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地 理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 ( )
A.太阳 B.金星 C.火星 D.月球
2.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的大气从外到里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 B. 黑子分布在日冕层
C. 耀斑活动剧烈时,要影响短波通讯 D. 黑子变化周期为76年
3.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黄赤交角是指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目前为23.5°
B.若黄赤交角为0°,那么全球各地永远昼夜等长
C.黄赤交角的存在,决定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D.若黄赤交角变大,那么温带将变大,热带寒带范围将变小
4.相同经度的地方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地方时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日出的时刻相同 D.昼夜长短相同
5.地球自转产生了 ( )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昼夜长短变化 D.极昼极夜现象
6.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示意图,泥沙多淤积在:( )
A.北岸 B.南岸 C.东岸 D.西岸[来源:21世纪教育网]
7.北京时间是指 ( )
①东八区的地方时
②北京116°E的地方时
③东八区的区时 ④120°E的地方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下列日期中,正定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一天是 ( )
A.1月1日 B.5月1日 C.6月1日 D.7月1日
9.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时间最迟的是
( )
A.5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10.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比南方宽,理由是 ( )
A.北方地形开阔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
C.北方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更小 D.南方气候更湿润
11.“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雨马儿跑”晴空呈蓝色,云为白色的原因分别是大气对太[21世纪教育网]
阳辐射的 ( )
A.散射与反射 B.吸收和散射 C.吸收与反射 D.散射与吸收
12.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这主要是因为 ( )
A.晴天地面辐射增强 B.晴天的大气辐射减弱
C.晴天大气逆辐射增强 D.晴天大气逆辐射减弱[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3.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
A.地面冷热不均 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太阳辐射的强弱差异
14.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心的空气( )
A.按逆时针方向辐散 B.按逆时针方向辐合
C.按顺时针方向辐散 D.按顺时针方向辐合
15.下列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
16.气压带、风带在北半球成块状分布的原因是 ( )
A.太阳辐射 B.地形地势 C.海陆差异 D.洋流分布
17.我国滇南和中南半岛、印度半岛一带的西南季风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反气旋的影响
C.地形起伏的影响 D.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18.下列“地面和高空等压线面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图示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9.可以促使气流上升,带来降水的是( )
A.高压与低压
B.气旋与反气旋
C.冷锋与暖锋
D.迎风坡与背风坡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 2006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响:( )
21.下列岩石及其按成因分类连线正确的是:( )
A.石灰岩——变质岩 B.大理岩——变质岩[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花岗岩——沉积岩 D.页岩——岩浆岩[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2. 下列有关板块构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碰撞而成
B. 板块运动属于内力作用
C. 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多火山、地震和地热
D. 海沟是两个板块张裂形成的
读右图,完成23~26题。
23.若该图表示的是以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
A.甲处形成了寒暖流交汇的大渔场
B.c处洋流属于受西风影响形成的寒流
C.d为秘鲁寒流
D.a为北赤道暖流
24.若该图表示的为大气环流,甲丙处为近地面,乙丁处为高空,则
A.甲处可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B.乙处气压比甲处高
C.该图只能表示北半球 D.乙处可能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25.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乙处为陆地,甲处为海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d为地下径流 B.人类只可改变a环节
C.全球变暖b环节将削弱 D.a环节存在着较强大的外力作用
26.若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乙为岩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威夷群岛的形成与a作用有关 B.喀斯特地貌是c作用的结果[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甲类岩石具有层理结构 D.大理岩属于丙类岩石中的一种
读右图,完成27~28题。
27.在图中洋流处放一漂流瓶,最有可能先发现漂流瓶的地区是
A.南美洲西海岸 B.亚洲东海岸
C.非洲西海岸 D.北美洲西海岸
28.图中洋流对相邻的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A.降低了热、干程度 B.增加了热、湿程度
C.加剧了冷、干程度 D.减轻了冷,湿状况[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9.下图是两幅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判读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甲位于北半球,有暖流流经 B.甲位于南半球,有寒流流经
C.乙位于南半球,有暖流经过 D.乙位于北半球,有寒流流经
读下面四幅“海拔5000米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规律示意图”,回答30~31题。
30.四座山位置由低纬向高纬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A.乙甲丙丁 B.丁丙乙甲 C.乙丙甲丁 D.丁甲丙乙
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南半球的是甲和丁
B.若①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则甲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C.乙山自然带的递变规律是由热量差异造成的
D.若丙图中虚线为雪线,则南坡为迎风坡
读右面①(115°E,26°N)、②(128°E,42°N)、③(90°E,43°N)三个地点的山地针阔混交林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32~33题。
32.①地山麓自然带一般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热带季雨林带
33.影响①与②两地、②与③两地山地针阔混交林出现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降水、热量 B.热量、降水 C.降水、降水 D.热量、热量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山地地形剖面图及自然带垂直分布图,读后完成34~36题。
34.该山地位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B.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C.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35.山地垂直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
C.土壤 D.植被
36.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37.下列物质和能量中在目前可称为自然资源的是
①煤炭 ②雷电 ③纸张 ④水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 B.②③ C.②③ D.①④
38.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除了自然原因外,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修水利工程 ②围湖造田 ③连降暴雨 ④长江流域植被破坏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39.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C.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 D.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40.下面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聚落即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②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③聚落是一种地表上的人文景观,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④聚落是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也是人类的活动中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40分)
41. 根据下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⑴在下图中画出 12月22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
⑵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⑶该日正定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⑷比较ABCD四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⑸比较ABCD四点的昼长:
⑹比较ABCD四点的角速度大小:
⑺比较ABCD四点的线速度大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2.下图是地球公转到“二分二至”位置的示意图,据图回答:(8分)
⑴在A点,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太阳直射点向 (南、北)移动。
⑵在B点,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南极圈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⑶在C点,正定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地球公转的速度越来越 (快、慢)。
⑷在D点,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印度半岛吹 风(填风向)。
43.读北半球某地锋面气旋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P1、P2、P3三条等值线的数值从小到大的
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该天气系统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出现在 ________________(近地面、高空)。
(3)甲锋面属________ 锋,乙锋面属__________锋。
(4)A、B两点的风向:A点为____________风(偏南、偏北),B点为___________风(偏南、偏北)。
(5)A、B、C、D四地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__,能产生降水的是___________。
44.读右图回答(8分)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洋流
① , ② ,③
(2)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中按性质分属于暖流的 ,属于寒流的是 。
(3)假若图中海域为大西洋,则A处为世界著名的大渔场之一的 渔场,它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由 和 两条洋流交汇而形成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5.右图为北半球理想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请回答:(6分)
(1)图中表示同一种自然带的是
(2)自然带A的名称是:
(3)自然景观A-B-G-H的变化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4)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类似于______________(① A-B-G-H ② B-D-C)的变化。
(5)自然带G、H在南半球缺失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