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热与温度第18课 感受冷和热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水会溢出来吗烧开水时,为什么不会将水壶盛满?活动:水会溢出来吗 1.将装满水的锥形瓶放入大烧杯中。
2.往大烧杯里加入热水。
3.观察锥形瓶中液面的变化。小心不要被热水烫伤。水好像多了?是不是水的体积变大了?液体会热胀冷缩吗实验:探究温度变化时水的体积是否发生改变?实验前后都要在玻璃管上做好标记,在图上也做好记录。实验步骤:
1.将带有玻璃管的橡胶塞盖紧装满水的锥形瓶。
2.将锥形瓶依次放入热水、常温水、冷水中。
3.观察液柱的高度变化。
4.记录不同时候的液面高度。温馨提示:
1.要做好标记。
2.按顺序放入。可以用尺子画直线帮助记录。水受热遇冷液面下降体积收缩液面
上升体积
膨胀其他液体也会发生这种现象吗?实验:其他液体是否也会热胀冷缩要求:
尝试用食用油、牛奶等不同液体进行研究。食用油、牛奶等液体受热会膨胀,遇冷会收缩。做一个简易温度计 在透明细塑料管上贴上白色硬纸条,尝试标上刻度,制成简易温度计。标注刻度的方法《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20课《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液体的热胀冷缩》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热与温度》单元的第3课。本课活动从生活常识——烧开水时不会装满水壶的现象,引导学生探究液体在受热和受冷时的变化,经过研究发现液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发现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本课共由2个活动组成。活动1“水会溢出来吗”,主要是装满水的锥形瓶受热后,观察其液面变化,感受水在受热后的体积变化。活动2“液体会热胀冷缩吗”是通过用实验装置研究液体在受热或遇冷时的体积变化,知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煮开水是一个常见的生活事件,部分学生也可能亲身经历过,因此对于驱动情景中的“水不能装得太满”有一定的经验,但是学生就可能没有深究其原因。同时学生在本册第三单元中已经认识到体积,可以理解液面的上升代表体积的增大。虽然学生对热胀冷缩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如何热胀、如何冷缩没有具体的认知,并且液体的热胀冷缩会比较陌生。本课的实验装置容易安装,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但是在实验现象上,由于玻璃管比较细,学生需要细致才能观察到。
三、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①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观察任务,激发学生对为什么水在加热收会出溢出来,是不是液体的热胀冷缩产生兴趣。
②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并进行自主观察、探究、讨论、交流、归纳发现出水和其他液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的现象。
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
①利用有效任务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经历观察、探究活动,发现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
1.知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经历探究研究液体热胀冷缩的过程,学习科学的观察、记录方法,尝试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装置进行研究,进行科学的观察、记录,判断水的体积变化会不会受温度影响。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烧杯、锥形瓶、带玻璃管的胶塞、热水、温水、冷水、水壶、记号笔、记录单、食用油、牛奶等。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家里,波波在水壶装水准备烧开水。彬彬发现波波装水装得太满后就提醒不要装得太满。
问题:为什么不要装得太满?
交流:对波波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任务: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液体在受热或遇冷后的变化,认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水会溢出来吗
提示:人们烧开水时,通常不会将水壶盛满。
问题:为什么不会装得太满水?
交流:学生说出可能的原因。
任务:观察水受热后会不会溢出来。
提示:小心不要被热水烫伤。
活动(或示范):将装满水的锥形瓶放入大烧杯中,往大烧杯里加入热水,观察锥形瓶中液面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汇报:锥形瓶液面慢慢升高后溢了出来,原因可能是水的体积变大了。
评价:从学生的描述词语和有依据推测进行评价。
小结:水在受热后可能体积增大了。
2.活动2:液体会热胀冷缩吗
问题:锥形瓶里的水在受热时,体积是否增大了?
任务:探究温度变化时水的体积是否发生改变?
出示:实验装置的安装方法。
要求:将带有玻璃管的橡胶塞盖紧装满水的锥形瓶。将锥形瓶依次放入任热水、常温水、冷水中,观察液柱的高度变化。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进行记录。
提示:在实验前、实验过程中都要在玻璃管上做好标记。
交流:思考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如做好标记、按顺序放装置。
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使用实验装置进行研究水是否会热胀冷缩。
汇报:通过观察、比较不同时段玻璃管中的标记,发现水受热时体积膨胀了,遇冷时体积收缩了。
评价:对学生的实验记录、发现和描述的词语进行评价。
小结:水在受热或受冷时会发生热胀冷缩现象。
问题:其他液体是否也会有这种现象?
任务:尝试用食用油、牛奶等不同液体进行研究。
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实验用液体开展实验,并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记录。
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使用实验装置进行研究其他液体是否会热胀冷缩。
汇报:其他液体也和水一样,受热时体积膨胀了,遇冷时体积收缩了。
总结: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出示:温度计的图片。
拓展:是否可以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自制温度计?
八、板书设计
第20课 液体的热胀冷缩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