的形象,珍珠鸟并不知道大文豪,它只是自发地亲近,这个情节侧面烘托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气氛。
3.学生分组讨论:作者最后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小结:“信赖”之中,包含着尊重、理解、平等和宽容。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到心中充满爱的关怀,互相信赖,不光对人是这样,对万事万物都应如此。当我们把爱洒遍每一个角落,世界也会升华到自然和谐的境界,只有人和自然做到和谐相处,人类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
二、拓展延伸,理解难点
各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信赖这种境界如此美妙,你有过和作者相似的经验吗?
提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三、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本文对你有什么启发?
小结:我们要向作者学习,善待身边万事万物,以信赖和爱来创造美好的境界。
四、作业
假如你是文中这只小小的珍珠鸟,你会对作者说些什么心里话?请写下来,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
【板书设计】
珍珠鸟

胆小——渐渐胆大——亲近——完全相信

和谐、平等

信赖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我从了解作者入手,著名作家冯骥才老先生是一位值得大家了解的作家。我想传递的是,在读作品时,有必要关注作者,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把握作品的内涵。
2.在理解课文内容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找出文中的角色,然后思考他们之间的关系。因为概括文章的内容是五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我想通过这种教学,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概括可以这样去做:先找出主要角色,然后说说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让学生在课堂学到一些阅读的方法。
3.在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时,首先让学生找出文章中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进而让学生去发现“美好的境界是怎样的境界”。然后展开想象,小珍珠鸟把我的肩膀当成了什么?它会梦到什么?最后配乐朗诵,并谈感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更深入地去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
[不足之处]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应该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或者教师进行范读,这样学生的整体感受性会更好。在理清文中角色之间的关系这一环节中,处理得有些仓促,可以引导得更充分一些。同时,“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这一问题的提法,还不够精准。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必须经过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