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知识点一 炎黄联盟 精练版P5
1.背景
(1)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2)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
2.形成
(1)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2)炎黄部落在涿鹿打败东方的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3.影响: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知识点二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精练版P5
1.主要发明
炎帝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
时期
黄帝
(轩辕)
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
仓颉
创造文字
伶伦
制作音律
隶首
发明算盘
嫘祖
会缫丝,擅长纺织
2.考古发现
(1)内容: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独木舟、骨笛、蚕茧和丝织品等。
(2)意义:这些发现,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知识点三 尧舜禹的禅让 精练版P6
1.时代背景: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许多部族。为了增强实力,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
2.禅让制:原始社会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继承方法。
3.禅让顺序:尧、舜、禹。
4.首领成就
(1)尧:鼓励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
(2)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3)禹: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因治水有功,被尊称为“大禹”。
1.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答: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大战,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后,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2.用表格的形式列举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并说说了解这些传说的意义。
答:(1)发明如下表所示。
炎帝
①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②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③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
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
(2)意义:这些远古传说,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许多考古发现也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3.什么是禅让制?
答: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4.简述大禹治水的功绩。
答: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1.通过对炎帝和黄帝的传说的了解,你有何感想?
示例:①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②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③我们要热爱祖国,增强民族意识。
2.传说和史实的区别是什么?关于先民的传说有科学依据吗?
示例:(1)传说是先民对远古历史的记叙,未被考古资料证实;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了的。
(2)先民的传说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因为后来的考古发现可以印证传说真实性。
课件27张PPT。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3课 远古的传说五六千 黄帝 蚩尤 阪泉 涿鹿 华夏族 炎帝和黄帝 炎黄子孙D C A 开垦耕种 煮盐 天文和历法 水井 弓箭 仓颉 算盘 会缫丝, 擅长纺织 独木舟 骨笛 原始社会 D A A 舜 刑法 疏导 C C C B B