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搭积木比赛
/
【教学内容】
教材第32页及练一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能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辨认相应的视图的形状。
【教学难点】
从上面、左面和正面观察物体。
【教学准备】
学具盒、PPT课件。
/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活动导入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观察两个简单的物体。先请同学们从学具盒中取出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根据课本的立体图形,将它摆出来,看看哪个小组摆得又快又好。(板书课题:搭积木比赛)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第一项比赛。
比赛一:画一画。淘气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了一个立体图形,请两队同学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比一比哪个队画得正确。
(1)明确比赛规则。 观察搭成的立体图形,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2)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淘气搭成的立体图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看一看有什么特点。
/
①学生观察,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进行适当指导。
②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结果。(这个立体图形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3)从上面、正面、左面三个方向观察搭成的立体图形,并画出看到的形状。
①学生动手画一画。
②各小组展示画出的图形,并说一说你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
(4)引导学生将画出的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与搭成的立体图形进行比较,看是否符合要求。
(5)统计各组的得分情况。
2.课件出示第二项比赛。
比赛二:搭一搭。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几个小正方体?请两个队分别搭一搭,说一说。
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1)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如下图:
/
(2)提问:搭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有几个小正方体?
(3)学生小组合作,先交流,再动手操作。
(4)各小组展示搭好的立体图形。(鼓励不同的搭法)
/
(5)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设计这个立体图形的?用了几个小正方体?
(6)提问:你们搭出的立体图形各不相同,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7)小结: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不能确定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但能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8)统计各组的得分情况。
3.比赛三:看谁搭得多。课件出示第三项比赛。
比赛三:看谁搭得多。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形状,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
(1)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如下图:
/
(2)提问: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从上面看形状如上图的立体图形,你有多少种不同的搭法?
(3)学生在小组内边交流、边操作。
(4)各小组展示不同的搭法,看哪个小组搭的方法多。
(5)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设计的。
(6)小结:根据给定的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搭立体图形,即使给出的小正方体的数量是固定的,也有很多种不同的搭法。
三、反馈练习,深化体会认识
1.从两个方向观察,能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
(1)师:请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2)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2.从两个方向观察可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
(1)引导学生先从上面看,哪个位置有正方体?哪个位置没有正方体?再从左面看,哪一排最多有几个?最少有几个?
(2)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摆放实物搭出这样的立体图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四、练习巩固
1.试一试。如果要从上面看形状不变,还可以怎样摆?如果从侧面看,要使形状不变,还可以怎样摆?(教法:组织学生动手摆一摆,然后进行集体交流。体会不同的摆法,丰富自己的经验。这个题目比较开放,对于空间观念较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借助想象和推理解决问题,再通过全体动手操作进行验证)
2.想一想、做一做。组织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交流。
五、课堂小结
(1)让学生说一说感受。
(2)观察立体图形画平面图形或由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都需要想象,要注意到哪是暴露的、看得见的,哪是被遮挡的、看不见的,就找到了应当画什么和不能画出什么。
六、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在课一开始,设计了三个比赛,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观察立体图形,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进行观察,想象。
2.由浅到深,由表及里,从直观到抽象,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搭一搭活动,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 再通过学生自己和小组合作观察来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确,最后通过练一练进行学生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训练。
3.经历这一过程,学生自然地感知了二维与三维的关系,埋下了看到表象猜测内里的种子,有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 感受到“没看到并不代表没有”这一重要的空间理念,由此类推到其他同样情况,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应用意识的形成。
4.最后感悟到了根据从两个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但可以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正方体的数量范围这样的结论。
[不足之处] 通过观察,画图比赛,动手操作,着重学生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没能完全放开让学生多角度思考,多层面推断,多策略探索,没提供足够的交流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探索、创造。
[再教设计] 再教时设计三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让学生用5个正方体积木搭一个立体图形,仔细观察,然后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这个活动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经验。学生兴趣高涨,很快完成了搭一搭、画一画的任务,通过这个活动激活学生的旧知,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个活动:按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搭一个用5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先让学生完成一组判断题,多媒体出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然后让学生选择正确的立体图形,并让学生说一说理由,为学生独立操作积累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再出示一组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放手让学生按要求搭出立体图形,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三个活动: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形状,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看谁搭法多。在前两个活动的基础上,学生动手独立搭立体图形,再进行小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