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 鸦片战争(课件+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 鸦片战争(课件+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30 17:27:11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这美的如梦一样的圆明园是如何变成废墟的呢?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挑起战争的借口,侵略者,起止时间,简单经过,签订了哪些条约,影响;
2.通过阅读教材,找出《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结合内容分析对中国的危害;
3.通过自主学习说出英法火烧圆明园和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
4. 通过合作探究,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深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重点:英法联军的侵略史实;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
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简单过程;
3.《天津条约》的内容;
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借口):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法国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 亚罗号事件:1856年10月,广州水师扣押了挂着英国国旗的走私船亚罗号。英国要求释放船员并赔礼道歉。叶名琛释放船员,但没有赔礼道歉。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马神甫事件: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为非作歹。1856年2月,马赖的种种恶行引起当地百姓的强烈愤慨,将他告到官府,新任知县张鸣凤秉公执法,将马赖处死。法国以马赖事件为借口,打出保护圣教的旗号挑起战端,并希望此举既能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又能获得国内天主教派的支持。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第一阶段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
挑起战争。(开始标志)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
攻陷广州。(广州沦陷)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
大沽炮台,逼近天津。1858年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
《天津条约》;与英法美签订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3.(1)《天津条约》内容: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
航行等特权。
(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二)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探究问题
材料一:五口通商过去10多年间,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万人的英属美洲殖民地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
材料二:英国驻福州领事在1847年的贸易报告中写道“关于英国或其他外国在这个港口进行贸易,目前还看不出任何有希望的前途”。而在广州、上海等开放口岸,则出现了大量英制品滞销、积压的现象。美国商品也遇到了同样的尴尬。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钱”
材料三:——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
材料中可以看出,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美商人为什么事件着急?材料三说明他们想怎样解决?由此可以推断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英美商人因为商品滞销而着急,他们不满足于中国市场的产品销售状况。
材料三说明他们想用战争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一)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下列问题:
1.火烧圆明园;
2.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
3.《北京条约》及其内容。
1.火烧圆明园:
(1)时间:1860年
(2)国家:英国和法国
(3)过程: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初,对圆明园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
圆明三园示意图  清雍正帝曾说:“圆明园意旨深远.....夫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这里的“圆”是周全圆满之意,指品德完美无缺,是君主治世治国的最高境界。“明”取日月之光普照大地使人明达、明智的意思,表示君王的聪明才智超乎常人。圆明园正大光明殿  建成于1725年(雍正三年),是皇帝举行朝会、接见外使的行政区域。功能类似故宫太和殿、保和殿,亦是皇帝驾崩后停灵之处。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内檐高悬雍正御书“正大光明”四字匾。蓬岛瑶台  建于1725年(雍正三年)前后,时称为蓬莱洲,乾隆初年定名蓬岛瑶台。位于福海中央,为相连的三座湖心岛,仿神话中一海三山之意,水雾中的蓬岛瑶台如仙境一般。方壶胜境  福海东北岸湾内,1740年(乾隆五年)建成,是圆明园中最为美丽的建筑。此景前部的三座重檐大亭,呈“山”字形伸入湖中,中后部的九座楼阁中供奉着2000多尊佛像、30余座佛塔。建筑宏伟辉煌,是一处仙山琼阁般的著名景观,主题阁楼实为一座寺庙建筑。远瀛观  西邻海晏堂,在长春园南北主轴线与西洋楼东西轴线交汇处,是最为壮观的欧式喷泉景观。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使马戈尔尼,曾至此处游赏。远瀛观分为三部分:远瀛观主体楼、大水法、观水法。海晏堂  海晏堂由正楼和后工字蓄水楼组成,是最大的一处欧式园林景观。正楼朝西,上下各十一间,楼门左右有叠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喷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我国十二生肖人身兽头铜像。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十二生肖依次轮流喷水,俗称“水力钟”。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第二阶段 1860年8月,英法再次出兵占领天津,
进逼北京。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
控制北京城。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标志) 咸丰帝让奕?留京和谈,自己逃往
承德避暑山庄。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大肆
抢劫又放火烧毁。咸丰帝 3.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赔款额大幅增加。(二)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合作探究,回答问题: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维克多?雨果
1.材料中反映的是哪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景象?被劫掠的地点是哪里?主凶帮凶分别是哪些国家的侵略军队
2.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你同意这个看法吗?为什么?1.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圆明园;英法联军。
2.同意。(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3)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从战争进程来看:侵略力量扩大;侵略时间增长;侵略区域扩大;协约国和条约增多。
(4)从危害和影响来看: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同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一)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下列问题:
1.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占的中国领土2.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西北部共计
150多万平方千米1.沙俄侵占的中国领土平方公里 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3个法国,12个捷克斯洛伐克!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办理外交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晚清政府权力很大的一个中枢机构。评(二)合作探究:认真阅读以下两幅地图,结合地图指出清朝疆域的四至并思考今天我国的疆域有哪些变化?其中鸦片战争前后被沙俄割占的领土有哪些(时间、条约、区域与面积)?1.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
A.英、法   B.英、法、俄  
C.英、法、美   D.英、法、美、俄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D检B课堂达标检测 3.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
A.得到巨额赔款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4.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尼布楚条约》BB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附答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挑起战争的借口,侵略者,起止时间,简单经过,签订了哪些条约,影响;
2.通过阅读教材,找出《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结合内容分析对中国的危害;
3.通过自主学习说出英法火烧圆明园和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
4. 通过合作探究,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深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重点:英法联军的侵略史实;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
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学习过程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简单过程;
《天津条约》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探究问题
材料一:五口通商过去10多年间,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万人的英属美洲殖民地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
材料二:英国驻福州领事在1847年的贸易报告中写道“关于英国或其他外国在这个港口进行贸易,目前还看不出任何有希望的前途”。而在广州、上海等开放口岸,则出现了大量英制品滞销、积压的现象。美国商品也遇到了同样的尴尬。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钱”
材料三:——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
材料中可以看出,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美商人为什么事件着急?材料三说明他们想怎样解决?由此可以推断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一)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下列问题:
1.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
3.《北京条约》及其内容
(二)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合作探究,回答问题: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维克多?雨果
1.材料中反映的是哪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景象?被劫掠的地点是哪里?主凶帮凶分别是哪些国家的侵略军队。
2.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你同意这个看法吗?为什么?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一)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下列问题:
1.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占的中国领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二)合作探究
认真阅读以下两幅地图,结合地图指出清朝疆域的四至并思考今天我国的疆域有哪些变化?其中鸦片战争前后被沙俄割占的领土有哪些(时间、条约、区域与面积)?
课堂达标检测:
1.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
A.英、法   B.英、法、俄  
C.英、法、美   D.英、法、美、俄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3.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
A.得到巨额赔款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4.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尼布楚条约》
答案: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借口):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法国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第一阶段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开始标志)
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广州沦陷)
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1858年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天津条约》;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3.(1)《天津条约》内容: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二)合作探究:
英美商人因为商品滞销而着急,他们不满足于中国市场的产品销售状况。
材料三说明他们想用战争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一)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下列问题:
1.火烧圆明园:
(1)时间:1860年
(2)国家:英国和法国
(3)过程: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初,对圆明园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第二阶段
1860年8月,英法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咸丰帝让奕?留京和谈,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大肆抢劫又放火烧毁。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标志)
3.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赔款额大幅增加。
(二)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合作探究,回答问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圆明园;英法联军。
2.同意。(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3)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从战争进程来看:侵略力量扩大;侵略时间增长;侵略区域扩大;协约国和条约增多。
(4)从危害和影响来看: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同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一)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下列问题:。
1.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占的中国领土:
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3个法国,12个捷克斯洛伐克!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合作探究:
认真阅读以下两幅地图,结合地图指出清朝疆域的四至并思考今天我国的疆域有哪些变化?其中鸦片战争前后被沙俄割占的领土有哪些(时间、条约、区域与面积)?
课堂达标检测:1D2B3B4B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课题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挑起战争的借口,侵略者,起止时间,简单经过,签订了哪些条约,影响;
2.通过阅读教材,找出《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具体内容,结合内容分析对中国的危害;
3.通过自主学习说出英法火烧圆明园和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
4. 通过合作探究,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深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重点
英法联军的侵略史实;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
难点
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这美的如梦一样的圆明园是如何变成废墟的呢?导入新课。
阅读材料
用材料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简单过程;
3.《天津条约》的内容;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借口):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法国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
亚罗号事件:1856年10月,广州水师扣押了挂着英国国旗的走私船亚罗号。英国要求释放船员并赔礼道歉。叶名琛释放船员,但没有赔礼道歉。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马神甫事件: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为非作歹。1856年2月,马赖的种种恶行引起当地百姓的强烈愤慨,将他告到官府,新任知县张鸣凤秉公执法,将马赖处死。法国以马赖事件为借口,打出保护圣教的旗号挑起战端,并希望此举既能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又能获得国内天主教派的支持。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第一阶段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开始标志)
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广州沦陷)
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1858年与俄美英法四国签订《天津条约》;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3.(1)《天津条约》内容: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学生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探究问题
材料一:五口通商过去10多年间,英国商人惊奇地发现拥有3.6亿人口的中国,1853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而仅有1.4万人的英属美洲殖民地洪都拉斯,却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934.5便士。
材料二:英国驻福州领事在1847年的贸易报告中写道“关于英国或其他外国在这个港口进行贸易,目前还看不出任何有希望的前途”。而在广州、上海等开放口岸,则出现了大量英制品滞销、积压的现象。美国商品也遇到了同样的尴尬。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钱”
材料三:——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
材料中可以看出,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美商人为什么事件着急?材料三说明他们想怎样解决?由此可以推断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英美商人因为商品滞销而着急,他们不满足于中国市场的产品销售状况。
材料三说明他们想用战争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复习教材内容,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一)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下列问题:
1.火烧圆明园;
2.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
3.《北京条约》及其内容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火烧圆明园:
(1)时间:1860年
(2)国家:英国和法国
(3)过程: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初,对圆明园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
出示圆明园示意图
清雍正帝曾说:“圆明园意旨深远.....夫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这里的“圆”是周全圆满之意,指品德完美无缺,是君主治世治国的最高境界。“明”取日月之光普照大地使人明达、明智的意思,表示君王的聪明才智超乎常人。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第二阶段
1860年8月,英法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咸丰帝让奕?留京和谈,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大肆抢劫又放火烧毁。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标志)
3.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赔款额大幅增加。
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合作探究,回答问题: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维克多?雨果
1.材料中反映的是哪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景象?被劫掠的地点是哪里?主凶帮凶分别是哪些国家的侵略军队
2.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你同意这个看法吗?为什么?
1.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圆明园;英法联军。
2.同意。(1)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3)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从战争进程来看:侵略力量扩大;侵略时间增长;侵略区域扩大;协约国和条约增多。
(4)从危害和影响来看: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同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复习教材内容,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一)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下列问题:
1.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占的中国领土2.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占的中国领土:
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3个法国,12个捷克斯洛伐克!
具体内容见课件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3)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
认真阅读以下两幅地图,结合地图指出清朝疆域的四至并思考今天我国的疆域有哪些变化?其中鸦片战争前后被沙俄割占的领土有哪些(时间、条约、区域与面积)?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复习教材内容,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请同学们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网络图
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网络图
通过这一环节,是同学们对本课内容形成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