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
花之歌
纪伯伦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1、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意图。
2、学习作者第一人称的写法,知道作者的写作风格。
学习重难点: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与印度的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其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远大的理想,并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主要代表作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阅读思考:
1、本首散文诗可以分成几部分?
2、了解设诗歌的主要内容.
心驰神往:
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
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神秘而迷人的九寨沟令人心驰神往。
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
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词语我知道
再读思考:
你从哪里看出“我”是花?
听老师朗诵:
将文中的“我”改为“花”可好?
试着读一读!
品读: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写花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更写出了百花孕育、生长、繁衍的过程。)
品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说花可以作为传情传情达意的礼物,更可以作为装饰,还可以寄托哀思。突出了花对人类无私的奉献。)
品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说花的作用,可以作为表达情意的礼物,可以作为婚礼的装饰,可以作为葬礼的祭献。写出了花对人类无私的奉献。)
纪伯伦散文诗写作的一大特色:
把要写的事物用拟人的手法隐藏起来,然后再进行比喻描写。
( 抓住比喻去想象画面,是读这类散文诗的技法。)
借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这是花在自我表达,作者与花融为一体了,花的理想与追求就是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因此,题目“花之歌”――“花的歌唱”是与课文内容吻合的。
感悟: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作者以花自喻,借花来表达他坚持追求光明和理想,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品读:
1、读了这首诗,你觉得花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你喜欢花儿什么形象?
3、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小组交流感悟
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话?
这首散文诗表面上是写花,但实际是在写人。诗人利用花儿的表白,来寄托自己的伟大情操;同时也号召我们要“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板书
花之歌
成长与 芬芳
凋落的 命运
拟人
花与人
有感情的朗诵诗文后交流感想。
随堂练习
作业:
课下搜集有关花的寄语
好书推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花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意图。
2、学习作者第一人称的写法,知道作者的写作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意图。
2难点:学习作者第一人称的写法,知道作者的写作风格。读出作者对花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关于花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听古诗是描写什么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几首诗中都写到花。花是美丽的,带给大自然以多姿多彩,带给大自然以芬芳。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散文诗《花之歌》,诗人纪伯伦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所以他笔下的花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构成了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这花给人以启迪,富有生命的内涵,接下来请跟随诗人,走进花的世界吧!
2.板书课题:花之歌
3.介绍作者。
纪伯伦是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代表作品有《我的心灵告诫我》,《先知》,《论友谊》。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苍穹(qióng)孕育(yùn)摇曳(yè)馥郁(fù)赠予(yǔ)
硕大(shuò)琼浆(qióng)鸣啭(zhuǎn)婆娑(suō)冠冕(miǎn)
(2)检查词语的理解。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苍穹”的意思是:天空。
②难字突破法。
“心驰神往”中“驰”的意思是飞奔,词语的意思是:心神奔到所向往的地方。形容一心向往。
③查字典理解。
祭献:祭祀供奉。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的帽子。这里指婚礼的礼帽。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顾影自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
孤芳自赏:把自己比作仅有的花香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或者感悟。
3.交流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凋谢的过程。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通过对花的描述,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花的精神。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首散文诗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写,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凋谢的过程,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花的精神。
四、品读句子,展开想象,感受花的美好。
出示句子一: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作者把花比喻成什么?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呢?
大自然的话语。让人感受到花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的神秘,总能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
出示句子二: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这句话让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呢?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花儿悄悄开放的时候,有早晨的风相伴,风儿在祝贺我,为我的开放而鼓掌……傍晚,太阳就要远去,我和一群群鸟儿送别太阳,很真诚地对太阳说:“太阳,明日见!”
师:对呀,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和谐,这就是生命的芬芳,非常的自然!
出示句子三: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读着这些句子,你受到了哪些启迪与感悟呢?
生:我知道了要像花儿那样乐观地对待生活,享受生活,不张扬,也不自卑。
生:我懂得了人要追求光明,追求属于自己的世界,便乐观地、开心的生活。
五、总结课文,拓展主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出示拓展美文。
3.好书推荐
板书设计
4.花之歌
成长与芬芳 凋落的命运 拟人 花与人
教学反思:
1.理解散文诗中的意象,并展开大胆的想象,感悟生活美好的画面,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并生活的珍爱。
2.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含义,感悟道理。比如“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这句话就表明作者的态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