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说出生物分类的意义、生物分类概念及依据。
尝试对植物和动物根据其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生物的主要类群。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判断能力。
通过探究生物分类方法、分类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做一个小小分类学家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
通过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增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同学们保护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怀。
【教学重点】
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探究并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通过观察与思考,总结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演示、分析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①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②编写导学案。
学生准备:①调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活动。②复习初一上册学习过的植物部分的知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问题:谁的课桌最整齐?
2.举例说明身边的分类现象;
3.小试牛刀进行生物分类。
在这里我给大家带来了9种熟悉的生物图片,请你为这些生物分类。我请一位同学来说说。
接下来我们来做个选择题。想进一步了解菜粉蝶的生长发育和行为,在下列几种书,你会选择哪一种?
学生积极思维,回答问题
学生看图片,辨认生物。交流回答:植物、动物、真菌
学生:我选择蝴蝶。菜粉蝶是一种蝶类
点拨:菜粉蝶是一种蝶类,也是一种昆虫,当然也是无脊椎动物、动物、生物。但是要找到它的详细资料,就应该选择《蝴蝶》。
二、探求新知
(一)了解生物分类
同学们刚才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无意中已经应用了生物分类的方法,在学习分类时,首先要明确几个相关的概念。请看课本:明确几个相关的概念。(请学生用笔勾画好)
1.什么是生物分类?
2.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3.分类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自主学习归纳:
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2.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3.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对生物进行分类呢?让我们以一个小小的分类学家的身份,来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一些常见的生物进行分类吧。
看来,前边的知识有点遗忘,现在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前边我们学习的有关知识。
1.植物体有哪六大器官?
2.所有的植物都有种子吗?
点拨:藻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
3.种子的外面都有果皮包被吗?
4.所有植物都有根、茎、叶的分化吗?(点拨:假根不是真正的根,只起固定作用。)
5.种子里面的子叶数一样吗?
6.被子植物的叶脉都一样吗?
点拨:双子叶植物大多是网状脉,单子叶植物大多是平行脉
回忆、交流:
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有种子———种子植物,没有种子———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3.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松种子外无果皮包被,属裸子植物。桃的种子外有果皮,属被子植物
4.水绵等属藻类——无根、茎、叶。葫芦藓、肾蕨属蕨类——有茎、叶,假根
5.不一样,一片子叶(单子叶植物),两片子叶(双子叶植物)。
6.不一样,叶脉分为平行脉和网状脉
(二)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
现在,咱们同学对植物的一些特征有了大致的了解,下面就让老师带领大家进入安详宁静的植物王国,对一些常见植物进行分类吧。
请观察课本所给植物,按表解进行分类。并完成课本的讨论题(也就是学案的第一个部分),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讨论1:上诉图片中的植物分别属于A、B、C、D、E、F、G中的哪类植物?
A.单子叶植物———玉米
B.双子叶植物———向日葵
C.裸子植物———油松
D.蕨类植物———肾蕨
E.苔藓植物———葫芦藓
F.藻类植物———水绵
讨论2:A、B、C、D、E、F各类植物都属于同一分类等级吗?
不属于同一分类等级,A、B分别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它们的分类等级应该低于C、D、E、F四类植物。
讨论3:有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哪些类群?
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讨论4:无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哪些类群?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讨论5:你能否把上述植物按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起来?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讨论6:通过上面的资料分析,你认为植物分类时考虑植物的哪些特征?
植物分类的依据是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例根、茎、叶、子叶、叶脉、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其中,花、果实、种子可作为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板书设计】
一、了解生物分类。
二、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