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
1、学会“吟、瑟”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
2、能根据诗中字、词、句的意思,理解诗句的内容,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暮江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能根据诗中字、词、句的意思,理解诗句的内容,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
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PPT
【过渡: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色吸引了白居易在此吟诗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
1、自由大声朗读古诗《暮江吟》,把古诗读通顺,读出古诗的韵味美。
2、通过认真朗读古诗,你一定能理解下面的字词。独立完成后,对子间互相批改。
抄写生字各三遍:吟 吟 吟 吟 瑟 瑟 瑟 瑟
理解字词:吟 吟诗 残阳 夕阳 瑟瑟 碧绿色
可怜 可爱 真珠 珍珠
3、我能把古诗读得很有感情。
4、跟对子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并完成下面练习。
要求:(1)对子互读,感受诗句的语言美。
(2)注意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哪些景物?
时间: 傍晚
地点: 江边
景物: 残阳 、江水、露、月
5、品读诗句:我们一起解读诗意。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意:夕阳的余晖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是碧绿色,一半是红色的。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意: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可爱呀!那露珠像珍珠一样明亮,月亮像弯弓一样挂在天空。
6、思考与讨论:
(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是什么时间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诗中有哪些景物?诗人看到的这些景物各是什么样的?
7、讨论刚才对子间合作学习的结果,总结出正确的句子解释。
8、全班交流对古诗的理解,小组各派一个代表发言。
9、从诗句中你看出诗人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0、背诵古诗,感受其自然美和语言美。
11、质疑,全班交流。
背诵古诗,任选以下一题进行:
1、画:试着画出诗中的“新月夜露图”。(即插图外一幅)
2、说:展开想象,对别人描绘一下诗中的景色。
3、写:续写“有一天傍晚,当代大诗人白居易漫步江边……”
我想问:
板书设计:
暮江吟 (唐——白居易)
傍晚江水——美丽
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
夜晚景色——可爱
「知识链接」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下邽(guī)今陕西省渭南县附近。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自小就从家庭教育中收到文化熏陶,识字很早,五六岁就开始学写诗,十多岁就能写出很好的诗篇。著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便是他十六岁时的佳作,这首诗中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千百年来为人民所传诵。
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下面我来考考大家,我念一句,你们背诵整首古诗。“离离原上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随机板书课题。
【过渡:这些常见的景物,为什么能让诗人流连忘返呢?让我们跟随诗人笔一起走近江边。齐读古诗。】
【小结:是啊,在白居易的眼里,远处的残阳美,近处的江水美,脚下的露水美,天上的新月美。这无不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高声吟诗:一道残阳铺水中……齐背。】
过渡:听着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唐代,与诗人一起欣赏这大好美景。
过渡:多美的江边夕照图啊,面对如此美景,诗人又该心情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