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杜甫诗三首 石壕吏 教案+课件(幻灯片1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0 杜甫诗三首 石壕吏 教案+课件(幻灯片1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01 19:47:57

文档简介

《石壕吏》教案
张艳红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的整体内容。
2.品味文中老妪的语言,关注社会现状
3.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品味“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一、导入课文
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显示)大家一起齐读一遍“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大家知道写的是谁吗?(杜甫)
那么郭沫若先生为何会对杜甫做出这样的评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石壕吏》来一探缘由。
二、初读课文,纠正字音。
老师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下课文,检查一下文章的字音都掌握了没有。
生读后,师评价。
这位同学读得很流畅,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听听名家是如何朗读这篇文章的呢?
师:大家听完,有什么感受吗?(语气、语速上分析)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1.师:大家点评的很到位,那我们是否能用这样的语气,再来读一遍呢?请大家齐读课文,石壕吏预备起。(生读)
2.这一遍大家读出了悲伤的情感,那么文中哪一句话可以告诉我们这家人,特别是面对官吏时是非常哀伤的呢?(妇啼一何苦)
3.老妪为何会啼苦,是因为谁?(官吏)官吏来干什么呢?(捉人)为何官吏会在夜晚捉人?
生思考回答后,师补充背景介绍(课下注释1)
官吏晚上来是为了趁百姓不备,成功捉到人,侧面反映出百姓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苦。
4.诗歌里写到老妇人一家一共有多少人呢?学生回答,答错师及时纠正。
答对7人的话,(显示表格,人物的答案显示)
找到了诗中的人物,那么我们现在来找出相关的语句。
四、理解老妪之苦
老妪向官吏苦苦哀求,在课文中是哪一段在写老妪的啼苦呢?(第三段)那么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看第三段,进行小组讨论,思考老妪所说的内容中表露了她哪几方面的“苦”。
“苦”(板书,写在中间)
A丧子之痛
三男(解释句意),收到这封信后妇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且”是什么意思?(暂且,活着的人暂且苟且地活着)“已”是什么意思?(停止,引申为完结。)活着的人暂且苟且地活着,死去的人呢?(已经永远离开了)这里妇人想要表达的是她怎样的痛苦?(丧子之苦)
B生活之苦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如何理解这句话呢?生答
“出入无完裙”说明了什么?生答
请同学们尝试着用类似“丧子之痛”的句式概括一下。
C服役之苦
除了向官吏诉说这两种痛苦,老妇还向官吏说了什么?(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妪的身体状况如何?(力虽衰)虽然身体不好,但妇人还是要求怎样?(夜归,应河阳役)家中的三男已去往战场,自己却还是要去服役,所以妇人最后哭诉的是还有哪方面的痛苦?——服役之苦
五、感受官吏之怒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文的第三段,感受老妪的心酸和痛苦。生读
师:大家读得很有感情,将老妪的唯唯诺诺展现得淋漓尽致。老妇人的啼哭打动官吏了吗?(没有)他是怎样的语气对老妇人说的?(吏呼一何怒!)根据情景,请大家补充官吏和老妇人的对话,写下官吏的怒呼。
老师先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官吏夜晚来的目的是什么?(捉人)捉的是什么人呢?(男丁)那么官吏在老妪打开门之后第一句话就会用怎样的语气?(凶狠)所以老师觉得官吏会这样问:
吏:汝家男子何往矣?速交出!
妇: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师:老妇紧紧只是说了自己丧子之痛吗?并不是,她的话语都是官吏一步步逼出来的,那么请大家拿出纸笔在纸上写下官吏的问话,注意人物当时的语气。
生在纸上写下问话后,请同学来分享。注意官吏当时是怎样的一种气势,所以他讲的话是怎样的语气呢?(回答的同学读他的答案,其余同学读老妪的话)
吏:汝家男子何往矣?速交出!
妇: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吏:家中岂无人矣?
妇:室中更无人。
吏:汝敢欺!有子啼!
妇:惟有乳下孙。
吏:子必有母!令其出!
妇: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吏:今必出一人!
妇: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生答(贫苦、苦难) 板书学生的回答
但官吏并没有放过这个苦命的家庭,文中哪一句话表明老妪已经被官吏抓走去服兵役了?(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特别是诗中的哪一个字最能体现?(独)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需要将“独”字读重音,那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句话,“天明登前途…….”
老妪已被官吏捉走了,那杜甫在深夜听到的哭泣又是谁发出的呢?(妇人、老翁)
(小孩?还在哺乳期的婴儿若是哭会是低微、断续的哭吗?)
五、了解背景、走进诗人
杜甫当时在场却没有被抓,这是为什么?
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写作背景: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由此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当时他是被贬官后去往任职的路上,且唐朝法律规定当地的官吏只能抓当地人前去服役。
在这个不幸的夜晚,杜甫作为官员却无能为力,改变不了这个苦命家庭的命运,他的内心是怎样的情感?(悲痛、哀伤)一方面他为苦难的人民感到悲伤,另一方面作为官吏,他又希望唐王朝的这场平判之战能够胜利。正是他这种矛盾的心理才促成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才写下了众多被后人所赞颂的优秀篇章。在《三吏》、《三别》中同样也有这样的诗句(PPT显示相关的诗句)
现在我们再来看郭沫若对杜甫评价的这句话,你有什么感想?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的《石壕吏》,相信大家对于诗中的故事已经有所了解了,那么大家试着再读读课文,尝试着背诵下来。
同学们可以看着课件上的提示,会背的同学可以背诵,还不会的同学可以对着书本读。石壕吏,杜甫预备起。
今天的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共10张PPT)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暮投_____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_____墙走_____,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______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______。一男附书至,二男新______战死。存者且偷生_________,死者长已______________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________。老妪______力虽衰,请_________从吏夜归。急应_______河阳役,犹得______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______________。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投宿
越过

多么
最近
防守
苟且活着
停止,引申为完结
应征
还能够
老妇
请让我
衣服
低微、断续的哭声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
杜甫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
妇啼一何苦!
?
老翁
老妇
儿子
孙子
儿媳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翁逾墙走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人物 相关语句





吏:________________
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吏:________________
妪:室中更无人。
吏:________________
妪:惟有乳下孙。
吏:________________
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吏:________________
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根据情景,补充官吏和老妇人的对话。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由此写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司马光《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 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 无乃太匆忙!
《新婚别》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新安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