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测量温度 》课件(17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测量温度 》课件(17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30 10:14:59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热与温度第19课 测量温度你知道哪些方法?认识温度计体温计气温计实验用 温度计常用的温度计有什么特点?观察:这些温度计上都标有刻度。还有……玻璃泡(里有液体)玻璃管
(刻度、数字、单位)为什么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水温呢?温度计测量的温度范围不同使用要点:
1、温度计下端垂直进入水中
2、温度计不接触容器
3、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读数
4、读数时眼睛和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的读数和记数我测出的水温是30 摄氏度。记录不同温度计的读数9436.525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尝试测量一杯常温水的温度
记录测量的温度常见的温度人体正常体温
约36.5℃水沸腾温度
一般是100℃水结冰时温度
一般是0℃要求:
1. 用烧杯盛半杯碎冰,用温度计测量冰的温度。2.观察冰融化成水的全过程,并测量温度。研究问题:
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发生怎样变化?
实验材料:
铁架台、烧杯、冰块、细绳、实验用
温度计、秒表每隔一段时间做一次记录。 当冰没有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稳定;当冰完全融化成后,温度开始上升。当冰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是多少呢?当冰没有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稳定;
当冰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开始上升。实践:用电子温度计测量温度 使用电子温度计等数字化设备,测量水从室温加热到沸腾全过程的温度,了解其温度变化的规律。根据观察温度变化的曲线发现:
水从室温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一直到100摄氏度时水沸腾为止才停止上升。科学阅读:体温计了解常见的体温计的种类、特点及使用方法。实践活动:测量体温学习使用体温计
利用体温计给自己和家人量体温。《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19课《测量温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测量温度》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热与温度》单元的第2课。本课活动突出对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认识温度计的基础上,通过测量冰融化成水的温度变化,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使用技能。
本课共由3个活动、1个实践活动和1个科学阅读组成。活动1“认识温度计”,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不同种类的温度计,并观察常用的温度计有什么特点。活动2“温度计的使用”是以测量水温为例,学习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和使用方法。活动3“测量冰融化成水的温度变化”是使用水温计进行操作训练,测量冰融化成水的温度变化。实践活动“用电子温度计测量温度”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电子温度计进行测量水从室温加热到沸腾的温度变化。科学阅读的主题是“体温计”,介绍了体温计的各种类型以及使用方法。
二、学情分析
经过第1课《感受冷和热》后,学生已经知道可以通过观察大致知道物体是冷还是热,但是不能凭观察到的现象就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因此了解到想要准确了解物体的冷热程度则需要科学的测量工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温度计有一定的认识,接触过的温度计可能常常是体温计、气温计等,这些温度计有可能是刻度型的,也有可能是显示数字型的。同时学生也对温度计的单位也有一定的认识,知道读作摄氏度,但怎么记作就可能不清晰。
其实学生对温度计的认识还是停留在表面上,比较粗糙的认识,而且学生对实验用温度计还是接触比较少,也可能没有正式使用温度计测量过温度的变化。在读数时,如果是整数的结果,学生会比较容易读出来,由于学生没有学过小数,因此对不是整数的读取还是比较模糊。
三、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过程分为两个部分:
①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观察任务,激发学生对温度计有什么特点以及怎么测量温度产生兴趣。
②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并进行自主操作、探究、讨论、交流发现如何准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的操作方法,并通过使用温度计测量冰融化成水的温度变化。
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
①利用有效任务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经历操作、探究活动,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发现冰融化成水的温度变化。
四、教学目标
1.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标准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认识到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应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3.知道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或降低到0摄氏度时,水会沸腾或结冰。
4.能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活动。
5.逐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活动。
教学难点:
使用温度计测量冰融化成水时的温度变化。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体温计、气温计、实验用温度计、水、烧杯、冰块、铁架台、细绳、记录单、电子温度计(条件允许情况下)。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寒风冷冽下,孩子们都觉得比较冷。妍妍说天气预报上说今天有低温预警。
问题:怎么知道现在的温度是多少呢?
交流:对琪琪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可以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任务: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需要学会正确地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认识温度计
提示:人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常用仪器。
问题:常用的温度计有哪些?
交流: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温度计,教师进行补充。
出示:常用的温度计实物、图片和名称。
任务:观察常用的温度计有什么特点?
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活动。
汇报:学生说出温度计具有玻璃泡、玻璃管、刻度、单位等特点。教师及时补充引导。
问题:为什么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水温?
交流:学生提出体温计的测量温度范围仅在40多摄氏度,但是热水的温度可达到100摄氏度,因此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水温,只能用实验用温度计测量。
小结:人们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温度计进行测量。
2.活动2:温度计的使用
提示:掌握温度计正确的操作方法,才能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
示范:测量一杯水的温度的操作规范,读数和记数的方法。
要求:温度计下端垂直进入水中、温度计不接触容器、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眼睛和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
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水温的操作练习。
交流:汇报测量到的水温。
评价:根据学生的操作规范、读数、记数等规范进行评价。
提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有人体的正常体温、水沸腾和结冰时的温度分别是多少。
任务:学生活动手册上对3种温度计的结果进行读数和记录。
交流:汇报3种温度计的测量结果。
评价:对学生是否读数正确进行评价。
3.活动3:测量冰融化成水的温度变化
提示:冰在常温下会逐渐融化成水,而水的温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趋向于环境温度。
任务:研究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怎样变化?
要求:用烧杯盛半杯碎冰,用温度计测量冰的温度。观察冰融化成水的全过程,并测量温度。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
出示:实验记录表,测量装置。
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活动。
汇报:说出记录表的结果与发现。
小结:当冰没有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稳定;当冰完全融化成后,温度开始上升。
4.实践:用电子温度计测量温度
提示:用数字化设备测量物体的温度,既灵敏、快速,又直观。
任务:用电子温度计,测量水从室温加热到沸腾全过程的温度,了解其温度变化的规律。
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活动。
汇报:展示测量结果和变化规律图。
小结:水从室温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一直到100摄氏度水沸腾为止。
5.科学阅读:体温计
任务:了解常见的体温计的种类、特点及使用方法。

八、板书设计
第19课 测量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