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31 13:4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时间:1915年标志:《青年杂志》的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陈独秀鲁 迅胡 适李大钊3.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4.重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蔡元培 北京大学红楼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京大学的“兔子”民国初年的北京大学,是靠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只“老兔子”是校长蔡元培,生于清朝的同治六年丁卯,生肖属兔;一只“中兔子”,是北大文科学院陈独秀,生于清朝光绪五年辛卯,亦属兔;再一个“小兔子”就是北京大学胡适,比陈独秀小12岁,恰好也属兔。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1.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
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计去找人血,他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以及人血馒头到底能不能治病?他不用也根本没有去想过这些问题。
愚昧迷信 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提倡文学革命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胡适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陈独秀旧观念重形式难理解新思想重内容好理解积极倡导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封建的思想内容同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2.意义 “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毛泽东 《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

《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重要阶段。让同学结合前三节课的所学内容,梳理近代化探索的历程。课外拓展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洋务派 维新派器物(技术) 政治制度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思想文化革命派师夷长技以自强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民主科学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循序渐进 不断深化课外拓展课堂小结1、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 C、与立宪派的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
2、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 ) A、《新青年》?????????????????B、《中外纪闻》 C、《民报》??????????????????? D、《申报》
DCA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⑤毛泽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 ) A、?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C、?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 D、?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