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一、炎黄联盟 1.时间: 距今约五六千年,中国进入部落联盟。
注释: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在东方,蚩(chī)尤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 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带,后来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展。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尖锐矛盾,终于爆发阪泉之战,经过三场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战败的炎帝表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黄炎联盟。阪泉之战黄炎联盟涿鹿之战征战蚩尤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为联盟后,实力更加强大。后来,蚩尤带领他的部落不断向西发展,造成对炎黄联盟的威胁。公元前26世纪,黄帝部落运用能辨明方向的指南车,在战鼓的激励下与蚩尤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的原野上,蚩尤战败被杀。黄炎联盟得到更大发展,黄帝的地位更加提高。 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不断融合临近的部落,构成华夏族的骨干,而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黄帝黄炎联盟华夏族汉族炎帝蚩尤其他部落华夏族形成和发展阪泉之战涿鹿之战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华夏族是在多民族不断兼并、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人为什么自称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炎黄部落联盟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因此,黄帝和炎帝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尤其是黄帝更为著名,被后人誉为“人文初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传说炎帝姓姜,生下来是牛头人身。他制作耒耜,传授耕种的方法,种植五谷和蔬菜;被尊称为炎帝神农氏。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传送他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最广为传颂的事迹是炎帝为了治病救人,遍尝百草,发现了许多治病的药物,最终因误服毒草而逝。 炎帝黄帝(轩辕氏)像 传说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称轩辕氏。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黄帝陵的轩辕庙(陕西省黄陵县)祭祀黄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尧 舜 黄帝以后,尧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当尧年纪大了的时候,部落首领们推举舜作尧的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了长期考察,舜的表现十分突出。尧逝后,舜接替了首领的位置。
部落联盟首领的继任需要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这样的制度被称为“禅让”。禅让 禹吸取父亲鲧(Gǔn)用堵塞治水失败的教训,领导人们挖沟开渠,把洪水慢慢地疏导到江河中去,然后流向大海。经过13年努力,终于制服洪水,人们又能正常地生产和生活。禹由此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了崇高的威望。大禹治水图“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史记.夏本纪》注释:1.劳身:使身体疲劳。
2.焦思:费神的思考。大禹有哪些高贵的品质呢? 舍己为公;乐于奉献;勤劳勇敢;不怕艰难困苦;勇于创新,不拘一格;善于思考;克己奉公。大禹陵
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会稽(kuài jī)山麓(lù)我能行1、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最早生活在(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2、苏辙的《涂山》:“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古人
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这首诗称赞的是谁?( )
A.盘古 B.炎帝 C.禹 D.黄帝
3、禹治水时,采取的新方法是( )
A.堵塞决口 B.加高堤坝 C.顺势疏导 D.加宽河道
4、(拔高题)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反映了当时 ( )
①没有贵贱之分 ②实行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③贫富分化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A CCC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传说中哪个部落?
(2)“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次战役?
(3)材料表达了孙中山对“轩辕”的什么感情?黄帝部落涿鹿之战对华夏始祖的崇敬之情和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热爱
材料二:“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请回答:
(1)、材料中的“神农”指的是谁?
(2)、与“神农”一起后来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祖先的还有谁?
(3)、“神农”在传说中有何贡献?
炎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