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导学案(附答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主要战役;说出《马关条约》的内容并分析其危害;列举列强瓜分中国的史实并理解“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2.通过史料分析,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对比《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分析后者的危害。
3.通过学习,认识到加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从左宝贵、邓世昌等人身上学习抵御外侮、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坚固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观念,维护国家统一。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马关条约》的危害;“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学习过程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3.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概况及影响;
(二)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昔日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师,而不知改变……创办海军,糜帑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
——余联沅《疆臣贻误大局沥陈危急情形折》
(1)材料一中余联沅为何指责李鸿章?
因为他认为李鸿章一味依赖外国,贻误了战机。
材料二
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帑,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李鸿章《据实陈奏军情折》
(2)材料二中李鸿章认为中国海军与日本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李鸿章这样说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材料三
1894年11月22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战争。他们说他们不能了。我说:“你们有兵士25
000人在北京没事做。”他们答:“那些兵不能打仗,中国军队的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百姓。”我说:“若相信再战没好处,应当议和。”他们说:“我们自然希望议和,但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怎能办到呢?”我说:“假若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商谈。”他们高兴了,请求我立即照办。
——美国公使田贝《论中日战争》
(3)材料三中有关中国军队作用的谈话,说明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
(4)分析以上材料,总结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一)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下列问题:
1.《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人物;
2.《马关条约》的内容;
3.《马关条约》的影响。
(二)合作探究:
用历史事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瓜分中国狂潮
(一)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下列问题:
1.说出三国干涉还辽的史实。
2.列出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方式;
3.列举列强在中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4.“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国家,原因,内容,实质。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合作探究2.19世纪末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什么?该政策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课堂达标检测:
1.
2015年10月3日,国家文物局专家基本确认,在黄
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北洋舰队的致远舰。
致远舰官兵英勇抗击侵略者是在哪次战争中?(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太平军西征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2.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占领某地后,血腥屠杀当地中国人近2万人,全城仅存36人。这一血案发生在
(
)
A.
威海卫
B.
北京
C.
南京
D.
旅顺
3.川江是中国西部的天然屏障,近代西方殖民者千方百计开拓川江航运以打开中国西部市场。最早强迫重庆开埠以打开中国西部市场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4.
“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中国缺少战胜日本的实力。有洋人偶登其船,见海军提督正与巡兵团坐斗竹牌也。”
1888年,北洋海军原本预订购入300箱炮,后因为军费被挪用去修建颐和园,所以只购入了3箱炮。这说明了(
)
A.
军事将领的素质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B.
洋务运动导致中国社会弊端丛生
C.
中日两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差距大
D.
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体制和涣散的军纪
答案: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
战前中日情况比较(见课件)
2.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3.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1)平壤战役
时间:1894年9月
爱国将领:左宝贵
结果:平壤陷落
1894年9月,日军分四路,以近3倍的优势兵力对平壤发起猛攻。中国回族将领左宝贵率部抵抗,身受重伤仍指挥作战,直到中炮牺牲。大敌当前,清军统帅叶志超却主张弃城逃跑,下令全军撤退,叶志超一口气狂奔500里逃回国内,将朝鲜拱手相送给了日军,这样,战火烧到了中国境内。
(2)黄海大战
时间:1894年9月,爱国将领:邓世昌,
结果: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3)辽东半岛战役:
日军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旅顺守将大多庸懦畏敌,只有徐邦道
孤军迎敌,血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
(4)威海卫之战
时间:1895年初,爱国将领:丁汝昌
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1)材料一中余联沅为何指责李鸿章?
因为他认为李鸿章一味依赖外国,贻误了战机。
(2)材料二中李鸿章认为中国海军与日本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李鸿章这样说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中国财力有限,对海防投入费用太少。为其消极抵抗、谋求议和的行径辩护。
(3)材料三中有关中国军队作用的谈话,说明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
清政府军队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内镇压人民的主要工具。
(4)分析以上材料,总结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清政府腐败无能,过于依赖外国,作战消极,妥协求和;士兵战斗力不强;日本准备充分,蓄谋已久。(言之有理即可)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一)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下列问题:
1.《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和人物:
时间:1895年春;
人物:中国,李鸿章;日本,伊藤博文
2.《马关条约》的内容: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失去更多领土)
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加重财政负担)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内陆)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马关条约》的影响: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
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二)合作探究:
用历史事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三国时期,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的一万多人抵达夷洲。
2.隋炀帝三次派朱宽、陈棱等人前往流求。
3.元世祖在澎湖设立澎湖巡检司,首次对台湾地区设置官署。
4.明朝末年,台湾被荷兰人占据,郑成功收复台湾
5.清朝初年,郑克塽归顺,康熙帝在台湾设立台湾府
6.1885年,台湾从福建省析出,升格为台湾省
7.1895年,依据《马关条约》,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8.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三、瓜分中国狂潮
(一)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下列问题:
1.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割让辽东半岛的条款损害了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利益,为了防止日本独霸东亚,《马关条约》条约签订6天后,在俄国、法国、德国三国的干涉和反对下,日本被迫放弃割让辽东半岛。
2.列出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方式:
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
3.19世纪末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见课件)
4.“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国家,原因,内容,实质:
时间:1899;国家:美国;
原因: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
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瑕东顾。后来,它见各国“势力范围”划定,便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
内容: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②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
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
华政策上的矛盾。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启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
合作探究2.19世纪末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什么?该政策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目的:使美国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影响:①缓和了列强之间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②使中国免于被列强瓜分,但在经济上进一步丧失独立性(使列强在中国建立了“国际共管体系”)。
课堂达标检测:1B2D3A4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2张PPT)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不乏英勇壮烈的爱国志士,为什么还是战败了?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主要战役;说出《马关条约》的内容并分析其危害;列举列强瓜分中国的史实并理解“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2.通过史料分析,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对比《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分析后者的危害。
3.通过学习,认识到加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从左宝贵、邓世昌等人身上学习抵御外侮、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坚固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观念,维护国家统一。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马关条约》的危害;“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3.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概况及影响;
洋务运动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
但由于日本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势力,国内市场狭小,因此人民起义不断
日本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
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
明治天皇确立了对外扩张政策,主张以武力“开拓万里波涛”。日本曾制定过一个大陆政策。征服朝鲜;侵占中国的东北;征服中国;称霸世界。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
盖国家独立自卫之道有二:一是守护主权线,二是保护利益线。何谓主权线?国疆是也。何谓利益线?同我主权线之安危有紧密关系之区域也……凡国家能保全其主权线及利益线者方为国家,当今列国并立,维持一国之独立,仅守御主权线欠充分,必同时保护利益线。
——[日]山县有朋
1892:23万
甲午战争前日本扩军备战概况
1892:41%
1890:31.6%
1881:16.6%
战舰:31艘
(5.9万余吨)
鱼雷艇:24艘
(1400余吨)
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
到1892年,日本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陆军,并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把中国的海军做为它的“假想敌人”,伺机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战争。
1883—1894,日本共开支陆海军军费2.69亿日元.
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
点击添
加主题
战前的日本
战前的中国
材料一: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多万两。
材料二:日本……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李鸿章
清政府国力日趋衰败,军备废弛
2.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3.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1)平壤战役
时间:1894年9月
爱国将领:左宝贵
结果:平壤陷落
1894年9月,日军分四路,以近3倍的优势兵力对平壤发起猛攻。中国回族将领左宝贵率部抵抗,身受重伤仍指挥作战,直到中炮牺牲。大敌当前,清军统帅叶志超却主张弃城逃跑,下令全军撤退,叶志超一口气狂奔500里逃回国内,将朝鲜拱手相送给了日军,这样,战火烧到了中国境内。
黄海大战
(2)黄海大战
时间:1894年9月,爱国将领:邓世昌,
结果: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
清国北洋舰队
日本联合舰队
提
督:丁汝昌
(定远舰)
总司令:伊东佑亨
(松岛舰)
人数
战舰
吨位
火炮
鱼雷发射管
平均
航速
日军
3916
12艘
40840吨
268门
36具
16.4节
清军
2126
12艘
34466吨
195门
27具
15.1节
邓世昌
致远舰
黄海大战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黄海大战
2014年,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命名为“丹东一号”。2015年11月4日,国家文物局确认丹东一号为甲午中日战争中沉没的战舰"致远舰",将进行整体打捞。
辽东半岛战役
徐邦道
(3)辽东半岛战役:
日军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旅顺守将大多庸懦畏敌,只有徐邦道
孤军迎敌,血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
1894年11月21日至25日,旅顺,风雪交加,寒意刺骨,尸骨累累,烈焰冲天。两万多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被狂暴的日军无情杀戮,殷红的鲜血、凄厉的哀号……
当清军的龙旗被战火与刺刀烧割得支离破碎时,1894年旅顺的阴霾天空见证了这样一段旷世惨剧——
旅顺大屠杀
世界舆论为之大哗,一本杂志写道:“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
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天已经摘下了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
蛮的真面目。”
(4)威海卫之战
时间:1895年初,爱国将领:丁汝昌
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评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主要战役一栏表
战役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役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时间
1894.7
1895.1-3
1894.7-9
1894.9
1894.9-95.3
重要史事
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被迫宣战
左宝贵牺牲,平壤陷落
邓世昌殉国,日本取得黄海制海权
徐邦道战败,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评
黄海海战
丰岛海战
辽东战役
平壤战役
威海卫战役
旅顺大屠杀
(二)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昔日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师,而不知改变……创办海军,糜帑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
——余联沅《疆臣贻误大局沥陈危急情形折》
(1)材料一中余联沅为何指责李鸿章?
因为他认为李鸿章一味依赖外国,贻误了战机。
材料二
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帑,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李鸿章《据实陈奏军情折》
(2)材料二中李鸿章认为中国海军与日本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李鸿章这样说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材料三
1894年11月22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战争。他们说他们不能了。我说:“你们有兵士25
000人在北京没事做。”他们答:“那些兵不能打仗,中国军队的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百姓。”我说:“若相信再战没好处,应当议和。”他们说:“我们自然希望议和,但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怎能办到呢?”我说:“假若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商谈。”他们高兴了,请求我立即照办。
——美国公使田贝《论中日战争》
(3)材料三中有关中国军队作用的谈话,说明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
中国财力有限,对海防投入费用太少。为其消极抵抗、谋求议和的行径辩护。
清政府军队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内镇压人民的主要工具。
(4)分析以上材料,总结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清政府腐败无能,过于依赖外国,作战消极,妥协求和;士兵战斗力不强;日本准备充分,蓄谋已久。(言之有理即可)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一)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下列问题:
1.《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人物;
2.《马关条约》的内容;
3.《马关条约》的影响。
《马关条约》的签订
李鸿章
伊藤博文
1895年中日谈判,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1.《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和人物:
时间:1895年春;
人物:李鸿章
这场战争使日本获得战争赔款库白银两亿两,加上日本掠夺的大量舰船、武器、物资,折合日元5.1亿元,相当于日本全国一年财政收入的4.5倍。借这笔巨款,日本进一步发展工业,扩军备战,其中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日本迅速成为世界级的强国。
1.《马关条约》的内容: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失去更多领土)
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加重财政负担)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内陆)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马关条约》的影响:
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
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马关条约》签订地址春帆楼
评
条约
割地
赔款
通商口岸
其它
影响
中英《南京条约》
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危害
香港岛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领土主权大大沦丧,刺激日本等列强进一步侵略的野心
2100万元
2亿两
迫使清政府大肆压榨百姓、举借外债
五口
通商
增开通商口岸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
协定
关税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开始沦为两半社会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有哪些危害?
评
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
中日甲午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
(二)合作探究:用历史事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三国时期,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的一万多人抵达夷洲。
2.隋炀帝三次派朱宽、陈棱等人前往流求。
3.元世祖在澎湖设立澎湖巡检司,首次对台湾地区设置官署。
4.明朝末年,台湾被荷兰人占据,郑成功收复台湾
5.清朝初年,郑克塽归顺,康熙帝在台湾设立台湾府
6.1885年,台湾从福建省析出,升格为台湾省
7.1895年,依据《马关条约》,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8.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七子之歌·台湾
三、瓜分中国狂潮
(一)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下列问题:
1.说出三国干涉还辽的史实。
2.列出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方式;
3.列举列强在中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4.“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国家,原因,内容,实质。
《三国干涉还辽》(漫画)
三国干涉还辽
1.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
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
为“赎辽费”。
割让辽东半岛的条款损害了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利益,为了防止日本独霸东亚,《马关条约》条约签订6天后,在俄国、法国、德国三国的干涉和反对下,日本被迫放弃割让辽东半岛。
2.列出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方式:
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
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熊代表俄国
犬代表英国
蛤蟆代表法国
鹰代表美国
香肠代表德国
代表清政府的三个人物
太阳代表日本
《时局图》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还有揭露清政府腐败。反映了爱国者呼吁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之情。
评
国别
强租海湾及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
山东
沙俄
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及新疆
法国
广州湾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新界和威海卫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3.19世纪末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4.“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国家,原因,内容,实质:
时间:1899;国家:美国;
原因: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
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瑕东顾。后来,它见各国“势力范围”划定,便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
内容: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②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
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
华政策上的矛盾。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启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
(二)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
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目的:使美国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影响:①缓和了列强之间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②使中国免于被列强瓜分,但在经济上进一步丧失独立性(使列强在中国建立了“国际共管体系”)。
展
合作探究2.19世纪末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什么?该政策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1.
2015年10月3日,国家文物局专家基本确认,在黄
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北洋舰队的致远舰。
致远舰官兵英勇抗击侵略者是在哪次战争中?(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太平军西征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2.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占领某地后,血腥屠杀当地中国人近2万人,全城仅存36人。这一血案发生在
(
)
A.
威海卫
B.
北京
C.
南京
D.
旅顺
B
检
D
课堂达标检测
3.川江是中国西部的天然屏障,近代西方殖民者千方百计开拓川江航运以打开中国西部市场。最早强迫重庆开埠以打开中国西部市场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4.
“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中国缺少战胜日本的实力。有洋人偶登其船,见海军提督正与巡兵团坐斗竹牌也。”
1888年,北洋海军原本预订购入300箱炮,后因为军费被挪用去修建颐和园,所以只购入了3箱炮。这说明了(
)
A.
军事将领的素质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B.
洋务运动导致中国社会弊端丛生
C.
中日两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差距大
D.
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体制和涣散的军纪
A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课题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主要战役;说出《马关条约》的内容并分析其危害;列举列强瓜分中国的史实并理解“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2.通过史料分析,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对比《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分析后者的危害。3.通过学习,认识到加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从左宝贵、邓世昌等人身上学习抵御外侮、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坚固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观念,维护国家统一。
重点
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
《马关条约》的危害;“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甲午中日战争》片段,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不乏英勇壮烈的爱国志士,为什么还是战败了?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观看视频
用视频、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甲午中日战争(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2.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3.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概况及影响;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课件展示日本的侵华意图。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战前中日情况比较(见课件)2.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1)平壤战役时间:1894年9月爱国将领:左宝贵结果:平壤陷落1894年9月,日军分四路,以近3倍的优势兵力对平壤发起猛攻。中国回族将领左宝贵率部抵抗,身受重伤仍指挥作战,直到中炮牺牲。大敌当前,清军统帅叶志超却主张弃城逃跑,下令全军撤退,叶志超一口气狂奔500里逃回国内,将朝鲜拱手相送给了日军,这样,战火烧到了中国境内。(2)黄海大战
时间:1894年9月,爱国将领:邓世昌,
结果: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3)辽东半岛战役:
日军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旅顺守将大多庸懦畏敌,只有徐邦道
孤军迎敌,血战四天,终因寡不敌众而战败。(4)威海卫之战
时间:1895年初,爱国将领:丁汝昌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学生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材料一
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昔日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师,而不知改变……创办海军,糜帑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余联沅《疆臣贻误大局沥陈危急情形折》(1)材料一中余联沅为何指责李鸿章?
因为他认为李鸿章一味依赖外国,贻误了战机。
材料二
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帑,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李鸿章《据实陈奏军情折》(2)材料二中李鸿章认为中国海军与日本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李鸿章这样说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中国财力有限,对海防投入费用太少。为其消极抵抗、谋求议和的行径辩护。材料三
1894年11月22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战争。他们说他们不能了。我说:“你们有兵士25
000人在北京没事做。”他们答:“那些兵不能打仗,中国军队的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百姓。”我说:“若相信再战没好处,应当议和。”他们说:“我们自然希望议和,但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怎能办到呢?”我说:“假若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商谈。”他们高兴了,请求我立即照办。——美国公使田贝《论中日战争》(3)材料三中有关中国军队作用的谈话,说明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清政府军队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内镇压人民的主要工具。(4)分析以上材料,总结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过于依赖外国,作战消极,妥协求和;士兵战斗力不强;日本准备充分,蓄谋已久。(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复习教材内容,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一)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下列问题:1.《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人物;2.《马关条约》的内容;3.《马关条约》的影响。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1.《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和人物:时间:1895年春;人物:中国,李鸿章;日本,伊藤博文2.《马关条约》的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失去更多领土)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加重财政负担)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内陆)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马关条约》的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
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三大主要条约的比较表(见课件)
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用历史事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三国时期,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的一万多人抵达夷洲。2.隋炀帝三次派朱宽、陈棱等人前往流求。3.元世祖在澎湖设立澎湖巡检司,首次对台湾地区设置官署。4.明朝末年,台湾被荷兰人占据,郑成功收复台湾5.清朝初年,郑克塽归顺,康熙帝在台湾设立台湾府6.1885年,台湾从福建省析出,升格为台湾省7.1895年,依据《马关条约》,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8.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复习教材内容,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三、瓜分中国狂潮(一)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下列问题:1.说出三国干涉还辽的史实。2.列出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方式;3.列举列强在中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4.“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国家,原因,内容,实质。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1.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割让辽东半岛的条款损害了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利益,为了防止日本独霸东亚,《马关条约》条约签订6天后,在俄国、法国、德国三国的干涉和反对下,日本被迫放弃割让辽东半岛。2.列出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方式: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3.19世纪末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见课件)4.“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国家,原因,内容,实质:时间:1899;国家:美国;原因: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瑕东顾。后来,它见各国“势力范围”划定,便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内容: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②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
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实质: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
华政策上的矛盾。
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启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
合作探究2.19世纪末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什么?该政策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目的:使美国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影响:①缓和了列强之间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②使中国免于被列强瓜分,但在经济上进一步丧失独立性(使列强在中国建立了“国际共管体系”)。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复习教材内容,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请同学们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网络图
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网络图
通过这一环节,是同学们对本课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