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蟋蟀的住宅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隐、毫”等生字,规范书写“宅、临”等生字,理解“慎重、搜索、随遇而安”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蟋蟀住宅的修建过程。
2.过程与方法
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3.情感与价值
抓住蟋蟀住宅的特点,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增强保
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蟋蟀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词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搜集有关蟋蟀生活习性、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蟋蟀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师拿出准备好的蟋蟀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
师板书:蟋蟀。(生书空。)
这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了。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吗?(好斗、唱歌、建住宅。)
师板书:住宅。
今天,我们就跟着文中的作者去参观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好吗?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是不是也很想亲自去参观一下住宅?请你自由地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2.学生试读。
3.检查自学情况。
(1)你看到了蟋蟀的住宅了吗?指名分读相对应的自然段。
(2)教师相机出示几个难读的生字、新词,正音,巩固。
慎(shèn)重、选择(zé)、洞穴(xuè)、挖掘(jué)、倾(qīng)斜。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蟋蟀住宅的哪几方面的内容。(选择住址、住宅的特点、怎样挖掘。)
2.生找出相对应的段落。
3.指名读蟋蟀选择住址的自然段。(第2自然段。)
(1)(板书:随遇而安。)懂它的意思吗?
(2)随遇而安,从字面看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3)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谁不喜欢随遇而安?请勾画出重点词语。
别的昆虫:临时隐蔽所。
蟋蟀:慎重选择,不肯随遇而安。
(4)读了这一段,你喜欢上蟋蟀了吗?是文中的哪些词让你喜欢它的?(不肯随遇而安、常常、一定要、一点儿一点儿……)
同学们,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当看到别的昆虫还在为寻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却已有一个非常好的住宅时,你的心情如何?(自豪、骄傲。)
(5)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它又是怎样挖掘的?让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田字格中的字。
(1)着重指导:临、卧、钳。
(2)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蟋蟀选择住宅的时候,不肯随遇而安,而是慎重地选择住址。现在让我们到蟋蟀的住宅去作客,去看看这住宅究竟是什么样的。
二、精读描写住宅特点的段落,加深感悟
1.自由读第3~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住宅的特点,想一想,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2.反馈交流,并指名在黑板上板书。(向阳、倾斜、隐蔽、像隧道、弯曲、九寸深、一尺宽、有“门”、有“平台”、墙壁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3.这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就有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这么出名呢!
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4.现在,我们就来当蟋蟀的建筑师,为它画一张住宅剖面图吧!(把画好的图贴在黑板上。)
5.你怎样评价蟋蟀的住宅?带着赞赏的语气读第3~6自然段。
三、转换角色,练习说话
1.现在,假如你们是蟋蟀工程师,要去参加昆虫建筑经验交流大会。请你们马上做好准备,介绍一下你是如何建筑住宅,你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由准备后发言。
3.有感情地朗读5、6两个自然段。
四、学习描写挖掘部分的段落,体会蟋蟀的工作艰苦
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了吗?(因为它的挖掘工具太简单了!)
课文是怎么写的呢?指名读第7~9自然段。
画出蟋蟀挖掘动作的词。
2.它用前足挖巢穴容易吗?巢穴挖好了还要干什么呢?(整修。)
3.齐读,读出蟋蟀的工作艰苦。
五、阅读资料,深入认识蟋蟀
1.看资料,谈体会。
2.看了图片、资料,你又懂得了哪些知识。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齐读全文。
2.读了关于蟋蟀的住宅的介绍,你喜欢蟋蟀吗?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赞美它吗?
3.练写。
4.交流。
/
【板书设计】
蟋蟀的住宅
特点:慎重选择 建造:加深加阔
向阳、干燥、隐蔽…… 不断修整
简朴、清洁……
吃苦耐劳 不肯随遇而安
伟大的工程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首先目标引路,让学生自学课文,重点让学生理解蟋蟀住宅特点和住宅修建过程,同时领悟作者在介绍时运用的说明方法;
2.之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后进行协作学习,比较学习,学生把生活中人们的住宅和蟋蟀的住宅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悟到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3.采用变换主角的教法,让学生扮演蟋蟀工程师来介绍如何建筑住宅,住宅有什么特点等,透过学生当主角,老师充当一位听者,师生的主角互换,这样练习,解决了难点;
4.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蟋蟀的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长了见识,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安排学生小练笔,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写一种小动物。
[不足之处] 任何一节课都是一节遗憾的艺术,它不同于普通的艺术,可以预先一遍又一遍地排演,它潜伏了更多的随机性和多变性,既要有专家般深邃的目光,又要有逢“场”作戏的应变能力。在我的课中也存在一些美中不足之处。如:在教学“随遇而安”一词时,虽然我在教学设计中安排了通过引导学生对本段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或者结合生活实际来帮助理解的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感情朗读的训练和对蟋蟀不辞劳苦、不肯随遇而安精神的感悟。另外从整体上看,教师让学生充分研读课文的时间安排较少,学生获得的知识比较零碎。在课堂教学快结束时,教师也没有对整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