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5章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9-02 15:3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五章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人口增长的快慢,一般用%来表示
B.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千米2来表示
C.世界上的居民大致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世界人口的增长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分析下表,回答2题。
国家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出生率(%)
死亡率(%)
X
108
4.2
1.8
Y
275
0.6
0.7
2.关于X国和Y国的正确说法是(  )
A.X国可能在北美地区    B.Y国可能在欧洲西部
C.X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Y国 D.Y国人口分布稀疏
3.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海平原区,台风频繁,人口稀疏
B.西欧平原区,季风温和,人口稠密
C.热带雨林区,环境恶劣,人口稀疏
D.高山高原区,资源丰富,人口稠密
4.有关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因为富裕,人口增长快
B.发展中国家由于贫穷,人口增长慢
C.人口增长越慢越有利于经济发展
D.人口增长过快不利于经济发展
5. 20世纪70年代,印度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政府开始推行控制生育计划,鼓励一对夫妇只要两个孩子,政府对不多于两个孩子的夫妇,在就业、教育、住房和医疗等方面给予照顾。下列状况是由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引起的是(  )
A.劳动力短缺 B.国防兵源不足
C.社会福利优越  D.环境破坏严重
6.根据下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国家
总人口(万)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M国
6 398
2.50
0.65
N国
12 687
0.94
0.82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M国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N国 ③M国属于发达国家 ④N国属于发达国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读“北半球人口分布图”(图5-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5-1
A.中低纬度临海地区人口密度大
B.①地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②地人口主要为黄色人种  
D.③地人口稀疏是因为位于寒冷的极地附近
8.根据体质方面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三个主要人种。下列关于图5-2所示的人种及其主要分布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5-2
A.黄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B.黑色人种——非洲中部和南部
C.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D.白色人种——亚洲东南部和非洲北部
9.下列各组全部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  )
A.葡萄牙语、英语 B.俄语、日语
C.阿拉伯语、日语 D.西班牙语、法语
10.关于世界人种和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
B.黑色人种的故乡是南、北美洲
C.阿拉伯人信仰基督教    
D.佛教建筑物为清真寺
11.请阅读“聚落景观图”,下列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甲        乙        丙
图5-3
A.地形平坦的甲聚落呈团块状        
B.乙聚落人们一般从事捕鱼等生产活动
C.丙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D.乡村和城市的聚落规模没有差别
12.图5-4所示民居为我国陕北的窑洞,该图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常年温和湿润 B.终年炎热多雨
C.终年严寒少雨 D.冬冷夏热,降水少

图5-4     图5-5
13.图5-5中的民居建筑最有可能位于(  )
A.亚洲北部的西伯利亚地区 B.我国云南西双版纳
C.非洲的撒哈拉沙漠 D.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
14.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是我国多雪地区,当地民居多为人字形屋顶、窗户较小的木屋,该民居结构主要功能是(  )
A.防御风沙 B.防御台风
C.防御风雪 D.防御地震
15.蓟州独乐寺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保护文物古迹应该是(  )
A.全部拆除,重新建造 B.精心管理,修缮保护
C.保持原貌,任其破旧 D.异地重建,发展旅游
16.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不断扩大,所有的旧聚落都应该全部拆除,建新的聚落
B.在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中,所有的旧聚落都保存下来,新的聚落建筑另辟新的土地
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各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与其他国家无关
D.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读不同类型国家人均GDP与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关系图(图5-6),回答17题。
图5-6
17.图中信息显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是(  )
A.发达国家人均GDP低
B.发展中国家人均GDP高
C.发展中国家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低
D.发达国家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低
2018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在南非第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举行,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的国家领导人参加了此次峰会。这次峰会是继2013年后,南非再一次担任金砖峰会的东道主。据此回答18、19题。
18.关于金砖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俄罗斯面积最大 B.都属于发达国家
C.巴西主要使用西班牙语 D.印度人口最多
19.金砖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  )
A.“南北差距” B.“南北对话”
C.“南南合作”  D.经济全球化
20.当今社会,国际合作日益密切,世界正朝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下列生产、生活现象中不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的是(  )
A.在北京的超市可以买到山东烟台的苹果
B.在中国可以买到产自美国的最新手机“iPhone8”
C.中国的棉花、淡水产品大量出口到日本
D.上海宝钢的铁矿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
二、综合题(共60分)
21.读图5-7,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图5-7
(1)分析图甲,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的人口极少数分布在______________地区。
(2)分析图乙,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丙,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洲。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地区、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有______________。
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西欧平原
D.美国阿拉斯加 E.朝鲜半岛 F.青藏高原
G.刚果盆地 H.美国东部
22.读“聚落分布及景观示意图”(图5-8),回答下列问题。(15分)
 
甲             乙
图5-8
(1)A、B、C三处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条即可)。
(2)A、B、C三处聚落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聚落位于东南亚地区,主要适应________的自然环境,乙聚落位于西亚,主要适应____________的环境。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
材料一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A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美元)
B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美元)
美国
34260
印度
460
英国
24500
尼泊尔
220
德国
25050
巴西
3570
法国
23670
印度尼西亚
570
加拿大
21050
韩国
10550
瑞士
38120
埃塞俄比亚
100
世界平均:5130(《世界发展报告》1977年资料)
  材料二 纳米亚和许多印度孩子一样,全家住在一个简陋的木屋里,虽然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是因为家里穷,他只能帮助爸爸摆水果摊卖水果。
材料三 麦克和很多美国孩子一样,有着自己的生活天地——属于自己的房间,假期可随父母去各地旅游,开阔眼界。
(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世界上不同国家__________的差异。根据此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A类是________国家,B类是________国家。中国是________国家。
(2)世界上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洲、北美洲和________洲,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洲、南美洲和亚洲。
(3)发展中国家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4)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答案
一、1.D
2.B 点拨: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求出两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X国是2.4%,Y国是-0.1%。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不同。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Y国可能在欧洲西部,但是属于人口稠密地区。
3.C 点拨:沿海平原区,地形平坦,降水丰富,人口密集;西欧平原区,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温暖湿润,人口稠密;热带雨林区,过于湿热,环境恶劣,人口稀疏;高山高原区,地势高峻,气温较低,人口稀疏。
4.D 点拨: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慢,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快。二者人口的增长与富裕、贫穷关系不大。人口增长越慢,劳动力资源缺乏,对经济无利。人口增长过快,尽管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会出现资源短缺、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加剧等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经济发展。
5.D
6.C 点拨:从表中可以看出,M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0%-0.65%=1.85%,N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4%-0.82%=0.12%。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M国,该国应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是N国,该国应属于发达国家。
7.C 点拨:据图可知,②地位于北美洲的东部,以白种人为主。①地位于欧洲西部,经济发达,人口增长慢,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③地位于北极圈附近,气候寒冷,导致人口稀疏。
8.C 9.D
10.A 点拨:黑色人种的故乡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该教的活动场所是清真寺。佛教的建筑物为佛塔。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
11.C 点拨:甲图所示为丘陵,地形崎岖;乙图所示为牧区的蒙古包;丙图聚落为城市,人们多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乡村和城市的聚落规模有着很大的差异:乡村聚落分布较稀疏,房屋较矮,道路狭窄;城市聚落分布集中稠密,高楼林立,道路宽广,交通便利。
12.D 点拨:陕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少,住窑洞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13.B 点拨:本题考查民居的建筑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图中的民居建筑分上下两层这个特点,可以判断该地区的气候湿热。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符合此气候特点。
14.C 15.B
16.D 点拨:本题考查了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传统特色的聚落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人类历史智慧的结晶。对旧聚落的正确做法是应有选择地保护好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如何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17.C
18.A 19.C 点拨:本题组考查发展与合作。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中国人口最多,其次是印度;金砖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金砖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
20.A 点拨:北京的超市可以买到山东烟台的苹果是我国本土内部商品的交流,不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二、21.(1)高山或高原
(2)纬度高,气候严寒,海洋面积广
(3)南美
(4)低平;中低;沿海
(5)ACEH
点拨:题图甲显示了人口分布受地势高低影响很大,世界上56.5%的人口分布在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盆地地区。题图乙显示的是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约一半的世界人口分布在北纬20°~40°的范围,该地区气候温和宜人。题图丙用柱状图的形式,显示人口分布沿海地带比例高,尤其是大洋洲沿海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整个大洲总人口比例在90%以上。以上这些资料显示,世界人口分布受地形、地势、纬度及海陆位置等自然因素影响。
22.(1)沿河分布;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B;B处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和物的集散
(3)湿热;炎热干燥
点拨:第(1)题,据图可知A、B、C三处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沿河分布。沿河地区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形成聚落。第(2)题,B处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和物的集散。第(3)题,据图可知,甲聚落位于东南亚地区,主要适应湿热的自然环境;乙聚落位于西亚,主要适应炎热干燥的环境。
23.(1)发展水平;发达;发展中;发展中
(2)欧;大洋;非
(3)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与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导致其产品种类单一,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
(4)改进生产方式,开发新产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