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积累重点实词。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炽热的思想感情;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情感与价值观: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炽热的感情。教学难点: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的理解教学设想1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内容,可以重温一下本文的写作背景2 本文的语言特点是通顺畅达,气势淋漓,并且多有恰当的排比、比喻,这些语言特点要在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听歌曲《我们是五月的花海》听后思考: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讨论交流)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2、有个人在100多年前,20世纪钟声敲响之际,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他就是梁启超。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板书课题3、我们先把课题读明白,谁能说说你的理解。(少年就是年轻,少年中国就是指年轻的中国)师:这么理解也不错,如果把认识再推进一步,你们会发现梁启超这样说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课件介绍时代背景)1900年的中国,贫穷、落后、愚昧,同时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清王朝连自己的龙椅都拱手让与他人,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京师危矣!中国危矣!民族危矣!!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梁启超等人想改良政治来挽救国家,但不久就失败了。历史上把这次变法维新叫做“百日维新”。百日维新失败以后,梁启超逃到了日本。在日本听日本人说到中国的时候,都说是“老大帝国”,(板书“老大”)“过去读到过一首诗‘少小离家老大回’。老大的意思就是……”跟“老大帝国”相反的是“少年中国”。日本人所以这样说我们,因为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看,中国似乎是正在一天天走向“衰亡”。“老大帝国”,意思是中国已经衰老,没有希望了,梁启超强烈地反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预习情况检测:
挑选部分学生板书练习区写生字词。
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书写。
揭示课堂目标导入新课:
1.识记梁启超的相关文学常识,识记言、照、曰等文言词语。
2.反复诵读,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理解词语及句子的含义和作用。(重点)
3.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议论层次,理解文章的主旨。(难点)
4.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感,激发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师:红字部分为重点内容,需要大家背诵记忆。
文题解说及背景介绍:
文题解说:“少年中国说”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相当于现代的议论文,而“少年中国”则是“说”的对象。将中国称为“少年中国”,是以少年象征国家的蓬勃繁荣,表明国家如少年般充满朝气,可以不断发展进步,拥有光明的未来。
师:通过文题我们可以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有利于大家对这篇课文的理解。
写作背景:“百日维新”失败后,梁启超逃往日本,创办了《清议报》,大力介绍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批判封建专制。《少年中国说》就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的。此文影响颇大,被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的代表作。全文共十段,约三千字。课文节选的是其开头两段和最后一段。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朗读课文:(对课文的感知,以朗读为切入点,又以朗读为重点。)朗读的设计如下:一读:播放配乐朗诵《少年中国说》,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来拜读他写的这篇《少年中国说》,在听读时意在听准字音,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或许会明白梁启超的满腔热血,明白他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爱国情怀,明白他为何把国家的命运系于少年一身的强烈情感。(课件:课文朗读视频)二读: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读得太好了,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屈辱的时代,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的读课文,请用我们现代青年的声音来传情达意。
课文分析,整体感知课文。
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划分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树起批驳的靶子,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2段)用老年人和少年人的不同性格和处事态度来比拟国家之强弱。
第三部分(第3段)指出造成今日老大中国是老朽者的罪过,号召和激励我中国少年为创建少年中国而奋斗,热烈讴歌少年中国的光辉未来。
具体分析课文,理清段落大意。
课件问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第二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当堂训练:
课件出示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请大家先读一遍,体会一下,这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
课堂小结:
全文把封建社会古老的中国和理想的少年中国做了鲜明的对比,热情歌颂了少年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批评了消极保守因循守旧的思想,鼓励人们要发奋图强,创建出光辉的未来中国,表现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并对中国未来满怀希望。
作业布置:
以“祖国”为话题,写200字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