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课时目标:
通过观察长骨,能够独立辨认骨的解剖学结构
能够说出骨的成分,并能够解释骨的结构如何 与功能相适应。
自觉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北师大版)
人体中有哪八大系统?
人体中的八大系统,那些与人的运动有关?
人和动物能够运动,与自身的运动系统有密切关系,运动系统起着运动、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同时,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
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骨 骨连结 骨骼肌
一、骨
(1)、骨的分类
骨是一种器官。
根据形态不同,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长骨:管状,中间的骨干稍细,两端骨骺膨大
短骨:较大的颗粒状
扁骨:呈板状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
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
方法步骤:
3、观察已纵向剖开的长骨,比较骨干与骨骺两部分在骨组织的致密程度上的差异。
5、骨干中央空腔中的物质,想一想它是什么,可能会有什么作用?
4、骨干中央是中空还是实心的?
1、取一块新鲜的长骨,放入解剖盘里。用手触摸骨表面时,你会有什么感觉?
2、用解剖刀剥离骨表面局部的一层膜,观察膜上分布的物质。想一想它们有什么作用?
骨的结构
骨的构造
骨膜是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长骨的表面覆盖有骨膜,骨膜内有神经、血管和成骨细胞。骨膜下有成骨细胞,与骨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
骨干外周部的骨组织致密,称为骨密质。
骨干内侧和骨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称为骨松质。骨骺两端的软骨层有软骨层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骨干中央空腔中的物质是骨髓。骨髓又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
骨干幼年时期(0~6岁)骨骺端骨松质内及骨干中央的骨髓腔内均为红色的骨髓,成为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6岁左右开始,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步被脂肪所代替,变成黄骨髓。不具有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黄骨髓也可以恢复其造血功能。
实验结果:长骨的结构
结构 位置及特点 功能
红骨髓
黄骨髓
骨膜
骨表面结缔组织膜,有血管、神经、成骨细胞
与骨营养、感觉、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
骨
质
骨密质
骨松质
主要集中在骨干,致密坚硬
支持
骨骺两端的内部及骨干内侧,蜂窝状
骨髓
骨髓腔内幼年为红骨髓成年为黄骨髓;骨松质内终生是红骨髓
红骨髓造血功能
红骨髓存在的地方,还有缓冲和支持作用
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长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支持和承重
骨的这种作用与骨的成分有密切关系。
研究表明:
少年儿童 成年人 老年人
无机物 <2/3 2/3 >2/3
有机物 >1/3 1/3 <1/3
特性 弹性大,硬度小,易变形 既有硬度又有弹性 弹性小,易骨折
一生中骨成分的变化
为什么在公共汽车上要给老年人让座?
青少年 为什么 要注意正确的 坐、立、
行的姿势?
1.下列骨中属于扁骨的是( )
A.股骨 B.腕骨
C.肋骨 D.椎骨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骨的种类。根据骨的形态,可把骨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等。股骨呈管状,骨干稍细,两端骨骺膨大,属于长骨;腕骨呈较大的颗粒状,属于短骨;肋骨呈板状,属于扁骨;而椎骨形状不规则,属于不规则骨。
2.医生给骨折病人做手术时,需要特别保护的是( )
A.皮肤 B.骨膜
C.骨密质 D.骨松质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骨的结构和功能的识记与理解。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骨膜是一层坚韧的结缔组织膜,覆盖在骨的表面,内含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对骨起营养作用,成骨细胞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骨质,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重要作用。
3.儿童、青少年时期,身高迅速增长,主要原因是下肢骨中的哪一部分在起作用( )
A.骨松质中的红骨髓
B.骨质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
C.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
D.骺端软骨层的细胞
【解析】选D。本题考查儿童、青少年骨骼迅速增长的原因。红骨髓与造血功能有关;骨质中的有机物较多是青少年骨骼韧性好的原因;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而骺端软骨层的细胞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长长,从而使身高增长。
4.解剖某动物一块新鲜的长骨,发现骨髓腔内的骨髓全部是红色的,这表明该动物处于( )
A.幼年期 B.成年期
C.老年期 D.可能是幼年期或成年期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对骨髓的理解。骨髓填充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中。在幼年时,骨髓呈红色,有造血功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腔中的红骨髓逐渐变成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而在骨松质的腔隙中,始终存在着红骨髓。
思考:为什么说长骨既坚固又轻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