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 13.4 第十三章内能小结复习初中完全同步系列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课件6 13.4 第十三章内能小结复习初中完全同步系列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9-01 15:2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人教版《物理》
九年级
第13章
内 能 复 习 课
复 习 目 标
1.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知道内能和热量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及与之相关的应用。


一:分 子 动 理 论
分子热运动是指: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例如扩散运动。
C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一切物质都是分子组成的;
2.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扬州)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把青菜用盐腌成咸菜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C
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空气流动形成风
B.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
C.潮湿的地面变干
D.太阳光照进屋后,可看见里面有灰尘飞舞
变 式 训 练
C
二:内 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大
B.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C.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一定降低
D.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可能降低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
内能越大;内能除了和温度有关以外,还和物质的种类、质量等因素有关;当物体的内能变化时,其温度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比如晶体的熔化、晶体的凝固、液体沸腾过程。
D
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C.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两者是等效的。一个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它做功,也可能是吸收了热量。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异,热量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或者由同一个物体上的高温部分传递给低温部分,与物体自身内能的大小无关。
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两部分,物体的温度升高,
分子动能增加,所以内能一定增加。
D
变 式 训 练
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
B. 物体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C. 质量相同的0℃的冰比0℃的水内能大。
D. 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D
变 式 训 练
5.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都比固体大。
B.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后,
煤油温度变化大。
C.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
铜块吸收的热量多。
三:比热容
B
6.用稳定的热源(即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给一种物质均匀加热,且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得到它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



(1)这种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它熔化过程用了   min.
(2)该物质第5min末的内能   第6min末的内能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3)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 。
变 式 训 练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
操作如下: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度相同且______相等的沙子和水;
(2)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3)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4)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温较快的是______,由此可见,______的比热容较大。
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入体积相同的甲、乙不同液体其中液体甲的质量为0.4千克。两液体分别吸收9.6×103焦的热量后,液体甲升高的温度较多。
(1)若
(1) 求吸收热量后液体甲升高的温度。
(2)若液体甲的密度为0.8×103kg/m3,求液体甲的体积。
(3)如果将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且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当剩余部分再次吸收相同热量时,发现液体乙升高的温度较多。请通过推理说明两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关系。
复 习 小 结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一切物质都是分子组成的;
(2)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比热容和热量:Q放 = cm(t0 - t1)
Q吸 = cm(t1 - 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