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请同学们说说古代有哪些智慧少年?
课 文
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1
2
学习目标
会认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
曹冲(196—208),曹操的儿子。从小聪明仁
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
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位之
意,但曹冲年仅十三岁就病逝了。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
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
人和主要缔造者。
知识链接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曹操
天曹
队员
官员
cáo
yuán
曹
员
我会认
一根
根据
议论
提议
gēn
yì
根
议
我会认
议论
论文
重要
举重
lùn
zhòng
论
重
我会认
砍树
砍柴
画线
直线
kǎn
xiàn
砍
线
我会认
停止
阻止
重量
大量
zhǐ
liàng
止
量
我会认
书写指导: “禾”窄些,“ 尔”稍宽。
结构:左右
组词:称象 自称
造句:曹冲称象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
音序:C 部首:禾
称
chēng
称一称
我会写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主”三横分布均匀。
结构:左右
组词:柱子 柱石
造句:小狗被拴在屋外的柱子上了。
音序:Z 部首:木
柱
zhù
柱子
我会写
书写指导: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撇舒展,最后一笔点起笔在竖中线上。
结构:半包围
组词:底层 底下
造句: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呢?
音序:D 部首:广
底
dǐ
到底
我会写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木”做偏旁捺变成点。“干”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结构:左右
组词:笔杆 杆子
造句:爷爷给我做了一杆红缨枪。
音序:G 部首:木
杆
gǎn
一杆
我会写
书写指导:第一笔撇短,“平”两点方向相对,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结构:左右
组词:秤杆 称秤
造句:原来这是一杆大秤啊!
音序:C 部首:禾
秤
chèng
大秤
我会写
书写指导:左中右写紧凑。末笔捺舒展。
结构:左中右
组词:做秤杆 做衣服
造句:奶奶会做衣服。
音序:Z 部首:亻
做
zuò
去做
我会写
书写指导:第一笔竖短,在竖中线上,第五笔横撇起笔在横中线上,舒展。
结构:上下
组词:岁月 周岁
造句:我今年七岁了。
音序:S 部首:山
岁
suì
七岁
我会写
书写指导:左右等宽,“立”做偏旁横变提。
结构:左右
组词:站起 站立
造句:明天我要站出来竞选学习委员。
音序:Z 部首:立
站
zhàn
站出来
我会认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第一笔撇短。
结构:左右
组词:轮船 船只
造句:爸爸是这艘大船上的船长。
音序:C 部首:舟
船
chuán
大船
我会写
书写指导:上部左右紧凑,“灬”略宽托上。
结构:上下
组词:然后 当然
造句:奶奶给弟弟做好早饭,然后叫他自己来吃。
音序:R 部首:灬
然
rán
果然
我会写
多音字
字的学习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
?
形近字
称(chēng)称呼 称兄道弟
你(nǐ) 你好 你情我愿
秤(chènɡ) 秤杆 秤盘子
称(chēnɡ) 称赞 称兄道弟
船(chuán) 船舷 水涨船高
般(bān) 一般 百般刁难
高兴:愉快而兴奋。
造句:今天收到好多生日礼物,我很高兴。
办法: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造句:利用地道打击敌人的办法真好。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造句:这道数学题果然有多种解法。
词语学习
近义词
高兴——(开心) 办法——(方法)
果然——(果真) 重量——(分量)
下沉——(下降)
反义词
高兴——(难过) 摇头——(点头)
下沉——(上浮<上升>)
1.同学们读课文,看下面的字怎么填,大家在一起商量一下。
(看象议象)
课文感知
先写
(用船称象)
先写
最后
(用船称重量)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
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曹操带官员们去看象,官员们议论大象的重量。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官员
们和曹冲各自的称象办法。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按照曹冲
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1.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曹操高兴的原因吗?
因为别人送了曹操一头大象,所以他很高兴。
2.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大象的特点。说说运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
课文解读
比喻
3.官员们在议论什么问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问题:“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好处:这为下文写称象埋下了伏笔。
4.官员们提出了什么样的办法呢?
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5.曹操对官员们的提议满意吗?从文中哪句
话中可以看出来?
不满意。从文中“曹操听了直摇头”一句
可以看出来。
6.才七岁的曹冲提出了一个什么办法来称象呢?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7.官员们的办法和曹冲办法相比,谁的办法更好?为什么?
曹冲的办法更好。
因为他的办法既科学,又环保;既不用砍大树造
大秤,又不会伤害到大象,所以说曹冲的办
法好。
8.曹冲为什么能想到称象的办法?这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首先,曹冲是个爱思考的孩子。他和大家一样,
也在思考称象的办法。其次,他善于观察和分析。他
听了官员们的办法后,知道不可行,但他也从中受到了启发:称象得用秤,那能用什么来代替秤呢?他想到了船,可以把船当作秤来使用。另外,他善于联想,他想到等量转换。象是很大很重的,直接称象的重量肯定是不行的,于是他就把称象的重量转换成称石头的重量。由此他想出了称象的办法。这说明曹冲是一个聪明、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人。
1.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比喻)
2.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
重呢?”(“一边……一边……”的句子)
佳句积累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仿写
苹果树像绿伞,苹果像小灯笼。
写法借鉴
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多么巧妙啊!对于一个才七岁的孩子来说,这实在难得。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像曹冲一样,多观察,多动脑筋思考,多联想,就一定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
课堂小结
曹 官员们:造大秤,砍大树做秤杆 善善
冲 象上船,沿水面画线 于于
称 曹冲 象上岸,船上装石头 观分
象 船下沉至画线处,称石头,得象重 察析
结构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