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课标要求:
1、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
2、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
3、了解综合治理及保护的措施
重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概念
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以及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太 行 山
长 城
秦 岭
乌鞘岭
35°
40°
100°
105°
110°
115°
一、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
青海
甘肃
宁 夏
陕 西
山 西
成因:“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河 南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1、地理位置
过渡性
—生态环境脆弱
过渡性表现:
(1)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
(2)平原向高原过渡
(3)沿海向内陆过渡
(4)森林向草原过渡
(5)农业区向畜牧区过渡
生态环境脆弱
抵御灾害的能力较低
黄土高原
2、地形
地面破碎,
沟谷纵横,
谷坡陡峭,
地形坡度大,
坡面物质不稳定;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黄土高原的地貌
陕西黄土高原5县降水量的年内分配
地点 年降水量mm 春季 占全年比重 夏季 占全年比重 秋季 占全年比重 冬季 占全年比重
榆林 415 60 15% 247 60% 98 23% 10 2%
绥德 478 75 16% 275 56% 124 25% 13 3%
安塞 492 68 14% 286 58% 122 25% 16 3%
延安 550 92 17% 304 55% 141 26% 13 2%
洛川 622 116 19% 316 51% 169 27% 21 3%
3、气候:
降水集中,多暴雨
冲涮作用明显
4、土壤的特殊性
黄土以粉沙颗粒为主
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碳酸钙含量高,遇水崩解。
读右表,说说植被对减少水土流失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植被减少使相同降水条件下河流径流量加大,侵蚀加剧,“水”的流失和“土”的流失量大大增加。
5、植被稀少
——植被覆盖率低,削减降雨和径流 的能力降低 ;涵养水源能力差。
植被覆盖率(%) 径流减少率(%) 侵蚀减少率(%)
20 15 30
40 30 50
60 50 85
80 60 89
>90 70 95
5、植被稀少
——植被覆盖率低,削减降雨和径流的能力降低 ;涵养水源能力差。
露天煤矿开采
修建窑洞
过度放牧
(二)人为原因
陡坡开荒
(二)人为原因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1、破坏植被:
2、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轮荒,露天开矿,无计划地建窑洞、修路等。
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过度樵采、毁林开荒等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轮荒制度
轮荒? :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耕作类型。没有固定的耕地,农民采用毁林毁草,到处开荒,种地不施肥,种三五年之后,表土流失了,肥力衰退便丢弃撂荒,另择土开垦的一种原始的生产方式。这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使地表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无法恢复,在湿润坡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如我国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自古以来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有密切关系。如今,这种耕作制度主要存在在热带雨林中的低地丘陵地区。
水土流失
自然因素
地形:
土壤:
气候:
植被:
人为因素
植被破坏
不合理利用
土地资源
陡坡垦耕
毁林开荒
开矿
过度放牧
地理位置:
显著的过渡性,生态环境脆弱
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千沟万壑、地形起伏大。
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小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乱伐树木
轮荒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1.水带走了什么?对当地环境和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2.带到了哪里?对那里的环境和人类活动有何影响?
3.黄河下游为什么会形成“地上河”?
“地上河”有什么危害?
a.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b.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c.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a.淤积江河湖库,(在下游形成地上河)
b.加剧洪涝灾情
c.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
水土流失
容易溃堤泛滥,引发洪涝灾害,威胁下游城市安全
小组讨论:水土流失的治理
回顾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和黄土高原的实际,在影响水土流失的诸因素中哪些是人类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人类无法控制的?因此,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应采取哪些措施恢复植被?
植树种草
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
…………
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2、工程措施—— 修建水平梯田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工程措施—— 打坝淤地
淤地坝
打坝淤地有何作用?
1、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2、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
鱼鳞坑
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轮作套种等农耕农业,同时精心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
3、农业技术措施:
喷灌
滴灌
地膜覆盖
套 种
1、小流域的含义
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它在黄土
高原上多达百万条以上,遍及整个地区。是黄土高原泥沙
产生和输水输沙的源头。
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法
重点: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
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措施:“三结合”——工程、生物、农技三大措施,有机结
合,效益互补。工程措施见效快,工程养林草;林草治
根本,林草固工程;提高土地生产率,农技是关键。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①保塬: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营造护田林网,林粮间作,果粮间作;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充分利用水资源
3、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②护坡: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封坡育林育草,涵蓄坡面径流。
③固沟: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工程措施
沟谷
水平梯田
缓坡
平整土地
打坝建库
塬面
工程措施 地段 效果
固沟工程 ______
营造防护林
地段 拦泥蓄水
防止沟谷继续扩展
护坡工程 修筑____
封坡育林育草
地段 拦截、涵蓄坡面径流,发展林果业生产
保塬工程 ___
营造护林网
合理利用水土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小流域治理的成果:
小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
工程措施
兴修水库
修建水平梯田
打坝淤地
小流域综合治理
水土流失的治理
农业技术措施
保塬、护坡、固沟
知识迁移:
如何治理我国南方丘陵的水土流失?
西南石质山区水土流失-石漠化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燃料需求增加
植被破坏土地沙化
自然灾害频繁
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开垦荒地
需要更多劳动力
人口继续增长
毁林开荒
破坏生态平衡
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放羊娃的故事
记者“你为什么放羊?”答“赚钱呗。”
“赚钱干什么?”
“娶老婆。”
“娶老婆干什么?”
“生娃。”
“生娃干什么?”
“放羊。”
【课程达标检测】
1.黄土高原位于( )
A .太行山以东 B.乌鞘岭以西 C .秦岭以南 D.长城以南
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
A.峰岭众多,地表呈波状起伏 B.石灰岩广布,地表起伏很大
C.黄土覆盖,地面坦荡无垠 D.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 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黄土土质疏松 ④森林破坏严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有( )
A.新疆地区 B.青藏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南方丘陵地区
D
D
C
D
5.如图表示我国各省水土流失面积。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
公顷的省级行政区有(写简称)____、
____、____、___、____。
(2)新疆面积大,但水土流失面积
小,主要原因是:
(3)山西面积小,但水土流失面积
较大,主要的原因是:
蒙
甘
陕
渝
川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疏,夏季多暴雨 。
人为开矿,地表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