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图形的旋转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经历探索、发现旋转的性质。[来源:Z+xx+k.Com]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由实例抽象出定义的过程,体验亲自动手操作并探究数学规律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经历了探究、知识应用等数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归纳图形旋转的特征,并能根据这些特征作出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教学难点:探索发现旋转的性质 及旋转的应用。
[来源:Zxxk.Com]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旋转场景及利用旋转设计优美图案。
二:授课过程
1、问题情境
时针从中午12时到下午16时,旋转了______ °
2、(黑板作图) (1) 画出点A绕点O顺时针转动120°至点A′
任取一点B,画出点B绕点O顺时针转动120°至点B′
任取一点C,画出点C绕点O顺时针转动120°至点C′
(活动)通过几何画板展示旋转的的三要素
旋转的概念:
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 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叫做图形的旋转;
这个定点叫旋转中心;[来源:学*科*网]
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如果图形上的点 A 经过旋转变为点 A′,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3、通过观察黑板作图分组讨论归纳旋转的性质;
(1)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活动)通过几何画板展示旋转的性质
4、新知应用
例1:四边形AOBC 绕O点旋转得到四边形DOEF, 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1)旋转中心是哪个点?
(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
(3)AO与DO的长有什么关系?
(4)∠AOD与∠BOE有什么大小关系?
解: (1)旋转中心是点O;
(2)点D和点E的位置;
(3)AO=DO;
(4)∠AOD=∠BOE。
例2 如图,E是正方形ABCD中CD边上任意一点,以点A为中心,把△ADE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关键是确定△ADE三个顶点的对应点的位置.
变式: 如图,E 是正方形ABCD 中CD 边上任意一点,以点A为中心,把△ADE 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拓展: 如图,E 、F是正方形ABCD 中CD、 BC边上任意一点,且∠EAF=45°,求证:EF=DE+BF.
三、课堂小结
1、你学到了什么?
2、你悟到了什么?
四、课后作业
利用旋转设计一个图案;
通过图片、动画展示,激发了学生学习旋转的兴趣。
通过把时针抽象成线段,引出点A绕点O顺时针转动120°至点A′
通过画图,让学生会利用作图工具找到转动后的位置并引出旋转的概念;
[来源:学科网]
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加深学生对旋转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使学生掌握作图的方法。
一:根据旋转定义作图;
二:根据旋转性质一作图。
让学生初步理解旋转性质的运用
[来源:学科网ZXXK]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并与大家交流学习的感悟
分层作业设计,通过费马点的证明拓展学有余力的学生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