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陀螺教案+反思(2课时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陀螺教案+反思(2课时 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01 00:0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 陀 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钉、彻”等生字,会写“否、旋、况”等生字,理解“否则、旋转、奋力、摇头晃脑、不动声色”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抒情语句、议论语句解读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
(1)圈点勾画法。
(2)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获得独到的感受。
3.情感与价值
学习从情感、含义、修辞手法等方面赏析文章的语言。使学生认识到玩具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获得独到的感受。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抒情语句、议论的语句解读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从情感、含义、修辞手法等方面赏析文章的语言。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玩具是我们喜欢的东西,许多人成年之后对玩具仍然情有独钟,久久不能忘怀。玩具不单是简单意义上的玩具,还演化为一段难忘的经历,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感,一段萦绕于心的感悟。今天,高洪波老师的一篇《陀螺》就是这样一篇有着丰富内涵、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文章吧!
二、作者简介
高洪波,内蒙古人,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编出版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吃石头的鳄鱼》等,散文集《捕鼠记》《悄悄话》,评论集《说给缪斯的情话》等,儿童诗《我想》、散文集《悄悄话》分别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三、自由地朗读课文
1.学习生字。
会读:钉 旋 兵 恨 帅 彻 溃 誉 丑 豪
会写:否 旋 况 兵 败 仍 尤 恨 帅 预 溃 品 丑 豪
2.学会以下词语。
冰天雪地 否则 旋转 奋力 奋勇 重整旗鼓 况且 兴趣 质量
得心应手 责骂 仍然 风姿 手舞足蹈 不得 挑战 然而 预料
追求 摇头晃脑 不动声色 顽强 自豪
四、整体感知课文,思考虑下列问题
1.这篇文章写了关于陀螺的哪些内容?请找出来,并按文章的思路将它们排序:(⑤⑦⑥③⑧)
①“我”自己做的陀螺很特别。
②“我”做了一个很漂亮的陀螺。
③胜利的陀螺让“我”自豪。
④介绍了陀螺的历史典故。
⑤介绍了“冰尜儿”的制作与玩法。
⑥“我”过生日,叔叔送了“我”一个陀螺。
⑦“我”削出陀螺的经历。
⑧“我”获得了欢乐,也得到了感悟。
2.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五、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陀螺》。
二、课文教学
1.熟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文章中心事件是什么?为什么前面花大量篇幅写与陀螺相关的其他事情呢?
本文的中心事件是:自己的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战胜了一只大陀螺。前面用大量的文字写其他内容是为了说明:一只陀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这为下文那只“圆头圆脑”的陀螺出场做了铺垫。
3.文章哪几自然段是作者斗陀螺之后的感悟?找出来后齐读这几段文字。
4.作者得到怎样的感悟?(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三、赏析文章语言美
小声朗读或默读文章,给精彩片段、句子、词语做上记号并在旁边批注,学会从情感、含义、修辞手法等方面赏析语言。(3分钟后回答问题。)
(学生自主品读,探究,教师引导归纳。)
1.修辞的手法的运用。
如比喻句: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我”得不到陀螺的郁闷心情,从中表达了“我”对陀螺的酷爱之情。
如拟人句: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
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大陀螺的得意洋洋,不可一世。
2.幽默诙诸的语句。
如:为削出得心应手的陀螺,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
在这句话中,椅子腿根本不是废物,作者却说“废物利用”,就是幽默的说法,写出“我”非常想得到一个得心应手的陀螺。
3.含义深刻的句子。
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只根据外貌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赏析文章的语言。)
四、巩固练习
做小游戏:
选一名会玩溜溜球的同学上台表演。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他的动作过程,思考下列问题。(3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用几个动词描写这位同学玩溜溜球的过程。(口头回答。)
2.精湛的技艺不是一朝一夕掌握的。在这个精彩的表演中,你发现了什么道理?
3.请同学们把刚才看到的玩溜溜球的过程、领悟到的道理用文字描述出来吧!
五、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写一写,然后读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这篇文章看似取材平常,实则生趣盎然。全文语言生动、形象,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感情真挚,使人身临其境。这篇课文,我让学生回家自学,然后上课让他们自己说一说陀螺给作者带来了哪些乐趣和启示。
学生有的是从文中找的,有的是联系生活实际说的,虽然在语言表达上不是很完整,但是却能从文中或生活实际中体会到童年生活的乐趣。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做到课上人人都有话说。
[不足之处]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孩子学习压力却更大了。他们的童年与我们的童年相比,物质丰富了。一节课上完,我觉得学生没有与文章中“我”的童年乐趣产生共鸣,学生们的激情没有释放出来,教学效果一般。
[再教设计]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正处在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因此只要对于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和激发,那么学生就会能够积极进行阅读。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要有耐心,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迅速解决问题,突破难点。本课的难点就是陀螺制作的过程,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就会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