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1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1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浙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30 12:4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一、说教材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渗透转化、等积变形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环节。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调动他们多种感官全面参与新知的理解和形成过程。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拟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 空间观念,感悟 转化 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根据五年级学生知识水平与思维发展的特点,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理解,我将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 确定为: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由于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比较抽象,因此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对应关系的正确判断是本节课的 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学生获得几何知识并形成空间观念,更多地是依靠他们的动手操作,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1、故事情境导入法,在导入部分采用通过故事中比较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引出课题。2、合作探究法,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交流讨论,探究新知,发现新知;3、直观演示法,利用卡片演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学习方式上,操作活动贯穿学习始终,学生在做中观察、做种模仿、做中探究、做中发现,真正体现“做数学”的理念。
五、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首先我通过小熊和小兔交换耕地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故事中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耕地面积大小的比较引出课题。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与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对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二) 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
首先让学生利用数格子的方法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再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及其计算公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精神。
2、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启发学生尝试着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学生动手操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然后找同学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说明是怎么操作的,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思路与操作方法,最后教师重点演示和完善叙述剪切平移的转化过程。
3、反馈交流得出公式
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探索交流平行四边形与转化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A、拼出的长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比较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原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之间的关系。)
B、你发现什么?(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变成了长方形的长,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变成了长方形的宽)
师: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吗?
C、那你能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吗?
让学生叙述自己的推导过程:你这个过程是如何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多个学生复述,同桌互相说一说,师板书公式。)
然后利用多媒体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进一步将平行四边形割、移、补的转化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让学生尝试总结: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底x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且有好动好奇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观察、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摆一摆等操作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好动好奇的要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行猜想。自主探索这一活动,注重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亲历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 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为了更好地巩固新学知识,突破教学难点,首先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卡片,相互练习转化前后边的对应关系,是抽象的思路外显化。并进一步运用公式解决以下几个题目:
(1)解决上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小熊和小兔的地谁的面积大?
(2)课本P81例1: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6m,高是4m,它的面积是多少?想一想是怎样一幅图?(课件演示);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完成;学生反馈,注意解答完整。(教师板书)
(3)下面哪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3=6c㎡?(课件出示图形)
(4)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要求这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先干什么?
a.学生作高
b.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c.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d.你会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检查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巩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认识,加深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记忆,为课后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应用打下基础与。】
(四) 总结完善,拓展提高
教师再一次演示总结,充分利用近因效应辅助教学,并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了解学生对这一节课的知识的一个全盘认识,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