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知识讲解+巩固练习(第1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知识讲解+巩固练习(第1课时)(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02 18:2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知识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qiáo)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往往以旧调旧题来表现新的内容,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有的抒写个人宏大的抱负,气势雄伟,格调慷慨悲壮。代表作有诗歌《龟虽寿》《观沧海》《蒿里行》《短歌行》等。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品有《送友人》《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其诗流传不多。有文献记载:“湾词翰早著,为天下所称最者不过一二。”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代表作有诗歌《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等。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不久即跳出宦海,退隐田园,写出许多“叹世”之作。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马丹阳》《黄粱梦》等杂剧共15种,并写有小令、套数200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
2.背景透视。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中华书局2012年版),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写于建安十二年(207)征乌桓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之子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回师途中,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诗人王昌龄于天宝年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古代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诗人王湾是北方人,往来于吴、楚之间。这首诗是他一路行来,泊船北固山下,触发思乡之情而写下的。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81年版)。这首小令是马致远旅途漂泊时的作品之一。马致远仕途不如意,长期漂泊,足迹所到之处,总有聚散依依的哀婉,而这种哀婉又与他对国家的哀伤联结在一起。这首小令情调虽然低沉,但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3.文体知识。
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郊庙歌词,其性质与《诗经》中的“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的套语,跟诗的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讲究对仗、平仄、押韵,格律非常严谨。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次北固山下》每句五个字,所以称五言律诗,简称五律。
我国古代诗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体式,如唐诗、宋词、元曲。《天净沙·秋思》就是元曲中的一首佳作。元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新的诗体,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小令在元代又名“叶儿”,每首能独立,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阕词;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曲牌表示曲调,另有题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个,即一首小令一个曲牌,但也有例外的。《天净沙·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碣石( ) 澹澹( ) 竦峙( )
萧瑟( ) 悬( ) 枯藤( ) 瘦马( )
参考答案
4.jié dàn sǒnɡ zhì sè xuán ténɡ shòu
重点
1.题目为观沧海,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作者观到的景象有哪些?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观察到的景物有:沧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2.李白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你能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哪个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出这种浪漫的情怀?
后两句。诗人与友人虽然远隔万里,但却能借明月长风传达对友人的情意,突破了现实时空的阻隔,具有浪漫主义的情怀。
3.用自己的话说说《天净沙·秋思》的意思。
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孤独的瘦马。夕阳早已西沉,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
基础训练
1.按原文填空。
①《观沧海》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 。
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展现作者浪漫想象的句子是: , 。
③《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是: 。
④《次北固山下》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g zhì( ) jié( )石
澹澹( ) 萧瑟( )
3.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B.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
C.“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
D.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
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能力测试
1.“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优秀的古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请默写下面古诗文名句。
(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曲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 , , ”。
2.根据课文补写原句。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
② ,江春入旧年。
③ ,洪波涌起。
3.根据提示默写上句或下句。
(1)水何澹澹, 。
(2)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好友牵挂之情的诗句是 , 。
(3)《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 。
(4)曹操《观沧海》中虚写想象之景的诗句是 , ; , 。
(5)请写出一句含春的诗句 , 。
4.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春意初露,大雁北归,尚在旅途上奔波的游子托雁传书:“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真题练习
1.【2019年中考甘肃武威卷】古诗文默写。
(1)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3)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4)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菊花,也叫“黄花”,常见于古诗文中。陶渊明吟咏“ ,悠然见南山”,周敦颐则感慨“菊之爱, ”。
2.【2019年中考广州卷】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A.知困,然后能自反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
B.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C.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D.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E.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F.疑怪昨霄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 ,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③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④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⑤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⑥醉能同其乐, ,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文名句。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经常引用古典诗文名句,这展现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在中央党校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主席就引用了①“ , ”(《论语·雍也》)来说明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他还用了②“ , ”《论语·为政》)来说明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参考答案
1.①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③断肠人在天涯
④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3.D
【解析】本题考查对偶。要解答本题,考生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常识,知道对偶句的特点。对偶一般讲究两两对仗,工整和谐。D项不对仗。
4.B
【解析】B项,“江春入旧年”的意思应该是: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1.(1)归雁洛阳边 (2)随君直到夜郎西 (3)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4)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5)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2.①随君直到夜郎西 ②海日生残夜 ③秋风萧瑟
【解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由于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郎、残、萧瑟等。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3.(1)山岛竦峙 (2)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3)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4)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5)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1.(1)蜡炬成灰泪始干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4)山回路转不见君 (5)断肠人在天涯 (6)采菊东篱下 陶后鲜有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古诗文中的名句注意分类积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即可。“蜡炬”“燕”“断肠”“涯”“篱”“陶”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古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2.(1)BD
(2)①归雁洛阳边 ②不戚戚于贫贱 ③青草池塘处处蛙 ④山山唯落晖 ⑤马作的卢飞快 ⑥醒能述以文者
(3)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1)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A项,应为“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B项,正确;C项,应为“明月楼高休独倚”;D项,正确;E项,应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F项,应为“疑怪昨宵春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