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比一比》中《比多少》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学习,是学生初步接触比较的数学思维方法。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是儿童学习的数学的重要方法,也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学生认真观察、一一对应的操作比较和具体的语言表述,来形象理解大数、小数、相差数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今后学习理解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学生分清相关的数量关系,为以后学习应用题奠定基础。教材内容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是有用的知识,由此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刚入学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学情分析:
“同样多”、“多”、“少”学生一般在入学前就有了初步认识,但并不一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而是凭直觉,或数一数来比较多少。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主要采取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最终落实在语言表述上,谁与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通过数一数可以引导学生说:多多少,少多少。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比较,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能力与方法目标: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初步感知大数、小数、相差数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数感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多少。
六、教学策略: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采用直观、互动、合作的教学策略。
学生直观感受“一一对应”一只小兔对应一块砖,四只小兔对应四块转,引出“同样多”的概念。一只小猪对应一根木头,多余出一根木头,引出“多”“少”的概念。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合作,动手摆一摆比较物体多少,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谁比谁多,多多少;谁比谁少,少多少。感知大数、小数、相差数间的关系。
七、课前准备:学具、课件
八、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并适当的引导学生观察“谁帮谁盖房子?”培养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渗透品德教育。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2、讲授新知:
1).学习“同样多”:
当学生提问有多少只小兔子时?让学生用学具摆出来。课件演示:把每一只小兔子排列下来。教师问:每只小兔子搬几块砖?把砖逐一复制在一一对应的小兔子下来,每复制一块就用虚线把小兔子连在一起。当都做完了,让学生发现没有多余的。演示完了,再让学生自己摆,体会一一对应。引导学生说,一只小兔对一块砖,小兔和砖同样多。板书:同样多。指着自己的学具跟同位说。
2).学习“多“少”:
引出小猪搬木头,图中的小猪只数跟木头的根数“同样多”吗?让学生带着任务探究。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教师演示。一只小猪对一根木头,一只小猪对一根木头,一只小猪对一根木头,没有小猪了,但还有一根木头。我们应该怎么用数学语言表述呢?引导学生说:小猪比木头少,或木头比小猪多。教师可以适当的提高难度,追问:小猪比木头少几,或木头比小猪多几。板书:多 少 。然后出示课题。
根据刚才的方法,用学具摆一摆。指着学具说“一只小猪对一根木头,一只小猪对一根木头,一只小猪对一根木头,没有小猪了,但还有一根木头。所以说小猪比木头少,或木头比小猪多。”说给自己听,说给大家听,说给同位听。
以上教学主要放在学生说和做上,操作帮助理解,语言是思维的体现,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数学思维的基础。在“摆一摆、说一说”中理解大数、小数、相差数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3).巩固练习:
师问:图中还有“比多少”的数学问题吗?引出一只小猪吃一个苹果(萝卜)够不够?一只小兔吃一个萝卜(苹果)够不够?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摆,然后交流说。
3、课堂练习:
习题1——4题。不过学生用什么方法比较,只用最终能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就行。可以适当的追问少多少,多多少。
4、课后小结:
我们今天学的是( ),除了比多少,我们还可以比高矮,比长短,这就需要我们下节课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