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望岳
杜甫
五岳
中岳嵩山
西岳华山
东岳泰山
北岳恒山
南岳衡山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诵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重点)
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难点)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杜少陵。自唐以来,他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称为“诗圣”。杜 甫(712年—770年)主要代表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望》“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写作背景
这首《望岳》是公元736年,也就是杜甫二十四岁时,曾赴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于是在齐赵一带四处漫游时所作。题中的岳指的是东岳泰山。作者在看到泰山的威武雄壮,顿时觉得‘落第’的苦闷得到缓解。更是借此泰山之巍峨,明自己的凌云壮志。
初步朗读
老师范读,学生听准字音,把握节奏。
全体学生齐读。
把握节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作背景
这首《望岳》是公元736年,也就是杜甫二十四岁时,曾赴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于是在齐赵一带四处漫游时所作。题中的岳指的是东岳泰山。作者在看到泰山的威武雄壮,顿时觉得‘落第’的苦闷得到缓解。更是借此泰山之巍峨,明自己的凌云壮志。
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你想知道泰山是什么样子的吗?从齐到鲁都望不尽它青青的山色。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灵秀都集中在泰山,山南山北的明暗由高拔的岱宗分割。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层层云升腾,涤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我一定要登山泰山顶峰,一眼望去,四周重重山峦都显得渺小了。
小组讨论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
2、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远有近,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什么特点?
写作背景
这首《望岳》是公元736年,也就是杜甫二十四岁时,曾赴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于是在齐赵一带四处漫游时所作。题中的岳指的是东岳泰山。作者在看到泰山的威武雄壮,顿时觉得‘落第’的苦闷得到缓解。更是借此泰山之巍峨,明自己的凌云壮志。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写远望泰山的整体形象)
绵延不绝、树木苍翠
(写近望泰山的秀美高大)
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写细望泰山的景物、诗人感受 )
云涌云翻、鸟儿归巢
(写极望诗人心底的愿望 )
不畏艰难、俯视一切
名句赏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补充背景
杜甫有着“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社会理想。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感受到科举失败后的颓废情绪吗?整首诗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诗人热情赞美了巍峨高大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他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诗歌感情
我会背
朗读并背诵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