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2019秋人教地理七上
黄仲昭《八闽通志》亦曰:“(九华山)有石壕山,高数百丈,石上犹粘蚝壳。”
邑人柯应东(宋咸淳进士,官福建罗源县令)《壶山诗》云:“方壶久伏海中洲,涌出高山不计秋。峰上今犹蚝带石,穴边时有蟹寻湫。”
从九华山顶鸟瞰莆田南北洋平原,远山为壶公山。
一、地表形态变化
喜马拉雅地区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的化石
在我国东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森林遗迹。
地壳下陷,陆地变成海洋
结论: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组成的,既然海陆是可以变迁的,那我们就可以说:地表形态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那为什么生活在地球上的 我们感觉不到海陆在变迁呢?
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还有一些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的地壳运动。
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壳的剧烈运动。
地震是岩层在运动过程中引起的地面震动。
火山喷发是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表。
地震前后的诺日朗瀑布
地震前后的火花海
地震前后的熊猫海
与天争地
木兰陂
妈祖城概念性总体规划
缓慢地壳运动
火山活动
地 震
流水
风力
海浪
地表形态永不停息运动变化
冰川
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
人为活动
填海造陆
剧烈地壳运动
“沉七州,浮莆田”:地壳运动,海积、人为填海造地等。
1、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
“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
2、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
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
3、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
置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二、大陆漂移假说
德国的一位科学家魏格纳。在1910年的某一天发现南美洲的东岸凸起的部分正好和大西洋彼岸的非洲凹入的部分相对应。他就猜想大西洋两岸的大陆原来是不是在一起,后来分开的呢?
大陆拼合图
北美大陆、格陵兰岛和欧洲大陆轮廓
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
你认为大陆漂移说,是空想的呢,还是有科学依据的?
这好比撕碎了的一张报纸,拼合以后的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
(一)古地层分布的相似性
(二)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
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会远飞。按理来说,他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它们同时生活在大西洋两岸的同纬度地带,你能解释这种巧合吗?
(三)生物演化的相似性
大陆漂移假说解答了许多原来无法解释的自然之谜,但魏格纳对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没能做出合理的解释,也就是他不能解释大陆漂移的动力,所以并没有被当时被学术界认可,可是人类思考的脚步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歇,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新的探测、观测技术的应用,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形成了现在普便被认可的板块构造学说。
三、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
海 陆 变 迁
说说下列序号所代表的板块名称:
A
B
C
D
E
F
A:
欧亚板块
B:
非洲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D:
太平洋板块
E:
美洲板块
F:
南极洲板块
海 陆 变 迁
说说下列序号所代表的板块名称:
A
B
C
D
E
F
A:
欧亚板块
B:
非洲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D:
太平洋板块
E:
美洲板块
F:
南极洲板块
调皮的鸡蛋兄弟历险记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通过观察,世界火山地震带与板块分布有什么关系?
板块交界地带,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中国
日本
英国
代表碰撞挤压
代表张裂拉伸
板块挤压的地方,出现高山、岛弧链或海沟
板块张裂的地方,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学以致用
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脉
红海
1、喜马拉雅山脉高度将会…..
2、红海的面积将会……
3、地中海面积将会……
欧亚板块
4、大西洋面积将会……
说说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海 陆 变 迁
课程总结:
一、海陆变迁
地壳运动、人类活动
二、大陆漂移假说
德国:魏格纳
三、板块构造学说
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板块运动:板块内部稳定,板块交界处活跃板块的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
两大火山地震带
1、世界上的火山主要分布在()
A亚欧大陆内部 B太平洋的岛屿上
C板块交界处 D北美大陆。
2、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
A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交界处
B我国人类劳动破坏
C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D开采地下资源造成的结果
3、澳大利亚大陆属于()
A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
4、 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C
A
C
太平洋板块
作业布置
查找资料,学习地震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