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九课《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选择熟悉的古诗,运用已有的绘画技巧来表现诗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运用已有的绘画知识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恰当的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诗配画的课件,诗配画的知识等。
学生用具:纸张,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组织教学
课堂导入
讲授新课
学生创作
作品展示
学生作品评价
课后拓展
欣赏《钱塘湖春行》的诗歌的吟唱。
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首诗?你能给我们大家背诵一下吗?
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诗,诗歌朗诵,思考一下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意境呢!具体的描述什么样的场景?
赏析古代诗人王维作品《山居秋暝》。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诗情画意》。
一起尝试为古诗《小池》,配上一幅画。
教师利用微课示范诗配画的创作方法
选诗 2、构思 3、构图 4、绘画5、题诗
欣赏同学的诗配画作品。
你最喜欢那首诗?你想怎么表现出诗中的意境?
请你运用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创作出一幅诗情画意的作品。
让学生用绘画长卷的方式来创作。
将学生的作品用过绘画长卷的方式来展示。
通过学生自己介绍和小组间的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三个方面多层次的进行评价。
利用网络查阅资料,欣赏名家画作,熟悉一位你最喜欢的画家,并能把他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通过观看一个小短片,让学生从视觉到听觉很好地感受古代诗词当中,诗情画意的那种意境。
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问题引入,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展开想象,联想一下诗句当中所描写的场景是什么样子的?通过本环节巩固学生对诗配画的理解。问题引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微视频的演示,能够直观演示出具体的创作方法。
启发学生的思路,开拓学生的创作的素材。
小组合作探究,发现问题并合作解决问题。 这样展示为了很好地贴近古代绘画的那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表现形式。让学生有一种古代小诗人、小画家的感觉。
从能否用图画表现出诗词当中的意境。
升华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