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 晚年的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经历、民族情感与父辈的仇恨,打算撰写一部记实性的长篇之作,书名就叫《甲午战争》。为此,老人多次提笔,“可是,她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此时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冰心的遗憾》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狂潮与学习目标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战役,讨论中国战败的原因,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的影响。
列举《马关条约》的内容,理解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认识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和“门户开放”政策。自主预习、展示交流、知识梳理一、甲午中日战争
预习自测1:
1.原因:
2.时间:
3.主要战役及结局:
日本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1894年7月 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的发展,急需大量的工业原料和销售市场,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大陆计划 1883—1894,日本共开支陆海军军费2.69亿日元. 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
到1892年,日本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并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把中国的海军做为它的“假想敌人”,伺机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 战前的日本 战前的中国 材料一: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3000万两白银。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万两。
材料二:日本……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李鸿章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 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大清国日本国朝 鲜1894年7月,日本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中国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宣战,甲午战争爆发平壤战役:1894年9月,回族将领左宝贵牺牲。清军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失陷。
黄海战役:1894年9月,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重创日舰,邓世昌等壮烈殉国,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日军夺取制海权。
辽东战役平壤战役战争爆发辽东战役:日军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只有徐邦道 孤军迎敌,血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日军在旅顺屠杀两万多人。
黄海战役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进攻威海卫,北洋水师丁汝昌拒绝投降,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威海卫战役左宝贵自主预习、展示交流、知识梳理二、《马关条约》
预习自测2:
1.时间、签约代表:
2.主要内容:
3.影响:
1895年、李鸿章割地、赔款、通商、开设工厂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失去更多领土)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加重财政负担)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深入到内陆)割地赔款设厂通商《马关条约》的内容重庆沙市杭州苏州 由此一战,日本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日益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大的侵略者。大清帝国的无能进一步鼓舞了列强的野心,甲午之后,英国人夺取威海卫,德国人占领胶州湾,俄国人进一步蚕食西部边境,中国再无一刻安宁……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实质:日本占领辽东半岛损害了俄国的利益,阻碍了俄国向中国东北侵略扩张。自主预习、展示交流、知识梳理三、瓜分中国狂潮
预习自测3:
1.主要内容:
2.“门户开放”的实质:
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熊代表俄国犬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香肠代表德国太阳代表日本代表清政府的三个人 《时局图》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还有揭露清政府腐败。反映了爱国者呼吁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之情。1899年美国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②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 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 华政策上的矛盾。“门户开放”政策“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开始的标志,从此,美国在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其他国家,而是有了独立的政策,加快和扩大了侵华的步伐。
对中国的影响:虽然使中国免于被瓜分,但中国在经济上也丧失了独立性,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成为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这进一步加重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难点剖析问题设置: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讨论提示:主观原因(清政府)
客观原因(日本)
根本原因主观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北洋舰队决策人和战不定,避战保船,贻误战机,妥协退让,致使中国在战争中被动挨打,一败再败;慈禧太后忙于筹办寿宴挪用军费。
客观原因(日本):日本侵络中国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根本原因:封建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