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龙港第二高级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龙港第二高级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1-11 20: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龙港二高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2009.10.9
高二语文
说 明: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答案只能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氛围(fèn) 豢养(huàn) 狡黠(xié) 有条不紊(wěn)
B、框架(kuàng) 埋怨(mái) 间(jiān)断 返璞归真(pǔ)
C、愠色(yùn) 紫绡(qiāo) 伺候(cì) 量体裁衣(liáng)
D、剥皮(bāo) 记载(zǎi) 剽窃(piāo) 强颜欢笑(qiǎ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2分)
A. 外面风传咱们厂的厂长要辞职,有人说这是谣言,但我想,空穴来风,恐怕总是会有点儿实事的影子吧。
B. 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C. 人类基因组计划终于不孚众望,把它的成果医学化,已在医学方面为人类造福。
D. 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耸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
B.改革开放30年来,这个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年年都上新台阶,去年上缴国家的
利税与30年前相比,足足增加了二千倍。
C. 这本书具体描写了我国北冰洋考察船是如何根据气候和洋流的状况,度过一个个难
关,获得了巨大的科研成果。
D. 厂领导在新年来临之际,亲自带领各中层干部以及各种慰问品,深入贫困家庭慰问
职工,把温暖送到家。
4、选出对划线句子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A、这是个一般疑问句,作者用提问的方式,启发读者思考。
B、这是一个设问句,答案在前一个句中,“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
的鲜血”的人就是“哀痛者”和“幸福者”。
C、“怎样的”意思是“多么沉痛的”,于是本句句意为:这是多么沉痛的哀痛者和
幸福者啊!
D、这是一个反问句,其中饱含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赞叹,可以这样理解这句
话:这是多么伟大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啊!
5、《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标题出自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下列对这首律诗的颔联、颈联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 , ???。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A.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高名以许传新曲,方味曾经荐大官。
B.高名以许传新曲,方味曾经荐大官。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C.绛雪艳浮红锦烂,方味曾经荐大官。高名以许传新曲,玉壶光莹水晶寒。
D.高名以许传新曲,玉壶光莹水晶寒。绛雪艳浮红锦烂,方味曾经荐大官。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依托于信息技术革命的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和时间感受。空间和时间都不再是固定的,成为了“流动的空间”和“压缩的时间”。利用高速传播的音像信息,人们可以立刻进入到一个不同的空间,并参与其中;凭借强大的信息存储能力,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都能集中为同一个瞬间。
这种变化导致了更为高速有效的经济活动,同时也使得经济组织彻底国际化;人们的交往活动进一步加速,满足生活需要的各种活动更为方便快捷;由于减少了面对面的接触,人们也就变得更为独立自由,产生了一种普遍的解放感。
新的时空感受给很多人带来了解放和自由的感觉,却也潜移默化地使人丧失了历史深度和特殊的地区认同,使人们在虚拟的数码文化中漂泊无依。这样一种虚拟文化严重挑战传统的男女性别关系、家庭亲情关系。表面上看,信息技术使得社会的组织和结合更为紧密有效,个人自由大幅度增加,个人能力也大幅度增强,但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却日益淡薄,自我意识日益脱离群体意识,传统的权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被无情地消解掉,导致了广泛而严重的自恋、孤独和原子化的个人主义,社会面临着解体的危险。
简而言之,网络社会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处世界的面貌,它提升了生产力、文化创造力和传播的潜能,但同时也削弱了社会组织的权威和人际关系纽带。在这样一种“流动的空间、压缩的时间”里,时间节奏突然加快、人际交往抽象化带来了社会普遍失去控制的焦虑和无力感,人们迫切地希望找到一种凝聚的力量,来对抗信息时代所产生的高度风险、无限分散、日益抽象化的总体趋势。www.21世纪教育网
应对网络社会的挑战,新的社会运动、国家和文明共同体理应发挥驾御和控制作用。各种新兴社会运动,如环境生态保护运动、女性运动等等,其实都是一种对抗网络社会的方式。这些运动和社会组织使人们重新认识并加强了自身的责任感、义务感以及性别认同和家庭纽带。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国家的作用。在充满风险的、高度抽象化、分散化的网络时代,国家权威是抵制风险、保障社会生活、维护个人权利和尊严的有效力量;在传统家庭解体、各种社会团体日益消解、文化与信仰遭受冲击的情况下,建立起恰当的国家认同感,就有可能驱除人们普遍存在的无力感,使得每一个体重新焕发出自身的创造力。
(选自《环球时报》,有删改)
6、下面对“网络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网络社会依托于信息技术革命,即信息实现大量储存和高速传播。
B.网络社会的时间和空间都不是固定的,人们感受到的是“流动的空间”和“压缩的时间”。
C.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时间感受,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可以在同一个瞬间展开。
D.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感受,人们在同一时间里,既可以在这个空间,又可以在另一个空间。
7、对“网络社会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处世界的面貌”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社会的经济活动和人际交往速度更快,更方便;人们更加独立自由,个人能力得到更大发挥。
B.网络社会提升了生产力和文化创造力,并使信息的传播更快捷、更广泛。
C.网络社会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方便快捷,加强了人际关系纽带。
D.网络社会使人丧失了历史的深度和地区认同,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日益淡薄。
8、下面不属于应对网络社会挑战措施的一项是 ( )
A.突破时空限制,发挥家庭的纽带作用,使人际交往更具体。
B.开展新的社会运动,加强社会成员自身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C.建立恰当的国家认同感,使每一个体重新焕发出自身的创造力。
D.发挥文明共同体的驾御和控制作用,强化文化认同和信仰。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项 脊 轩 志(节选)
归有光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余既为此志: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10、下面各项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 )
A、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B、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某所,而母立于兹。 D、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11、下面各项中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 )
A、妪,先大母婢也 B、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C、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势也只有唐人做的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凭高远望,极目江河湖泊,才能看懂化外之境,天地间凝结的浩然正气被唐人尽收眼底,一览无余。这不仅仅是一个视角的诗化,一种眼光的睿智,更是一种胸襟的开放,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缩影。那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价值观,传承为史书上的一脉奇香,引领后来人书写自己的人生。唐人的诗性内含风骨,高蹈的让那些只会追逐利益的后来人满面含羞。
④宋人的天地似乎小了些。“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天空从方塘中鉴赏。“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情感交流也要隔着墙,已经没有了穿行天地间的大气,仅剩下移花接木的才气,收回可极八方的目光,定格成“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偷闲。从此,大宋庭院的天空悬挂上一颗颗敏感的心,从“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与自信,演变成“依门回首”的秀气与精致,目光不再远行,直把雕塑雕成了饰物,放在手中把玩,舒缓自己难以排解的感时伤情。即便宋人有将山水缩龙成凤的智慧,可这窗外庭院的视角也是狭隘多了。
⑤清人是背着一肩负担看窗外的,平添了许多无奈,把凭窗的浩叹写进小说,借形象的虚拟隐晦的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冷眼旁观。蒲松龄的聊斋算是打开了一个与普通人对话的轩窗,让山野之人进来,让渔夫樵子进来,让他们身上的清新之气驱散狭小空间封闭了太久的腐气、晦气、浊气……可这种胸襟只体现在落第举子的身上是清一代学子的悲哀。曹雪芹来的更加率性,径直走到外面,从广阔的天地中反观自己的书斋,悟通了人世间的百态人生,“世事洞明皆学问”——他饿着肚子依然能够行走在大天大地里,用历经风雨饱蘸沧桑的笔触写出了惊世骇俗的文字,这是行走在天地间高傲的灵魂,是真正的读书人最后的尊严。在这本可窥一个王朝背影的大书中,让人看到了从兴盛到末路的历史,他开的是封建社会的天窗,容尽了世间的沧海桑田、风花雪月。
⑥凭着这一扇扇历史中的大窗,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史册的书香中向我们走来,用生命奏出金石般的声响,叩开我们日益紧闭的心扉。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埋头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窗下囚徒,要从窗内的局促中走出来,任目游万仞,让思想远行。
13.临窗极目,“这不仅是一时的心情,更是一种人生的气度”。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唐人、宋人、清人临窗的气度。(每点不得超过12个字)(6分)
唐人 、
宋人
清人
14.第5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4分)


15.人为什么要有凭窗向外看的勇气?结合文意阐明理由。(5分)


五、选名句填空。(6分)(每题1分,任选6题)
16、举世皆浊我独清,_________________ ,是以见放。(《渔父》)
17、惨象 ;流言,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1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19、 ,来者犹可追。
20、譬如北辰 。
21、柳丝长玉骢难系, (《长亭送别》))
22、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
23、臣生当陨首, 。

六.语用题
16.依照下列句子,请以“风来了”或者“雪来了”为开头续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描写的表
达方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5分)(不少于60字)
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着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 (节选自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七、作文(40)
 巴金先生生前曾在致冰心先生的信中写道:“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后来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在巴金先生九八华诞庆贺会上引用这句话表达国人对巴金先生的爱戴敬仰之情。
  这句话含义深刻,读了之后,会给你带来什么思考呢?会让你产生哪些联想?你的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盏“灯”?
  请以“有你在,灯亮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④自拟题目。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⑥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
2、C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
的大度,让思想远行;囿于一室,视野狭隘,心智衰竭,心情郁闷,思想陈腐,心扉日益紧密。(综合第2段和最后一段,从正反两方面作答,5分)
五、答案略
六、答案示例:雪来了,轻轻的洒落,地上、树上、屋顶上,都像撒了一层淡淡的棉絮,雪落无声,静悄悄的,从来不打扰别人,纯净里透出一种纯洁与无私,她一遇到温暖的大地就融化了,变成了水,如天使般侵蚀着她的滋润与美丽。(必须使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和比喻的修辞方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