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6.1 细胞的增殖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6.1 细胞的增殖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9-02 19:4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 “细胞增殖”是人教版必修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系统介绍了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它与前面所学的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细胞核——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高尔基体的功能,中心体的结构与功能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尤其是减数分裂奠定基础。
??? 与本节相联系的内容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分化,衰老与癌变和减数分裂等内容。
??? 2.教材的加工与改造:
???? 我在设计过程中对教材做了简单的处理,如:通过一些动画和图片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打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重点突出难点的突破。尽量地引入与人体有关的实例来说明问题,使学生有种更直观的感觉;设计了一些探究式的思考题来增强学生的自主思维活动。巧妙的动手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 1.学情分析:
??? (1)知识与技能方面:高二学生的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较强,同时,对生物课程的学习,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初中曾学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内容,但是对此了解得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有丝分裂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 (2)心理与情感方面:具有比较健全的心理素质和个性,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生物学的研究有很高的热情和很强烈的参与意识,这也是生物学自身的魅力所在。高中学生求知欲旺盛,自学能力强,因此可以通过对有丝分裂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对DNA,染色体数量变化等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
??? 2、根据以上学情分析和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目标:
??? 知识目标:
??? 1、知道细胞增殖的方式及意义
????2、识记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3、识记并理解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 4、理解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
??? 能力目标:
??? 识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动手、动脑、动眼能力;分析比较能力。
???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动画及图片展示,让学生体会自主探究,独立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通过实践动手活动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灵活方法
???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建立生命活动的唯物主义观点。领会分析事物的严谨入微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洞察意识。
三、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材中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点。
2.比较教学法:利用表格、坐标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含量变化进行类比、归纳。
3.讲述法:对教材中“意义”及“方式”等了解内容采用此教法。
4.讲解法:“对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结合直观法,围绕重点进行启发诱导,解决此类知识点。 ?
四、教具设计 ?
1.多媒体仪器。
2.细胞分裂周期图。
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动画图、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
4.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数及DNA含量坐标及表格。
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表格。
6.板书(可银幕显示)。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课前放S.H.E的《不想长大》 接着放制作的ppt图片展示,(一段人由娃娃到孩童到少年到青年到老年的图片,所选图片是电视剧或电影中人物) 讲述:不想长大,因为长大有很多烦恼有很多不如意。可是我们必须长大,必须经历一个从小到大 ,从大到老,最终走向死亡的历程,这是生命的轮回和命运。事实上我们体内的细胞也是经历着这样的过程,从出生到成长,成长成成熟的细胞,然后繁殖,然后衰老,最后死亡。细胞的历程和我们生物体的生命历程是息息相关的,为了更好地了解人的生命历程,我们必须先来了解细胞的生命历程,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希望大家能从中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我们今天就来先解决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长大?? 1、 从物质转化角度分析:同化作用强于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那些结构上?这使细胞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引导学生简要复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从细胞变化角度分析: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 那可不可以只通过细胞的长大来达到生物体的长大? (不可以) (为什么细胞不可以无限长大?) (首先引导学生从细胞核的角度出发得出细胞核的制约使得细胞不可以太大) (再从物质运输的角度来看。讲述琼脂快的演示实验) 得出结论:通过模拟实验可以看出,细胞的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小。 总结:所以由于这两方面的制约,细胞不可以无限长大。 那么细胞是不是越小越好? ( 学生很容易得出不是,说出是因为细胞自身要生存下来就必须一些物质和细胞器。) 由此得出:细胞既不可以太小,也不可以无限长大。所以生物体的长大主要靠细胞的增多。我们把细胞的增多和繁殖就叫细胞增殖。 学生总结: 细胞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对于单细胞生物体,细胞分裂意味着生物个体数的增加。多细胞生物体的生殖活动也是通过细胞分裂完成的。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细胞分裂则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分裂保证了细胞有足够大的表面积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了新陈代谢对物质更新的需求。因此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真核细胞的细胞增殖不止一种方式。有几种? 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讲述一些三种细胞分裂方式的区别:无丝分裂通常是已经分化的细胞所采取的细胞分裂方式,如青蛙血液中红细胞的细胞分裂。(见扩展资料)减数分裂只发生于有性生殖过程中,多是用于产生有性生殖细胞如卵细胞或精子细胞等;而有丝分裂则是最常见的方式,如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的产生以及无性生殖过程中新个体或生殖细胞——孢子的形成……。人体就是经过连续的有丝分裂由一个受精卵细胞生长发育成的。    那么大家来看一下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图,能从中看出什么特点来? 展示有丝分裂母生子,子再生子的图。 让学生观察到有丝分裂可以连续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细胞周期。 那么什么是细胞周期,如何描述细胞周期哪? 放细胞周期的flash动画。让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并讨论:   1、学生分析有关文字描述找出关键词语(什么样的细胞?起、止的标志?为何这样划分?)   2、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哪两个阶段?它们在时间分配上的特点是什么?如果观察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组织,处于哪个阶段的细胞会更多些?   (一个细胞从它产生开始直到它又通过细胞分裂变成两个相同的子代新细胞这就是一个周期。它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包括两次分裂间期的遗传物质复制,和分裂期的遗传物质的均分两个过程。 以四百米接力为例,让学生找到哪一个才表示细胞周期,从前一个跑完,到自己跑完全程表示细胞周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今天的内容,又将染色质,染色体,DNA的关系重新复习了一下。 接着重点讲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先放植物有丝分裂的全程图,然后让学生看课本,找出每个时期发生的变化,用笔画出来。老师在黑板画表格。然后一个一个时期的观察,总结特点。 首先:分裂间期 事件:染色体的复制,包括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图解: DNA,染色体的变化:以一个为例,(1个染色质,1份DNA 1个染色质,2份DNA ) 描述:双COPY 总结:   1、细胞变化:细胞由扁变方,细胞核占有极大的比例。细胞核染色均匀,颜色渐深,核仁不止一个,非常显著。   2、物质变化(原因):细胞核内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细胞核内DNA分子数量增加了一倍。核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因此细胞核颜色明显变深。细胞内有大量的蛋白质被合成,其中有一部分与DNA分子一同构成染色体。根据书中图示可以知道复制的两个DNA分子是靠一个着丝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核仁部分见扩展资料。可以给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讲解。)   一切准备就绪后,细胞分裂就可以开始了。细胞分裂是一个相对较快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均分和细胞质等结构的分离。分裂间期复制的DNA要完整地分离,使新形成的两个子代细胞分别获得完全相同的一整套DNA。如何保证复制的两套DNA分子能准确无误地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呢? 根据课件引导学生讨论:   学习细胞分裂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看图说话,学会抓重点、要点,学会比较、分析……。   细胞分裂是一个连续发展变化的过程,没有严格的阶段界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以及核内DNA、染色体的变化是观察的重点,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是主线。要引导学生从中体会生命精密合理的美感。 观察分裂期前期的变化;总结 前期 事件:核仁消失,核膜消失,出现纺锤丝,染色质变成染色体,产生的染色体的散乱地排布在细胞中。 图解:(1个染色体,2份DNA,2个姐妹染色单体) 描述:两没两出一散乱(两没:核仁消失,核膜消失;两出:染色体、纺锤体出现;一散乱:染色体散乱排布) 中期 事件:杂乱的染色体整齐地排布在赤道板上 图解:(1个染色体,2份DNA,2个姐妹染色单体) 描述:无 后期 事件:染色体的着丝点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走向细胞的两极 图解:(2个染色体,2份DNA,0个姐妹染色单体) 描述:姐妹分家,移向两极 末期 事件: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核仁出现,核膜出现,纺锤体消失,出现细胞板将细胞一分为二 图解:(2个染色体,2份DNA,0个姐妹染色单体) 描述:两出两没一真板(两出:核仁出现,核膜出现;两没: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变成染色质;一真板:细胞板。) 然后将分裂前期与末期作比较,整理学生的记忆思路。 最后再放一遍植物有丝分裂的全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