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 水滴里的生物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 水滴里的生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31 10:0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滴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并做好记录。
2、知道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单细胞生物,用显微镜才可看清。
3、了解列文虎克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一班学生22人,学生总体成绩处于中等偏下位置,班上第一名向雪梅都处在全区803名,第二名至第十名(9名)在全区处于1240名至1702名,第十一名至十四名(4名)在全区处于2480名至2941名,第十五名至二十名(6名),在全区处于3074名至3859名。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本班无优生,后进生相当多,教学相当困难,提高学生整体成绩很不容易,加之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差,贪耍贪玩,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
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观察水样引导学生取出水样,交流水样的采集地点,肉眼观察的发现和想进一步了解的知识。
2、启发推测:水中是否还有用眼睛看不见的生物?需借助什么观察?
(二)合作探究
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学生分组尝试用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生物。
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3、显微镜的结构:目镜(对着眼睛)、物镜(对着标本)、载物台(放置标本)、反光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调节螺旋(调节焦距、 看清标本)、 镜臂、通光孔、镜座。
(三)交流解疑
1、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
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3、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练习
填空: 1、( )是一类非常微小的( ),通常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2、( )的( )发现微生物。
(五)作业
判断: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
2、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
3、大肠杆菌、变形虫、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教师的教学讲授与引导,学生的学习参与,让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显微镜和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并能利用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但是,还有少数学生对正确运用显微镜与放大镜,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复习中,加强对他们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