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三位中国美术家 课件(32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7 三位中国美术家 课件(32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8-31 20:3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三位中国美术家探究《清明上河图》展现的社会风貌1.谈谈你对这副作品的总体印象。
2.概述图中所描绘的大致风景。首段:郊野的春光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 介绍作者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宋徽宗时代的宫廷画家。少年时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游学,后习绘画,尤喜画舟车、市桥、郭径,自成一家。《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代表作,曾经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你认为《清明上河图》,“清明”二字有何含义?第一、清明时节第二、因清明坊而得名第三、暗指北宋政治清明,
宋徽宗一语双关
你能判断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为什么? 从这幅图看到晨曦初露,春寒料峭,其他的行人及商者的出现,都说明是清晨的景象,因为古代的集市主要集中在早晨。 从这幅图看到一片繁忙景象只可能出现在正午,且往来行人中,有踏青扫墓归来的轿乘队伍和长途跋涉的行旅,说明时间应是正午。①城市规模大、人,多;
②打破市坊制,改变前代都城的城市布局;
③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界限,有了早市和夜市;
④出现了娱乐场所舍。 请你们找一找宋代流行哪些运输工具?
《清明上河图》中的主体人物共有550余位,但细数之下,其中的女性仅占20位,绝大多数女性被排除在公共空间之外,这无疑暗示了艺术家和赞助人的观念以及那个时代的传统。你能猜出有什么样的传统么?为什么出现的女性与小孩在一起?有没有单身外出女性?为什么?缺失的女性
宋代实行男女隔离的政策,特别是理想的上层女性更应足不出户,守闺持家,她们很少能接触到家庭成员以外的男性,缠足的风俗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盛行。
另一方面,《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女性又大多与小孩儿或家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儒家思想里,母子关系是家庭和谐安宁的基础,敬母教子则是值得尊崇的礼仪。只有因孩子需要,女性与陌生人的接触才被看成是合理的。
此外,虽然女性在社会关系中属于屈从地位,但她们反过来也是男性身份和地位的标志。在历代对帝王的绘画表现中,他们身边经常会簇拥大量的随从,没有一个人身边单独伴有女性。除了说女性不应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之外,我们还应考虑这幅作品的潜在读者。张择端是翰林图画院的画家,他所能接触的主要是上层官员。
徐 悲 鸿 艺 术 欣 赏徐悲鸿(1895年—1953年),江苏
宜兴屺亭桥人。
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
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LOREM IPSUM DOLOR
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
1919年赴法国留学,
1923年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后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届全国政协1.徐悲鸿取法西方古典写实绘画,力倡用"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他的写实主张和从苏联引进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为一体,成为本世纪最大的主流画派。
2.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3.徐悲鸿的艺术融中西绘画于一炉,精深博大!代表作:中国画,纸本设色,76x130厘米,1941
年作,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认真赏析《群马》,想想为什么说画家的用笔用墨都很好的结合了马的形体特征?1.他笔下的马,深沉浑厚、傲骨嶙峋
2.运用中国画传统墨色的浓淡对马的鬃毛、肌肉进行绘制,突出质感
3.白描手法,用线条勾勒出马的轮廓,有松有驰,舒紧结合《田横五百士》 油画,198x355厘米,1928—1930年作,徐悲鸿纪念馆藏 这幅《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成名大作,故事出自《史记·田儋列传》,巨大的历史画面渗透出一种悲壮的气慨,撼人心魄。 背景介绍:
田横是秦末齐国旧王族,继田儋之后为齐王。陈胜、吴广起义抗秦后,四方豪杰纷纷响应,田横一家也是抗秦的部队之一。汉高祖消灭群雄,统一天下后,田横不顾齐国的灭亡,同他的战友五百人仍困守在一个孤岛上(现名田横岛,在山东)。汉高祖听说田横很得人心,担心日后为患,便下诏令说:如果田横来投降,便可封王或侯;如果不来,便派兵去把岛上的人通通消灭掉。
田横为了保存岛上五百人的生命,便带了两个部下,离开海岛,向汉高祖的京城进发。但到了离京城三十里的地方,田横便自刎而死,遗嘱同行的两个部下拿他的头去见汉高祖,表示自己不受投降的屈辱,也保存了岛上五百人的生命。汉高祖用王礼葬他,并封那两个部下做都尉,但那两个部下在埋葬田横时,也自杀在田横的墓穴中。汉高祖派人去招降岛上的五百人,但他们听到田横自刎,便都蹈海而死。司马迁感慨地写道:“田横之高节,宾客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 可见徐悲鸿作此画是受太史公的感召。
思考:
谈谈你对徐悲鸿作品的理解与体悟,及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学生可相互交流。
1.能够深刻体会到,他的画反映了画家当时的心情。
2.他画的马精神抖擞、豪气勃发,表达了爱国之情
3.他画的人物画,结合了中国、外国的绘画特点,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情表达人物的精神
LOREM IPSUM DOLOR
潘 天 寿 艺 术 欣 赏潘天寿(1897—1971),现代画家、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寿者。浙江宁海人。擅画花鸟、山水,兼善指画,亦能书法、诗词、篆刻。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布局奇险,用笔劲挺洗练,境界雄奇壮阔。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记写雁荡山花》潘天寿绘画作品特点:
1、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
2、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
3、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小练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联系画家的绘画特点与风格。试试看,下列美术作品的作者是谁?作者是谁?( )《金明池争标图》 宋代画家张择端所创作的一幅作品,绢本设色,纵28.5厘米,横28.6厘米。收藏于天津市博物馆。作者是谁?( )《九方皋》 中国画,纸本设色,138x351厘米,1931年作,徐悲鸿纪念馆藏作者是谁?( )潘天寿《红荷晴霞图》 潘天寿的指画可谓别具一格,以泼墨指染, 以掌抹作荷叶,以指尖勾线,生动之气韵,非笔力所能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