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二(四年级 )《耐久跑》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
设计思路:由于本课教学内容较枯燥且需要较大的体能,我将本节课教学内容趣味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准备热身时,用“喊数追人”的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春播秋收”的情景来组织教学,由短距离跑向长距离跑循序渐进,把枯燥无味的耐久跑转换了练习形式,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尽可能多的将跑的几种形式传递给学生。
二、教材分析:
跑是小学田径运动教学中的一个基础环节,而耐久跑是一节比较单一、枯燥课,但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则是一节必须掌握的、技术性较强的一节课。水平二的耐久跑具有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以及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的功能,在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教育意义。
三、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在吃苦耐劳、坚持到底的品质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大部分学生不愿吃苦,体质较差的学生显得尤为突出。本次授课对象为四年级 3班的学生共40人,此时学生活泼好动,能掌握正确的跑步方法,但部分学生奔跑的能力较差,有待提高。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游戏和比赛。
评价要点:学生能积极参到与“喊数追人”的游戏及“春播秋收”的情景教学中。
2、运动技能:通过教学100%的学生能体验耐久跑的运动过程,85%的学生初步掌握耐久跑的要领。
评价要点:全班学生能坚持完成所有练习,85%以上的学生在跑步中能较好的控制跑步和呼吸节奏。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
评价要点:能用较快速度完成相应的练习。在“喊数追人”的游戏中能做出快速反应。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意识,遵守运动规则的素养。
评价要点:在练习中能遵守“靠右”前行的规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能分配和呼吸节奏。
难点:呼吸节奏与跑的节奏配合。
六、教学手段与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以游戏、示范法,分距离跑的教学方式渗透德育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七、场地器材
篮球场,标志物40个,音响1台。
八、教学程序
开始热身部分:
课堂常规中渗透德育教育(文明礼仪)。
进行“喊数追人”的游戏,在心理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理上达到热身的效果,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学习提高部分:
原地讲解示范跑的摆臂动作、呼吸方法。
创设“春播秋收”的情境进行教学,由短距离跑向长距离跑循序渐进,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安全知识教育。
恢复身心部分:
在背景音乐下进行互相放松活动,增进学生间的友谊,树立互帮互助的精神。
2、普及运动如何补水的知识。
九、预计教学效果
1、运动负荷:中等;练习密度:55%-60%;平均心率:130-140次/分。
2、完成目标:100%的学生能完成所有练习,85%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耐久跑基本的动作要领,合理分配体能。
十、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由于是借班上课,教学中学生对执教者的练习队形不熟悉,我采用在场地上标示位置便于组织调动。
2、四年级 的学生活泼好动,但意志力、体能较差,我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的练习中。
水平二(四年级 )《耐久跑》教案
年级:四年级 班级:3班 人数: 40人 课时:第一课时 教师:
教学
内容
耐久跑
重点:体能分配和呼吸节奏。
难点:呼吸节奏与跑的节奏配合。
教学
目标
1、运动参与: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游戏和比赛。
2、运动技能:通过教学100%的学生能体验耐久跑的运动过程,85%的学生初步掌握耐久跑的要领。
3、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意识,遵守运动规则的素养。
课的
部分
课 的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与 学 练 法
练习时间
练习次数
开始热身部分
课堂常规: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检查服装。
师生问好(与执教老师问好,与与会老师问好);宣布本次课的内容。
安排见习生
热身活动:
1、喊数追人
方法: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并围成两个圆圈。圈内的同学1-3报数,并记下自己的号数,当教师给予提示1时,报1的同学向后退一步并按报数方向向右追赶前面一个同学,不论是否追到跑到自己的位置即回位。
热身操
组织形式:
(((( ((((
(((( ( ((((
((((
要求:
学生站姿要做到精神饱满、精力充沛,队列要快、静、齐。
组织形式:
教法与学法
教师邀请学生讲解示范。
要求:
1、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情绪饱满。
2、动作整齐到位、刚劲有力。
1min
5min
1
1
课的
部分
课 的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与 学 练 法
练习时间
练习次数
学习提高部分
学习提高部分
一、原地练习耐久跑
1、摆臂练习
要领:上体稍前倾,眼看前方,用前脚掌柔和着地,两臂屈肘做自然放松的前后摆动。(前不漏肘,后不漏手)
2、呼吸节奏:两步一呼两步一吸
3、原地高抬腿练习:10s*2
二、练习耐久跑
要领:途中跑的动作轻快、协调,步幅均匀,呼吸要有节奏。
练习一:“播种”。
方法:各组员持“种子”于起点线后排队等待,当“播种”信号开始时各组员依次跑出,在指定位置埋下种子后返回起点。
要求:跑的过程中应遵守靠右行的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练习二:“查看种子”
各组员于起点线后排队等待,当信号开始时依次跑出,在播种各处呈S型跑,注意安全。
注意:在跑的过程中应注意跑的呼吸节奏、摆臂方法。
练习三:“耕耘”
各组员于起点线后排队等待,当信号开始时各组员依次跑出,当到达第一“幼苗”处既返回原点,到达原点后再向下一“幼苗”处跑出,以此类推直至跑完所有“幼苗”处。
练习四:“成长”
方法:在音乐的背景下,老师带队绕着“幼苗”进行趣味跑。
要求:
1、跟着音乐喊口令。
2、 在跑步的过程中若出现跟不上前面同学的节奏允许出列原地休息,但应在队尾出现时及时跟上。
练习五:“收获”(比赛)
方法:各组员于起点线后排队等待,当“收获”信号开始时各组员依次跑出在指定位置收回果实。当前面一个同学收到果实后,后一个同学即可跑出。(第一名:高抬腿15次,第二至四名:高抬腿25次,第五名:高抬腿35次)
组织形式
(((( ((((
(((( ((((
((((
(
教法与学法:
教师讲解练习并示范
听信号有节奏的练习
组织形式:
( ( (
( ( (
教法与学法:
教师创设情境并讲解示范。
各小组成员认真观看,练习时注意保持节奏。
请动作较标准的同学进行示范。
要求:
如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
学生听到口令后才能练习。
善于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互相帮助。
组织形式:
教法:
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有序进行练习。
教师适时给予鼓励、指导。
要求:
如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摆臂、呼吸,合理分配体力。
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
学生听到口令后才能练习。
8 min
19min
4
1
2
1
1
1
课的
部分
课 的 内 容
组 织 教 法 与 学 练 法
练习时间
练习次数
恢复身心部分
一、整理放松活动
二、整理场地器材
三、小结:
1、本次课的优点与存在的不足。
2、运动中如何补水。
3、放松的意义。
四、师生道别
1、与执教老师道别。
2、与与会老师道别。
组织队形:
(((( ((((
(((( ((((
((((
(
要求:
1、学生在队列里做到快、齐、静
2、渗透教育运动中如何补水。
7min
1
预 计 生 理 负 荷 与 练 习 密 度
场地器材
脉
搏
曲
线
心率:次/分
180
150
130
110
90
7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篮球场
标志物:40个
音响1部
全课平均心率:130-140次/分
课中最高心率:160次/分
全课练习密度:55%-60%
基本部分练习密度:60%左右
课
后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