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体育教案 - 立定跳远 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体育教案 - 立定跳远 全国通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19-09-01 18:2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水平二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实践“快乐体育”。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游戏为运动技能学习的载体,以趣促学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运动技能。
二、教材分析
立定跳远是小学低段基本运动中的考核项目之一,它动作结构简单,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和使用价值,且不受场地限制,是发展学生跳远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对促进学生的上下肢、关节、韧带和身体器官机能的发展以及提高学生的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有着积极意义,同时又为学生今后学习复杂的跳跃技术动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立定跳远由摆臂、蹬地、起跳、落地四个步骤组成,这里将两臂摆动、膝关节弹性屈伸和空中的收腹抬腿动作最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三、学情分析
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协调性较差,运动基础较薄弱,注意力较为分散不易集中,理解记忆能力也不够完全,更侧重于感性事物。不过,学生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立定跳远的动作虽然简单,但对于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故而,在教学中应运用直观且趣味性强的方法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学生实际,着重培养其运动能力,有效增强学生身体、心理素质,达到保健与育人相结合。
四、教法分析
本节课以游戏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同时还使用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激励法等教学方法。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热爱参与游戏活动。使用游戏法教学,把立定跳远的重要动作环节寓于游戏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运动技术,强健体魄、娱乐身心。
五、学法分析
本节课中让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主要有小组比赛法、情景学习法、迁移学习法、练习法、小学学习法等。小学生好胜心强,乐于比赛,老师组织游戏比赛,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学习并巩固相关运动技术。学生通过迁移学习法,能够把游戏比赛中获得的经验运用到立定跳远的动作学习当中去,并进一步内化之,实现学习目标。
六、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
新课程体育教学的总目标是以“终身体育”与“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锻炼方法,参加锻炼,增强体质。
(1)参与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安排游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上下肢的协调用力,达到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目的。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技术,了解立定跳远的基本功能。
(3)情感目标:通过参与游戏,体验集体中的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坚忍不拔的品格。
七、重点和难点
重点:双脚起跳,用力向前上方跃起,上下肢协调配合。 难点:上肢的摆动配合空中展体。? ? ?
八、教学过程
本课是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再结合本课的任务和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把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贯穿于游戏中,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我分为:开始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个部分进行教学。
(一)开始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活动。
2、兔子舞热身:配上兔子舞音乐,这一节约为4分钟左右。运动强度为“中”(为学生创造快乐愉悦的活动氛围,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这一部分是课的主体部分,是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关键,是“教”与“学”的重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本课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1、教师讲解示范“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让学生能够直观的、充分的学习立定跳远的几个重要环节:预摆、起跳、腾空、落地,并记住关键词:摆、屈、蹬、展、收。
2、通过“划龙舟游戏”让学生充分的体会摆屈的动作及协调用力。
3、通过“顶球”练习让学生体会前脚掌蹬地发力和向上展腹的动作。
4、通过“跳垫子”练习让学生体会收腹跳的感觉和落地时的屈腿缓冲。
5、立定跳远练习,融合前面几个练习,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完整的立定跳远的用力和身体协调用力的感觉。
6、“夹球跳”游戏:通过此游戏来拓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同时到此时学生的精神和注意力都有所减弱,通过这样一个游戏可以有效的再次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三)结束部分
1、为了恢复学习的心理和生理负荷,通过身体音阶操动作进行放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本课的学习。
2、小结:再次巩固本节课的上课重难点,让学生加深记忆。总结本课的优点、缺点,以表扬为主。
3、下课。
教案
教材
立定跳远
目标
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2、增强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
3、乐于重复练习,能听指挥,守纪律;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坚毅的优良品质,发展学生的团体协作等能力。
教学
过程
课的内容
课的组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练习负荷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检查人数、检查服装;
二、准备活动
1、兔子舞
2、徒手操:
肩部运动
扩胸运动
腰部运动
膝关节运动
腕踝关节运动
1组织:四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接受汇报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任务
4、教师指挥,口令
1、体育委员组织整队并报告人数;
1、要求:精神饱满、队形整齐;
2、教师语言要清晰。
4
8





一、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预摆—起跳—腾空—落地。
二、找到关键字词:摆、屈、蹬、展、收。
三、划龙舟游戏—体会摆和屈的动作。
四、跳垫子练习—体会蹬的动作。
五、头顶球的练习—体会展的动作。
六、跳垫子的练习—体会收的动作。
七、夹球跳接力游戏。
一、组织:四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教师讲解语言要清晰;
2、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3、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4、开始游戏。
1、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
2、积极进行练习;
3、仔细体会,积极提高;
4、认真进行游戏
1
28





1、放松、整理活动;
2、总结;
3、归还器材;
4、宣布下课。
1、组织:四列横队
2、教师组织安排放松内容;
3、指出本课的好人好事;
4、安排课后练习。
1、学生认真听讲,体会;
2、学生练习;
3、课后练习。
1
4

小结
教 学 回 顾
九:教学反思
1. 本堂课教学组织积极,教学过程收放自如,教学环节流畅连贯,一气呵成,教态自然大方,体现了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
2.本节课的体育教学,以游戏为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完成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等领域的教学目标。如“划龙舟”、“顶皮球”、“跳垫子”、“脚夹球接力”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课程开始以兔子舞为准备活动部分,很好的结合了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基本部分的教学动作要领讲解详细,并加以图解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也取得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4.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缺憾,如整堂课感觉节奏太快;没有融入“课课练”环节;老师在教学示范过程中队伍拉得还不够开,导致有些学生没能很好的观摩;另外体育教师应该要亲力亲为每一个环节,如播放音乐等,这样会使得教学效果更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