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主讲教师:
教学对象:
教学材料:白色卡纸(扇形、圆形)、水粉颜料、吸管、勾边笔、吸水布、围裙、套袖
教学目的:
1、感受梅的文化寓意:傲骨;了解中华诗词文化、印章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2、掌握梅的干、枝、花的外部形态,采用国画中的审美方向及构图方法,对 “梅”进行儿童趣味的艺术表达。
3、吹画,令学生体验自由流淌的特殊效果;指印,尝试触觉快感;尝试不同的 绘画风格,增强学生绘画兴趣。
教学重点:
1、枝干的造型与吹“墨”的走势相对应,这是最难控制的一点。
2、梅花、诗词的添加起到在构图中平衡画面的作用,因此位置的选择特别重要。
3、学会用指印画的形式将梅花插上枝头。
知识点
知识点:以吹代画/触觉体验
课题引导:
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激励人励志奋发。它与兰、竹、菊并称“四君子”,还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曾有古诗人王安石作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大意为:墙角有几支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是洁白的梅花不是雪花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作品要求
注意吹墨时墨汁的走向要掌控好,要形态多变。
梅花树的构图大小要合理,在画面中不能过大或过小。
课题延伸:
吹画,追求的是色彩在纸张上的流动感,它的随意流淌令作品充满活力,这一绘画方式适用于多方面,如:树干、毛发、水母、细胞、火焰等。在吹画的基础上,再运用其他的形式进行创作,可以把两种或多种完全不相干的事物结合到同一纸面上,想想吧,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